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年內15家上市公司債務違約,股價跌幅最高已超70%

12月24日銀億股份發行的債券未能如期足額兌付,該股近期也連續下跌,一個多月跌去4成。

銀億股份債務違約

12月24日,銀億股份發布公告稱,因短期內資金周轉困難,致使發行的“銀億房地產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面向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公司債券(第一期)”(簡稱“15銀億01”)未能如期償付應付回售款本金。本期債券發行規模為3億元人民幣。

按照約定,該筆債券的兌付日為2020年12月24日。不過,如果投資者在債券存續期的第3年末行使回售選擇權,則回售部分債券的本金兌付日為2018年12月24日。本期債券的票面利率是7.28%。今年11月,銀億股份上調了債券的票面利率150BP至8.78%,截止12月24日,“15銀億01”已登記回售債券本金29973.3萬元,佔債券發行規模3億元的99.91%。幾乎是所有投資者都選擇了離場,集體回售,讓銀億股份不堪重負,最終未能如期足額兌付

然而,銀億股份需要面臨的兌付壓力恐怕遠不止於此。2016年6-8月份,銀億股份分別發行了三筆債券,發行金額為7億元的“16銀億04”、發行金額為4億元的“16銀億05”、發行金額為4億元的“16銀億07”。這三筆債券發行期均為5年,附第3年末發行人調整票面利率選擇權和投資者回售選擇權。這也意味著2019年6月~9月,銀億股份或將面臨15億左右償付應付回售款本金的巨額壓力

今年上市公司債務違約情況

整體來看,今年上市公司債券違約數量創歷史新高。Wind數據顯示,目前兩市共有15家A股上市公司累計40隻債券違約,涉及債券餘額總計284.96億元。其中永泰能源、*ST凱迪、中弘股份、盛運環保等6家都有2隻以上債券發生違約,涉及債券餘額從十幾億到上百億元,規模較大。

值得一提的是永泰能源是今年上市公司中,發生違約債券數量和金額都最大的一家。共涉及16隻債券違約,合計債券餘額達142.3億元,不過多數債券是因某隻債券違約,觸發募集說明書中披露的“交叉保護條款”,使得不少債券提前到期而引發一系列違約。可見在經營活動持續惡化下,一旦公司現金流不足,即使是處於行業領先地位的上市公司也不好應對,從而造成各項債務違約的頻現。

違約上市公司今年股價表現

債券違約也反映了公司經營不善,這些上市公司股票遭到資金的拋售也不奇怪。Wind數據顯示,在今年大環境一路走低和公司債券違約影響,上述的15隻個股沒有一只能實現上漲。而且平均跌幅鋼彈70.78%,遠遠跑輸市場各大股指。其中跌幅最小的為金鴻控股,今年以來下挫41.13%,而跌幅最大的中弘退則持續跌停,今年累計下跌88.14%,目前股價僅有0.23元,只有今年年初時的十分之一左右。

進一步來看,從上市公司今年第一隻債券違約當天開始至今,多數股價仍是大幅下跌,但金鴻控股和樂視網卻出現例外,分別上漲了33%和12%,其余個股均以下跌報收。其中3隻跌幅超過70%;7隻下跌在10%~50%之間;此外還有3隻跌幅不大,在10%以內。總體來看,儘管有極少數債券違約事件未對股價形成拖累,但多數表現較差,跌幅較大。

違約上市公司還有這些債券需警惕

債券違約中,老面孔時常出現。一旦發行人經營不善,有一隻債券出現違約,後續再次違約會概率極大。因此在上述15家A股上市公司如果還有債券即將到期,它們違約的概率自然也會極高,是首當其衝風險最大的一類。Wind數據顯示,除了樂視網發行過的債券全部到期外,其余14家均有至少1隻或以上債券還未到期,合計達40隻,這些債券中最先到期的風險最大,畢竟前期危機還未化解,又有新的債券需要兌付,必然是雪上加霜,需要提前謹慎。如下表:

備注:統計中到期時間未考慮中途投資者提前回售情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