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是什麼導致急性腸胃炎病?原因及癥狀這裡有,早看早知道

本文由小章聊生活原創,侵權必究

是什麼導致急性腸胃炎病?原因及癥狀這裡有,早看早知道

急性腸胃炎也被稱為「胃病」,但它與流感不同。急性胃腸炎是引起胃腸道的炎症。急性胃腸炎通常會引起輕度腹瀉,但也有可能會引起重度腹瀉,其中抗生素治療可以緩解導致胃病的細菌感染,但不能治療引起流感的病毒。急性胃腸炎是由病毒,細菌或寄生蟲感染所引起。病毒性急性胃腸炎具有傳染性。引起急性胃腸炎的病毒可以通過與感染者的密切接觸傳播,例如通過分享食物或餐具,以及接觸受汙染的物體。

急性腸胃炎的癥狀及診斷

腹瀉是主要的癥狀。因為大腸不能保留液體,導致糞便變松或變水。其他癥狀包括:1.腹痛或痙攣;2.噁心;3.嘔吐;4.發燒;5.突然的體重減輕;6.出汗過多;7.濕冷的皮膚;8.肌肉疼痛或關節僵硬。在大多數情況下,診斷的依據是癥狀,腹瀉患者的接觸史,食用變質食物或不純凈水,以及體檢結果。如果腹瀉持續超過10天時,醫生可能會考慮進行糞便檢查。糞便培養(用於檢測來自糞便樣品的致病細菌和其他生物的實驗室測試)可用於鑒定引起胃腸炎的特定病毒或細菌。

急性胃腸炎怎麼治療?

我們可能都經歷過腹部痙攣和上廁所的衝動,這是由於胃和腸道發炎導致,因此,我們的身體會突然發生腹瀉,且伴有噁心,嘔吐,腹部絞痛和疼痛的現象。儘管胃腸炎通常會自行消退,但在某些情況下,它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後果,主要是通過脫水,使人身體的水分減少。當我們在接觸毒素後30分鐘即可出現癥狀。但部分人也可能會在12至72小時內發生。胃腸炎通常會在兩周內消退,但嚴重的病例可能會持續數周。治療急性胃腸炎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更換液體和電解質。食用含有電解質和複合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馬鈴薯和全穀物,有助於替代營養素。如果腸胃炎的病因是病毒感染,則抗生素將無效。如果感染是細菌,則可以使用抗生素。

導致急性腸胃炎的原因

急性腸胃炎通常是由病毒感染導致的,如輪狀病毒,諾如病毒,腺病毒和星狀病毒等。輪狀病毒是導致嬰幼兒嚴重急性胃腸炎的主要原因。世界上幾乎每個孩子在三歲時都會遭受至少一次感染。諾如病毒是成人胃腸炎的主要原因。諾如病毒具有高度傳染性,並且通常在宿舍和醫院中發生。患者癥狀消失後至少48小時內仍然保持有傳染性。大腸桿菌(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志賀氏菌和彎曲桿菌是細菌性胃腸炎的常見原因。它們通常存在於受汙染的食物中,包括未加工或未煮熟的肉類,家禽,海鮮和未經巴氏殺菌的牛奶。已知一些寄生蟲例如藍氏賈第蟲,溶組織內阿米巴和隱孢子蟲可引起腸胃炎。雖然通常寄生蟲腸炎在沒有治療的情況下會消退,但免疫系統受損的人可能會出現長期的癥狀。

急性腸胃炎的預防方法

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可以降低傳染性胃腸炎的發生率。用肥皂洗手已經證明可以將胃腸炎的風險降低多達47%。當然,避免食用受汙染的食物可也很重要。接種疫苗也很有效,尤其是輪狀病毒。口服補液是治療輕度至中度脫水患者的基石。可以通過含有水,鹽和糖的溶液來實現。對於嚴重的脫水病例,可能需要住院治療和靜脈點滴。除非胃腸炎是由細菌或寄生蟲所引起,並且癥狀非常嚴重,否則通常不推薦使用抗生素。

對於病毒的研究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的感染與腸易激綜合征的風險增加有關。一項研究發現,在2000年出現大規模急性腸胃炎患者的地區,三年後腸易激綜合征的患病率非常高,為28.3%。疫情爆發八年後仍鋼彈15.4%的患病率。腸黏膜屏障的作用是讓關鍵營養素進入腸道,同時保持對毒素和有害生物的防禦。然而,這種屏障會在急性感染性胃腸炎中受損。且在外來物質進入腸道的深層組織時促進炎症。一項研究檢查了由志賀菌引起腸胃炎的患者,發現腸道中肥大細胞的數量有所增加。已知肥大細胞可分泌激素血清素,這種激素對腸神經系統中的信號傳導很重要。但感染腸易激綜合征後會發展出另一種機制。

小編認為:我們對傳染性胃腸炎和治療的原因應該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我們還需要學習更多的內容,特別是要了解癥狀為何會長期持續的存在。所以學習如何理解免疫系統紊亂對於治療長期胃腸道癥狀是很重要的。我們也可以從飲食方面做改善,包括節製飲食,清淡食物、軟爛、溫熱的食物,避免過早地進食肥肉、油炸、生冷堅硬的食品以及多纖維食物,如芹菜、韭菜、蒜苔等。恢復期後2~3天左右,即可按正常飲食進餐。

圖片源於網路侵刪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