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孕期痔瘡不僅對孕婦有傷害,還影響胎兒健康!

很多孕婦孕期都會被痔瘡困擾,懷孕本來就已經很痛苦了,現在又多了一個痛苦。很多孕婦都知道痔瘡對孕婦本身是有傷害的,很少有人知道痔瘡對胎兒還有傷害。下面跟隨喜芽孕育的黃大夫一起來看看。

孕期為什麼容易得痔瘡?

妊娠後可引起腹壓增高,隨著子宮體逐漸增大,下腔靜脈受壓日益加重,特別是胎位不正時,壓迫更為明顯,直接影響直腸下端、肛管的靜脈迴流,致使痔靜脈充血、擴張,加上分娩時用力努掙,更加重痔靜脈迴流障得,從而誘發痔瘡。另一方面,懷孕期一般活動量較少,胃腸蠕動減慢,糞便在腸腔內停留時間較長,糞便內的水分被重吸收,引起大便乾燥,排便困難。大便時乾硬的糞便擦破痔粘膜而致出血,甚至使原有的痔核脫出於肛門外,嵌頓而致水腫、壞死,造成肛門劇烈疼痛、行走不便等一系列癥狀。

孕期痔瘡對胎兒有什麼影響?

痔瘡通常出現在妊娠的後期28周~36周,特別是分娩前1周會有便秘出現,造成局部靜脈曲張而形成痔。

這是因為在妊娠期間:盆腔內的血液供應增加,隨著胎兒一天天長大,子宮也隨之脹大,繼而壓迫靜脈,造成血液的迴流受阻,再加上妊娠期間盆腔組織鬆弛,更促使了痔瘡的發生和加重。

另外,由於直腸肛門部位受到子宮壓迫而血行淤滯,這也會促使痔瘡的發生。而且孕婦痔瘡如果長時間得不到改善,便會引起不同程度的貧血,從而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

同時,排便不順暢除了容易引發痔瘡外也致使人體垃圾滯留在腸管內,時間長了體內代謝物中的水分被蒸發掉,就更難以排出體外,同時還會散播出一些毒素,原本應該排泄的代謝產物又被人體吸收,因而會導致中毒。這對孕婦和胎兒都會造成不小的危害。

孕期痔瘡除了飲食要清淡、注意喝水、不吃辛辣的外,還有一些運動也可以幫助減輕痔瘡疼痛感。縮肛運動可促進肛門局部血液循環的運動,增強盆底肌肉的力量和肛門周圍的血液循環,進口的曼恩妥有利於排便和防止痔瘡的發生。方法如下:自行收縮肛門30秒,放鬆後再收縮,連續3次,每日3-7次。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