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輕鬆解決落枕痛苦,看過來!

部門:無憂文秘 編輯:張編輯

落枕多由於睡眠時枕頭過高、過低或過硬以及躺臥姿勢不良等因素,導致頸部一側肌群受到過度伸展牽拉,出現以晨起時頸部酸脹、疼痛、活動不利為主症的頸部軟組織疾病。該病輕者可自愈,重者可遷延數周不愈[1] 2009 年1 月至2013 年12 月,筆者採用肌平衡三步手法治療落枕患者 76 例,療效滿意,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 76 例,男 39 例,女 37 例;年齡 16 ~ 52 歲,中位數 34 歲。均為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中醫院收治的落枕患者,其中頭部呈強迫體位歪向一側者 65 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2] 中落枕的診斷標準。病程 1 ~3 d,中位數 2 d。

2 方 法

2. 1 觸診定位 術者用左右對比觸診法對患者頸部及肩背部進行檢查,通過觸診確定患側主要疼痛處、頸部活動受限的方向以及痙攣肌肉的分布範圍和走向,為下一步手法操作定位。

2. 2 肌平衡三步手法

①舒筋通絡法 患者取坐位或俯臥位,術者立於患者一側,先用拇指揉法自上而下沿患側痙攣的肌肉分布方向操作,反覆 3 ~5 遍;再用一指禪推法施術於主要疼痛處,每一處操作約 2 min。②漸進拔伸法 該法在舒筋通絡法完成的基礎上進行。患者改為仰臥位,術者坐於患者頭端,將雙肘部支於患者頭部兩側,雙手掌疊放於患者第 3、第 4頸椎下方將頸部稍微托起,與水準方向呈 15° ~20°角拔伸。拔伸的力量以患者能耐受為度,持續時間約1 min,反覆拔伸 3 遍,注意密切觀察患者的反應,及時調整拔伸的力量。③三向搖正法 承上術式,術者一手托住患者下頜部,另一手托住患者頸枕部,使患者頭部做向左、向右旋轉 45°及中立位 3 個方向的被動屈伸活動。活動幅度由小至大,每個方向反覆 5 遍,注意動作要輕柔。上述方法隔日治療 1 次,3 次為 1 個療程。

3 結 果

①療效評價標準 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2] 中落枕的療效標準評定療效。痊癒:頸項部疼痛、酸脹消失,壓痛點消失,頸部功能活動恢復正常;好轉:頸項部疼痛減輕,頸部功能活動改善;未愈:癥狀無改善。②療效評價結果 治療 1 個療程後,按上述標準評定療效,本組痊癒 69 例、好轉 7 例。

4 討 論

落枕在臨床上較常見,以頸項部疼痛、活動功能障礙為主要臨床表現,其受累的肌肉以胸鎖乳突肌、肩胛提肌和斜方肌多見,壓痛部位多位於頸肩連接處和肩胛骨內側緣,壓痛區域可呈點狀或線片狀。該病屬中醫學「傷筋」範疇,多因睡眠姿勢不良,加上素體氣血不足,復感外邪侵襲,致使氣血凝滯,脈絡痹阻而發病[3] 。臨床上治療該病的方法較多,主要有針灸、拔罐、按揉肩中俞穴[4] 、推拿 [5 -6] 等療法,這些方法均取得了滿意的療效。筆者從調整頸部肌群平衡入手,自擬肌平衡三步手法治療該病,在臨床上也取得了滿意的療效。

《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雲:「蓋一身之骨體,既非一致,而十二經筋之羅列序屬,又各不同,故必素知其體相,識其部位,一旦臨證,機觸於外,巧生於內,手隨心轉,法從手出。」觸診定位是肌平衡三步手法操作成功的基礎。舒筋通絡手法有利於緩解肌肉痙攣和減輕疼痛;漸進拔伸法通過逐步遞增手法刺激量的方式,降低患者對手法刺激不自主的抵抗力,更進一步地松解痙攣的肌群;三向搖正法可以使受限的頸椎功能活動得以恢復。總之,採用肌平衡三步手法治療該病,可以解除頸部肌肉痙攣,緩解疼痛癥狀,恢復頸椎正常活動功能。在整個手法操作的過程中,術者應始終關注患者的感受,並據此對手法的刺激量同步進行微調,以增加療效;手法應柔和;囑患者禁止做超頸椎自由活動度的被動屈伸、旋轉等運動,睡眠時盡量保持不加重癥狀的睡眠姿勢。本組患者治療結果顯示,採用肌平衡三步手法治療落枕,可以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有利於頸部功能活動的恢復,療效確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