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你知道嗎 | 這種高發癌症其實不難預防

大家都知道吧?近段時間國家癌症中心發布了排名前十的癌症,原來,癌症對於我們的威脅已經可以跟心臟病、心腦血管病「比肩」,可怕!

再看男女癌症發病區別:

不用細看,都知道結直腸癌不論男女,已經「攻進」或逼近十大惡性腫瘤第三位,其中男性發生率8.59%,女性9.08%!

中國近年來結直腸癌發病率及死亡率均快速上升,平均每1.5分鐘就有1人被診斷為結直腸癌 ,隨著人口老齡化,人們習慣於少運動、過量飲食、精細飲食、高脂高蛋白的生活方式,未來中國結直腸癌發病率預計還將繼續升高。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胃腸外科主任洪楚原在接受採訪時提醒大家:大腸癌在早期是沒有癥狀的,要想早期發現,最好的方法是定期篩查。

大腸癌早期有無癥狀呢?

「大腸癌早期是沒有癥狀的,當出現癥狀時往往已經是腫瘤的進展期了。」洪楚原表示,一期的病人5年的生存率是90%,二期是70~80%,三期是50~60%,四期就很低了。雖然大腸癌早期沒有什麼癥狀,但是如果出現以下情況,大家就要提高警惕了:

1.排便習慣和糞便性狀改變,便血、頑固性便秘、腹瀉、大便變細變扁、糊狀大便;

2.腹痛;穿孔、腹膜炎;

3.腹部腫塊;

4.慢性消耗性表現,如貧血、消瘦、乏力、發燒、體重驟降、疲勞感加劇等等。

很多人容易將「痔瘡」與「大腸癌」混淆,洪楚原解釋說,痔瘡出血是糞便摩擦迂曲擴張的靜脈而引起出血,可表現為大便時或者大便後滴血,但是站起來就沒有了,嚴重時有噴射狀出血,出血常為鮮紅色,附於大便表面;而大腸癌出血是腫瘤破潰引起的血管破裂出血,出血量較少,不會有噴射性出血的表現,出血為暗紅色,常與糞便混合在一起。

便後回頭看一看,

或許會降低患腸癌的幾率!!

做腸鏡會很痛苦嗎?

這是誤解!「目前百姓對於大腸癌早期篩查的認識還很欠缺。」洪楚原惋惜地表示,很多人都沒有這方面的健康意識。很多情況下,只能通過問卷調查,如果發現調查對象罹患大腸癌的可能大,就會建議其進行大便潛血,這是簡便快捷的初篩手段,若高度懷疑是大腸癌則需要做腸鏡檢查。

但是,不少患者都抱著僥倖心理,最後拖到病情嚴重才做腸鏡檢查,結果都出現肝肺轉移了,實在很遺憾。

「醫生,做腸鏡太尷尬了,會不會很痛苦啊?」一些患者有些顧慮,對此,洪楚原說,其實這是對腸鏡的一個誤解,熟練的內鏡醫生一般十分鐘內就可以完成操作,如果患者實在對疼痛比較敏感,還可以選擇無痛的腸鏡,因此患者不必有過多的心理負擔。

據悉,早期的大腸腺瘤演變成大腸癌,一般需要5-10年時間,若發現有腺瘤,一定要每年做腸鏡檢查。有家族史的人群,尤其是一級親屬(父母、子女、兄弟姊妹)患病,比普通人患病率高40多倍。而普通人群,40歲以上也要每年至少做一次檢查。

尬不尬,痛不痛

在生命面前

都不算什麼了對不對!!

如何預防大腸癌發生

對於盛行的大腸癌基因篩查,洪楚原表示,這是把雙刃劍,不排除有些人測完後得知患癌幾率高,心理壓力過大,甚至都「嚇病」了,因此患者應根據自身情況慎重決定。

怎樣才能更好地預防大腸癌的發生?洪楚原提醒大家要形成良好的飲食、生活方式:飲食適量適時;多吃粗糧蔬菜;減少脂肪攝入,少吃肥肉、煙熏和醃製肉製品;注意吃動平衡,維持健康體重;保持大便通暢等等。

吃得太過精細、無肉不歡

統統都不要得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