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時代遺忘速度太快,誰來記錄失傳的精致手藝?

日前,抖音團隊正式宣布推出“非遺合夥人”計劃。該計劃將通過加強流量扶持、提高變現能力、打造非遺開放平台及開展城市合作等方式,全方位助力非遺傳播。

截至2019年4月,1372項國家級非遺代表項目中,有1214項在抖音平台上有相關內容的傳播,覆蓋率超過88%。這1214項國家級非遺內容在抖音上,共產生了超過2400萬條視頻和超過1065億次播放。

“某種程度上,抖音成了非遺傳承的視頻版百科全書。”抖音總裁張楠表示,非遺的保護是一個對抗遺忘、對抗遺失的過程。此前,抖音在非遺的大眾傳播方面已經做了不少嘗試。

2018年,抖音上線川劇變臉話題 “我‘變臉’比翻書還快”,累計播放超過60億次。抖音聯合中國民協皮影藝術委員會、北京龍在天皮影文化博物館共同發起“皮一下很開心”話題,累計播放超31.3億次。

據介紹,抖音“非遺合夥人”計劃主要分為三個方面:首先幫助傳承人提升現代化傳播能力;其次,抖音將結合現有平台開放能力,推動全社會參與非遺傳播;最後,將加強地方非遺合作,幫助全國各地尤其是貧困地區挖掘非遺的文化和市場價值。據悉,依托上述計劃,抖音面向全國招募50名“非遺合夥人”。

時代遺忘速度太快,誰來記錄失傳的精致手藝?

孔令博同時身處兩種邊緣。28歲的他身高1.4米,是個“袖珍人”。他也是個皮影藝人,是中國龍在天皮影藝術劇院的成員之一。

很難說哪種邊緣讓他更寂寞。據推算,目前全國跟孔令博一樣罹患垂體柄中斷綜合征的患者數量約為20萬人,專業的皮影藝人大概不到1萬人。

兩個數據都不是由權威機構經過詳盡調研後發布的,只是來自各自領域從業者的估算——或許由於數字微薄,還不足以被嚴密統計。

最近幾個月,孔令博的生活似乎開始從邊緣向主流遊移。他以龍在天皮影演員的身份開設了一個抖音账號,用傳統皮影人物的形象和動作配合當下的流行段子,做成小視頻發布。截至目前,他已經收獲了33.7萬名粉絲,249.7萬個讚。

他的視頻中點讚量最高的一則,配樂是搞笑版的“唐僧取經路遇女兒國”,孔令博從以往表演的劇目裡選了兩個皮影人物,一個是身披袈裟的和尚,一個是頭挽發髻的古典女性。他和同伴操縱兩個人物做出各種動作,拌嘴嬉鬧,最終“唐僧”一屁股坐在地上。現在,這則視頻已經獲得了153.7萬個讚。

視頻剛發布後,他的抖音账號一夜之間漲了5萬多個粉絲,“連續漲了四五天”。在那之後,他在其他視頻中也頻繁使用和尚的皮影形象。“這個和尚現在比我都火。”孔令博是河北人,卻跟長期相處的同伴學會了一口東北話。

龍在天皮影劇院實行半軍事化管理,演員們吃住都在一起,像學校宿舍。因為身高原因,孔令博只有初中學歷,在劇院即將待滿6年,跟在真正的學校度過的時間差不多。做皮影藝人之前,他是個修車工。有一天,他在修車時聽到廣播裡正在介紹龍在天皮影藝術劇院,當晚就到網咖搜索這個全是跟他一樣的“袖珍人”的地方。

後來再修車,他就“老想著這事”。幾個月後,他隻身去了北京,找那個劇院。

藝術在博物館蒙塵

2006年劇院剛成立的時候,只是一家小型的“皮影博物館”,地點在前門大柵欄。團長王熙和丈夫從河北請了幾個皮影藝人,有遊客進來買票看戲,老師傅們就給演上一段。

大柵欄是北京有名的景點,終日熙熙攘攘,走進這家皮影博物館的卻寥寥無幾。

團裡是八九個平均年齡60多歲的老人,有的操縱皮影,有的擺弄道具,有的在旁配樂,十分賣力。皮影藝人通常都在幕後,看不到觀眾,有時老藝人們熱熱鬧鬧地演完一場,出來一看,前邊就坐著倆人。

“老人們受不了這個,”王熙說,“原來他們在老家,要去各個村子演出,雖然辛苦一些,但是人多,熱鬧。”很多老藝人受不了這份寂寞,沒多久就回老家了。

劇院創立的頭一年裡,皮影戲團總共換了3個。

王熙想找一些年輕人來傳承這門老手藝。“我們用了將近一年的時間都沒有找到合適的徒弟。現在的年輕人都適應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很多人已經靜不下心來從事這種傳統的藝術。皮影戲需要長時間地鍛煉手法,學習唱腔,學習民樂和打擊樂,而現在的年輕人跟這些有點格格不入。”王熙說。

在一次活動中,王熙偶然結識了曾獲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的“第一袖珍女歌手”吳小莉。“我們覺得由‘袖珍人’來傳承皮影戲會有很好的效果:一方面由於身高的限制,他們可能在就業方面會比較受局限,另一方面由於他們天然的小孩的樣子,會更容易和小孩親近交流。”

吳小莉時任中國袖珍人聯誼會的會長,據她了解,身邊有很多“袖珍人”朋友都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她介紹了4位“袖珍人”到劇院參觀了解情況,經過3個月的免費培訓,他們都留了下來,成為劇院的第一批年輕傳承人。

李曉爽是最早加入劇院的成員之一,齊瀏海,馬尾辮,娃娃臉,像個小學女生。別人問年齡時,30多歲的她“一般不說實話”。

原來她在老家守著一個玩具店,10年前聽說劇院招人,就寫信報了名。她不懂皮影,只是覺得劇院裡有很多跟她一樣的“袖珍人”,“有共同語言”。孔令博的東北話就是跟她學的。

早期的訓練比較枯燥。要操縱一個皮影,主要通過一根“脖杆”(操縱頭部動作的木杆)和兩根“手杆”(操縱手部動作的木杆)。新人剛開始訓練時,兩根杆之間簡單的分合就要練上至少一周,每天重複五六個小時。李曉爽記得自己手上磨出了不少坑和繭。3個月後通過考核才能上台表演。劇院要求演員們8點起床,每天6點,就有人起床練習了。

對於“袖珍人”們來說,辛苦練習不只是因為熱愛皮影,也是證明自己的過程。王熙記得,劇院剛開始招募“袖珍人”做皮影演員時,遭受過不少質疑。有人覺得他們是殘疾人,演不好。每次演出都是演員們自己把道具搬上台,沒人幫他們。還有人覺得劇團雇他們就是為了宣傳自己,“玩兒呢”。質疑的人中,有不少是做皮影的老藝人或者非遺專家。

這些聲音在“袖珍人”的生活中早已不新鮮了。剛到劇院時,他們都不怎麽愛說話,身上的自卑顯而易見。有的“袖珍人”說自己上學的時候最想聽到上課鈴聲,因為一下課,就有同學來“圍觀”怎麽也長不高的自己。有人因為自己的病,父母離婚,母親跟繼父生了一個健康的孩子。有一次他在照顧弟弟,不小心摔了一下,母親就把他打了一頓,說他“沒用”。

有次演出結束後,王熙在回程的車上跟司機聊天,覺得工作辛苦,抱怨了幾句。一位“袖珍人”坐在他倆中間,聽了半晌,輕輕跟她說:“王姐,你知道嗎,我十一二歲時知道自己永遠也長不高了。對我來說,你這些事兒都不叫事兒。”

短視頻讓皮影活在身邊

很多人在看過“袖珍人”演出之後,對他們改變了態度。有人開始在他們下台時幫忙搬道具。還有人邀請劇院過去演出,專門要求演員是“袖珍人”。“他們說,這些小個子能跟孩子們玩兒得很開心。”王熙說。

“袖珍人”加入後,劇院作出了不少調整。早先劇院裡操作台的高度是按照成人的標準設計的,快到李曉爽的下巴那麽高,藝人們表演時總要把皮影舉過頭頂。後來專門根據他們的身高設計了台面高度,從80公分降到了60公分,手杆長度也加長了。

傳統的皮影戲裡,藝人並不上台表演,為了吸引觀眾的注意力,龍在天皮影劇院加入了舞台劇的部分,皮影戲和真人表演交替進行,舞台兩側擺放著為“袖珍人”演員們量身定做的服裝和道具。

道具也更新了。孔令博懂一點電器知識,把劇院裡用來布置雨雪效果的燈全都修理了一遍。以往人少,燈壞了也沒人會修。他把燈光變換成紅的、黃的、白的,分別用來表現火、雷、雪。為了讓“火”更逼真,他還把紅色的光調得一跳一跳的。“比修車容易一點。”

“以前要演炸房子的時候,就是把皮影放倒,觀眾會覺得太假了。”孔令博跟同伴們商量,把房子形狀的皮影先切碎,在幕布後面拚好,等到上演爆炸橋段的時候,再把碎片突然拉開。

劇目上也有所創新。除了一些傳統劇目,王熙和演員們還設計了關於垃圾分類、野生動物保護、兒童安全等實用性更強、更貼近現實的新劇。從2009年開始,龍在天皮影劇院就開始在中小學開設皮影課程,如今已經跟五六十家學校達成了合作。

劇院當前的主要收入來自演出。王熙算了一下,去年一年的演出大概有三四百場,除了每周二休息之外,他們平均每天有兩場演出,每逢節假日還會加場。一場演出的費用並不固定,通常是幾千塊錢。2012年之前,劇院一直處於負債狀態。如今收支勉強平衡,年前接受採訪時,王熙說:“不怕你笑話,我這現在12月份的工資還發不出來。”

按照王熙的設想,劇院以後主要的收入來源是周邊產品。她拿出了幾個自己設計的錢包、化妝包、單肩包,都是淡黃的底色,上面印著一個女性皮影形象。“錢包已經賣沒了,”王熙擺弄著嵌有皮影的鏡子和壁燈,“我們的想法是‘讓皮影戲活在身邊’。”

皮影周邊產品目前實際的設計、銷售情況並不樂觀。“我們沒有專門的人在設計、推廣產品,只是演員們在業餘時間做,有時顧客在網上下單,我們很久也沒人注意到訂單,一直不發貨,顧客都著急了。”王熙說。

抖音播放量超31億的奇跡

新的傳播平台為他們帶來了意外的機遇。2018年年底,抖音發起“皮一下很開心”挑戰活動,邀請用戶跟龍在天皮影劇院的演員們一起“皮影尬舞”,模仿皮影人物的動作,或者用皮影表演時下熱門的小視頻。截至2019年4月底,該挑戰的總播放量已超過31.3億。

王熙算了一下,如果他們劇院每場演出的觀眾能達到500人,想讓三十幾億人看過他們的演出,需要500多年。

她出生於皮影世家,小的時候卻從沒碰過皮影,只是偶爾看見爺爺一個人擺弄過。那時的皮影個頭小,顏色也深,跟現在經過改良的皮影很不一樣。後來,爺爺的皮影被毀得差不多了,再沒演出過。

家裡沒人學皮影了,“不掙錢”。王熙現在家裡的家具還是20年前結婚時候買的。只有需要參加大型活動的時候她才不得已買幾件“好衣服”。

玩抖音之後,她時常接到陌生電話,有小縣城的飯店老闆,也有村裡的支書。他們希望劇院到當地進行一場演出。還有某知名快餐連鎖品牌找劇院合作製作了一支廣告片。

王熙希望皮影不只是“搞笑的東西”,“但是沒辦法,現在是過渡階段”。她希望團隊盡快有能力生產優質的原創內容,除了博大家一笑之外,還能有多餘的力量傳遞積極、向上的傳統美德。

還有很多人想來學皮影。孔令博記得有人在抖音上找到自己,想讓他教皮影,用於藝考時的才藝表演。他給對方錄了好幾個視頻,耐心地解釋怎麽用筷子練習木杆的運用。後來,對方考上了“四川的大學”,孔令博特別高興。

他跟劇院裡的很多“袖珍人”一樣,在皮影中找到了尊嚴和價值。有人在老家買了房子,從父母的負擔變成了驕傲。還有人在劇院裡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相愛結婚。他們覺得,身高正常的人能做的事,他們也能做,而且做得更好。

“一開始我總愛把他們當孩子,什麽活兒也不讓他們乾。”王熙說,“時間久了,我發現他們不喜歡被當成孩子。他們也不是孩子。”

孔令博喜歡跟網友們互動,幾乎每條評論都會回復,多的時候一天要發兩三條短視頻。有的時候在演出的火車上,沒機會表演,他就在紙上畫一個皮影形象,用筆摳下來,貼在車窗上。窗外的風景一路變化,人物看起來好像騰雲駕霧一般。

他一直記得一條評論:“小時候總害怕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沒有人傳承。”孔令博在底下回復:“有我們在不用怕,我們會讓它跟上時代一起前進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