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十幾年頭痛不知為何 一查竟因腦內有個瘤

文/ 金羊網記者 張華 通訊員 伍曉丹

五十多歲的李女士十年前就開始有陣發性頭痛的癥狀,休息後可以慢慢緩解,所以一直未加註意。近幾年頭痛逐漸加劇,要靠止痛片才能勉強緩解。慢慢的,頭痛日漸劇烈,她才到珠江醫院就診。醫生一查才發現她顱內長了一個巨大的動脈瘤,最大直徑達2公分。這鴿子蛋大小的動脈瘤不僅導致她頭痛劇烈,還可能分分鐘破裂,危及生命。

圖說:頭痛可能是腦動脈瘤的先兆癥狀 圖/視覺中國

腦動脈瘤出血,40%還沒到醫院就沒了

腦動脈瘤並不是老百姓常說的腫瘤,而是顱內血管的瘤樣突起,這種疾病居腦血管疾病病因中的第三位,是造成蛛網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

近日,在2018年廣東省醫師協會神經介入醫師分會年會上,省內外知名專家就全腦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療進行了深入探討。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介入治療科主任、神經外科教授,本次大會主席段傳志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腦動脈瘤的發病機制目前尚不明確,可能與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潛在的血管性病變、外傷、感染、腫瘤、葯源性因素等有關。還有研究發現,系統性紅斑狼瘡、肌纖維發育不良、濫用藥物引起的脈管炎、雌激素缺乏等都可能參與了顱內動脈瘤的形成。

據調查,顱內動脈瘤的發病率為3.6%-6%,破裂率(佔動脈瘤人群)為1%-2%。顱內動脈瘤最大風險就是破裂出血,死亡率高達三分之一左右。國外大宗病例統計,第一次動脈瘤破裂出血,百分之四十的病人走不到醫院就沒有了。可見,顱內動脈瘤雖然不是惡性腫瘤,但是比惡性腫瘤更加兇險。

通常,顱內動脈瘤好發於40-60歲的中老年人,約佔顱內動脈瘤發病率的2/3以上。顱內動脈瘤發病的最高峰為50歲左右。

頭痛、眼眶周圍疼痛或是動脈瘤破裂先兆

動脈瘤如果沒有破裂,尤其是小的動脈瘤或是中型動脈瘤,通常沒有太多的癥狀。但是,如果動脈瘤逐漸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像吹氣球一樣,越吹越大,最後爆炸,造成腦出血,常表現為典型的蛛網膜下腔出血。

段傳志教授說,運動、情緒激動、腹壓增高等都會誘發動脈瘤破裂出血,也可以在無明顯誘因的情況下或者睡眠時發病,常表現為頭痛、嘔吐等顱內高壓癥狀,有的很快就進入意識障礙,昏迷。值得注意的是,輕者可以隻表現為頭暈發脹,或伴有嘔吐等癥狀,重者劇烈頭痛,甚至誘發腦疝、猝死。

臨床還發現,有部分局灶性癥狀出現在蛛網膜下腔出血之前,常被視為動脈瘤破裂出血的前兆癥狀,如輕微頭痛、眼眶周圍疼痛,繼之可有動眼神經麻痹。

發現動脈瘤 需要馬上手術嗎?

隨著醫療水準與檢查儀器設備的不斷進步,目前顱內動脈瘤檢出率越來越高了。段傳志教授介紹,頭顱CT及CTA(CT血管造影)是主要的檢查手段之一,通過CT可以看到病人有沒有出血,出血量有多少,出血發生在哪個部位;CTA則可以看到顱內血管和動脈瘤的情況。

如果發現了腦動脈瘤,要不要馬上手術呢?段傳志教授說,這首先看動脈瘤的大小,一般小於5毫米的動脈瘤,如果形態規則,邊緣光滑,可以觀察,定期做檢查。如果在隨訪過程中動脈瘤形態變了,形態不規則了,體積增大了,那麼就要儘早動手術,不要等到破裂了再處理。而對於大於5毫米的未破裂動脈瘤,一般主張進行手術乾預 ,因為出血風險會比較高。

據了解,目前顱內動脈瘤的治療最主要的治療辦法是介入手術,進行腦動脈瘤的血管內栓塞,因其創傷性、恢復快,被絕多大數患者所接受。通常先經股動脈穿刺插管,然後將微導管頭置入動脈瘤瘤腔內,再在彈簧圈、支架等輔助下進行動脈瘤的栓塞。

針對李女士的病情,段傳志教授和何旭英副教授制定了Pipeline支架輔助下彈簧圈栓塞的微創治療方案。首先在全麻下為李女士進行全腦血管造影術,然後根據術中3D-DSA進行影像的三維重建,獲取顱內巨大動脈瘤的準確大小、位置、瘤頸朝向、以及載瘤動脈走形及曲度,然後採用最新的Pipeline密網支架植入技術,成功為李女士在顱內血管內「築牆」,堵了動脈瘤的血流,誘導動脈瘤腔內形成血栓。經過三個多小時的奮戰,李女士的手術獲得圓滿成功。

專家強調,動脈瘤第一次出血後,建議要儘早做腦血管造影,明確診斷,然後再採取相應的治療手段,一般不做保守治療。因為第一次出血後,很可能出現第二次破裂出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