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不定時「炸彈」—顱內動脈瘤該如何抓住最佳治療時機及其重要性

今天,在陝西省第四人民醫院神經外科李華主任特診中了解到一則令人痛惜的訊息:一位正值壯年的動脈瘤患者,家中尚有一對雙胞胎孩子,卻因錯過最佳治療時機而處於「病危」狀態。

在腦血管疾病中,顱內動脈瘤的發病率僅次於腦血栓和腦出血,位居第三位。李華主任表示:顱內動脈瘤並不非腫瘤,而是顱內動脈管壁上的異常膨出,在醫學中,動脈瘤有著顱內不定時「炸彈」之稱,目前發病率大約在7%左右,顱內動脈瘤本身並不存在危險性,但是動脈瘤一旦破裂可能會造成蛛網膜下腔出血、腦內血腫。患者會因顱內壓迅速增高而引起昏迷,繼而因再出血、高顱壓危急患者生命。據統計,臨床中只有1/3左右的患者可以在動脈瘤破裂後辛存。

因顱內動脈瘤隨時都有可能破裂,不僅會影響到患者的健康,甚至還會危及生命,那麼應如何抓住治療的最佳時機?

首先,需要了解顱內動脈瘤的典型癥狀。臨床上,最常見的癥狀就是頭疼和出血,同時還伴有嘔吐,還有些患者有頸強直、腦神經麻痹、嗜睡、意識模糊等。由於動脈瘤的位置關係,其癥狀也會有所不同,比如常見的視力模糊、偏癱、中風等癥狀。且大多數動脈瘤破裂出血常常伴有一定誘因,比如勞累、情緒激動、酒後等。一旦破裂出血後,如果沒有得到積極的救治,1/3的患者還會出現再次出血,再次出血所造成的死亡率會大大提高,達到70%-80%左右,因此對於有出血病史的顱內動脈瘤患者應及早治療,避免出血而造成更為嚴重的臨床後果。

臨床中,對於顱內動脈瘤患者的治療分為開顱夾閉術和血管內介入治療兩種方式。起初,兩者被誤解為相互競爭的關係,認為血管內介入治療將逐漸取代開顱夾閉術的治療方式,或者僅有很少一部分介入手術還不能達到的病例可以選擇手術治療。但是,隨著臨床研究的進展,夾閉術和栓塞術既可以在競爭中相互結合治療。一些複雜的病例,同時在一些病例中也需要相互的補充。

因顱開顱夾閉術風險高、難度大、技術要求高,且手術需在顯微鏡下操作,仔細清除動脈瘤周圍的粘連,小心找到動脈瘤頸後予以夾閉。這需要手術醫生極其精細、熟練的顯微操作及對神經解剖的精通,還需要手術醫生有極大的耐心。

自2015年初以來,在醫院的大力支持下,神經外科全體人員積極開拓病源,不斷拓寬技術領域,開展多項新技術、新業務。已完成多例顱內動脈瘤夾閉術,為顱內動脈瘤患者拆除顱內不定時炸彈,救人於生命垂危之際。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