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關於開肩,你還不夠了解

(文末有一個小投票,希望大家動動小手做出您最佳的選擇!)

開髖開肩好像是練瑜伽繞不開的環節,開髖就要開肩,肩關節和髖關節一樣,都是人體上活動範圍最大的關節之一。需要穩定性和靈活性兼備才可以。因為現代人的肩頸問題,含胸駝背的現象越來越多,對健康的影響越來越大,而開肩的練習會給這類人群帶來放鬆和舒適的感覺,因此執著開肩的練習,殊不知盲目的開肩很容易將肩膀從僵硬不靈活帶入另一種極端。

誤會一:開肩並非簡單的拉伸,首先要穩定

盲目的開肩是什麼?幾個經典的開肩體式?幾個看上去拗成毛線的體式?給你一個體式你拿起來就開始做,一次兩次沒關係,次數多了,問題就出現了。練習的第一步是讓關節正位,讓關節穩定,再讓關節靈活。

肩關節活動幅度有限,很有可能是因為肩胛骨的位置不對。練習的第一步試著讓肩胛骨歸位,但是由於長時間的姿勢不正確,肩胛骨周圍的肌肉可能變得僵硬,甚至是粘連,所以松解肩胛骨,找到肩胛骨的正確運動軌跡是當務之急。

練習瑜伽的時候經常會模仿,模仿老師,模仿照片,模仿影片,所以練習肩膀的動作做體式的永遠都是手臂,因為我們看不到肩胛骨的動作,而做到一個位置會卡住很可能就是因為肩胛骨除了問題。因此練習的時候要將注意力放在肩胛骨上。比如三角式,我們常說讓手臂上下延展,但是延展著延展著手臂和後背就沒有辦法在一個平面了,這是因為延展的力在手臂上,如果能將延展的力放在胸廓上可能會好一些。從胸骨的位置延展,從肩胛骨內側緣的位置延展,你會感到雙手的力量,和充分延展的感覺。換句話說,當手臂做延展的時候手臂是在一個平面內的。

松解過後的穩定性需要一步步建立比如可以練習板式,手臂上舉等體式。

誤會二:代償性的假性開肩

總以為開肩很簡單,忍住疼痛就可以了,其實沒那麼簡單哦。肩關節的靈活性不夠,但是又想要做到某個幅度,很容易翻肋骨、塌腰來完成體式,如果脊柱回到中立位就很難做到剛才的幅度。長期錯誤的練習就容易導致腰痛,肋骨外翻,這樣就是代償性的假性開肩。

瑜伽告訴我們不暴力,做到自己能做的位置,不要去努力結果,而是要享受過程。

誤會三:一定要做開肩體式才可以開肩

王子文的這一系列開肩體式真的可以開肩,而且很舒服,但是就得做並不一定非要這樣開肩才有效果。其實很普通的體式只要做得對一樣有效果。比如手臂上舉的體式屬於肩關節的屈曲位,同時也能鍛煉肩胛骨的穩定性與力量,而且我反而認為手臂上舉的練習非常能鍛煉肩胛骨的穩定,以及改善肩膀周圍的循環。不過你可能對手臂上舉毫無概念,沒關係,你可以看一下李曉鍾老師的課程,從理論和實踐結合的角度更完整的講解如何手臂上舉。

下犬式不誇張的說可以是手臂上舉的進階版,進一步的加強了肩關節的穩定性與力量。

開肩一定要擺正思想,不是要凹造型,而是為了讓肩胛骨和脊柱之間的肌肉更有空間,讓手臂活動幅度增加,讓呼吸更順暢,感覺肩膀放鬆了,頭左右活動都輕鬆了好多。開肩不是為了做體式好看,而是為了讓身體走向一個更好的,更舒適的狀態。

好課推薦

我們做最專業最有品質的內容,秒殺所有瑜伽號!

版權聲明

本文版權歸瑜伽檸檬所有,轉載請獲取授權,並註明來源及版權聲明。

Yogalemon瑜伽群

聚集全國各地的瑜伽愛好者。加檸檬妹紙微信yogalemon2018,拉你入群哦!

好看點一下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