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吃貨漲姿勢-祛濕氣最厲害的不是薏米,而是它

在中醫裡,濕氣被稱為濕邪,會嚴重危害我們的健康,是健康的頭號殺手。濕氣長期存在於我們的身體當中,而且十人九濕。


古話說:「千寒易除,一濕難祛」,其實這句話是形容人體內的濕氣過重,讓人的精神無法提起來,從而影響人們的生活品質。


濕邪對人的傷害隱蔽而緩慢,它一步一步的侵害人體的健康,起初引起舌苔厚膩泛黃、皮膚起疹起痘;


稍重時胸悶乏力、體態睏乏、咽喉腫痛、大便不成形;


進一步發展,會出現關節疼痛,體型肥胖;


久而久之還會引發脂肪肝、哮喘、高血壓、心腦血管等疾病,甚至惡性腫瘤。


如何祛濕,很多人想到的是薏米,今天要告訴你,這樣東西祛濕最厲害,不是薏米,而是——芡實。


芡實除濕比薏米還厲害!


芡(qiàn)實是睡蓮科植物「芡」的種子。新鮮的芡實生長在池沼湖泊中,和蓮藕、茭白、荸薺等8種植物並稱為「水八仙」,並有著「水中人蔘」的美名,在南方是一種非常常見的食物。它被大家熟知的是「雞頭米」。


為什麼芡實祛濕最厲害呢?


芡實味甘澀、性平,中醫養生學認為,芡實抗衰延年,補中益氣,健脾止瀉,固腎益精,除濕。


若氣象熱中添濕、濕上加熱,極易損傷脾胃功能。脾為濕困,運化失司,輕則出現食欲不振、胃口不佳等癥狀,重則出現受納不快、腹脹腹瀉等疾病。


這芡實,可既能健脾,又能除濕。


可調整消耗的脾胃功能,補益脾胃,讓它獲得動力;


另一方面,它能去除體內濕氣,讓機體獲得輕鬆感,消除睏倦。


對於人體來說,芡實既給力,又加油,任何季節食用都很適合。




芡實和蓮子是雙胞胎


芡實其實和另一種水生的食療上品蓮子是雙胞胎。


相同點

一是植物形態相近,同祖同宗,同出於睡蓮科植物。


二是性味相投,二者味甘澀而性平,均歸脾、腎二經,甘可補脾,澀可固腎,能止瀉、止帶、固精。可治脾虛久瀉、脾腎虧虛之帶下病、腎虛尿頻、滑精、遺精及小便不禁等證。


三是用途相通,二者均富含營養成分,可作食品服用,還常配伍為用,以增強療效。


不同點

蓮子的補脾之力較芡實強,素有「脾果」之稱。可兼入心經,能補益心氣安神,可治心虛不寐之證,但其性平和。


芡實的除濕之力強於蓮子,斂而不燥不膩不留邪,治療脾腎氣虛,還能製水,以療水邪泛濫橫溢所致水腫者常用,但作用平和。



芡實和蓮子強強聯合 逼出體內寒濕


芡實和蓮子,一個除濕功能特彆強,一個補脾之力特彆強,兩者一起吃,再加點別的食材,那就是祛濕不可多得的食療方了。


美味除濕:四神豆漿


用料:


芡實——收斂滋補,能抗衰延年,最益脾胃。


蓮子——養心健脾,對胃腸有保護作用,可增強人體免疫機能,有抗老防衰的功效。


茯苓——健脾化濕,能促進、強化人體的免疫機能,常食用可加強對疾病的抵抗力。


淮山藥——益脾生津,對人體的免疫、呼吸系統都有幫助,能增加活力。


(注意:四種食材的比例是1: 1: 1:1,約每味20克左右)


做法:


這款豆漿的做法說來簡單,就像我們平時做的「五穀豆漿」一樣,把以上四種食材每種都放進去一點就行了,以不沖淡豆漿的基本味道為標準,沒有太嚴格的定量。做好後加入適量冰糖,溶解後即可飲用。



溫馨提示:慢性泄瀉這樣吃芡實


現在有不少人都有慢性腹瀉的毛病,還有食少納差,或沒有食慾,口發粘,不欲飲,小便清長,夜尿多,大便溏薄,一日多次,或腹瀉長期不愈。另有畏寒肢冷等癥狀。


把芡實和蓮子強強聯合,再加上茯苓,做一款芡實蓮子茯苓粥。就特別適合年老體弱、慢性腹瀉、失眠多夢、夜間多尿的朋友。


原來祛濕最厲害的是芡實!把它和蓮子強強聯合,就能把體內的濕氣一掃而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