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李時珍稱它為「祛濕王」,堅持吃半個月,補脾止瀉,大肚腩消失

身體濕氣重容易阻礙脾胃氣機,損傷脾陽,導致機體出現消化不良,水濕內生,從而又加劇了體內濕氣的產生。因此濕氣重可以影響人們的食慾,導致出現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瀉、水腫、痰飲等症。

芡實為睡蓮科的一種,主要產於我國的濕地地帶,果實的成熟與秋冬季節,採摘後去除果皮取其中的種子洗凈,可食用。古葯書中說芡實是「嬰兒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的糧菜佳品,它具有「補而不峻」、「防燥不膩」的特點,是秋季進補的首選食物。生芡實長於固腎澀精,用於夢遺滑精,尿頻,白帶;炒芡實專於補脾止瀉,用於脾虛泄瀉,小兒疳症。本品性能與蓮子相似。主要有補脾胃和澀精、止帶、止瀉的作用。收澀性較蓮子強。可單用煮粥或研末、煎湯服。常與蓮子同用;用本品研末,熬金櫻子取汁和丸服,治腎氣不固,遺精尿頻和帶下,頗為醫家所喜用。

茯苓和芡實是可以一起吃的,茯苓性平,味甘,具有寧心安神,增強身體抵抗力的功效。而芡實性平,味甘淡,具有補脾益腎、除濕止瀉的功效。茯苓和芡實的藥物相近,而且也沒有配伍的衝突。這兩者具有的營養功效在一起吃後還可增強,所以茯苓和芡實是可以一起吃的。茯苓和芡實一起吃具有利水除濕的功效,這兩者都具有祛濕的作用。所以若是有出現精神萎靡、頭暈困重等濕氣重的癥狀時,可將茯苓和芡實一起吃,可製作成粥,或者是煲湯喝,常食用可幫助將體內的濕氣排出體外。

茯苓和芡實都具有增強身體免疫力的作用,這兩者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可以為身體補充足夠的營養,因此將茯苓和芡實一起吃可以增強免疫力。茯苓和芡實一起吃具有健脾止瀉的功效,因為茯苓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芡實也可起到養胃益胃的效果。所以對於脾虛食少的人,可將茯苓和芡實一起吃,以幫助將體內的濕氣排出體外,改善癥狀。茯苓和芡實一起吃具有補腎固精的功效,芡實具有益腎固精的作用,而搭配上茯苓,其功效會加強,可治療脾虛久瀉的癥狀。

芡實具補脾止瀉的功效,因而對於脾臟虛弱的人群有一定的調理作用,同時還可以通過健脾的功效起到祛濕氣的作用。芡實含有豐富的澱粉、碳水化合物以及維生素等成分,其中豐富的澱粉和碳水化合物可以為機體提供足夠的能量,起到滋補作用。所以平常多吃祛濕的食物很有必要,芡實可以加強小腸吸收功能,提高尿木糖排泄率,增加血清胡蘿蔔素濃度;實驗證明,血清胡蘿蔔素水準的提高,可使肺癌、胃癌的發病機率下降,大大減少癌症發生的機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