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美國企業應敦促中美關係走入正軌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吳建民

  下周,美國企業將參與在國會舉行的公開聽證會,商討川普政府之前擬議的關稅。考慮到最壞情況下的利害關係,美國企業有充分的理由在這場聽證會中發揮作用。

美國企業應敦促中美關係走入正軌美國企業應敦促中美關係走入正軌

  在中美貿易磋商進行時,華美銀行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吳建民(Dominic Ng)呼籲兩國達成“新協定” 。

  中美兩國不斷更新的貿易爭端像一團烏雲籠罩在原本繁榮的國際經濟形勢之上。雙方未能在上周於北京進行的談判達成協定,顯示出兩國在此問題上的分歧嚴重。美國很可能將要對由中國進口的產品加征500億美元關稅,而中國也將還之以顏色,對美國物品徵收關稅。

  貿易爭端的最壞情況令人無法想象,並且會嚴重損害兩國消費者和企業的利益。我們的長官人必須認識到,兩國關係一旦造成傷害將會無法挽回。美國必須努力與中國協商,達成促進兩國經貿合作的“新協定”,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中美爭端的風險不僅限於貿易戰

  政治言論已經將雙方關係置於非常危險的境況之下,影響的範圍不僅僅是互相加征關稅,波及甚廣。川普政府反覆強調中國的經濟發展是建立在犧牲美國的代價之上,而其它一些華盛頓重要組織包括企業、國防組織、國會議員以及智庫分析員,也都采取了類似的對抗姿態。鷹派(強烈維護國家利益的人)的言辭不僅要求美國對中國進口產品施加關稅, 還要求限制中國對美投資,重振美國製造業以及緊縮中國赴美留學生簽證。

  同時,中國對美國采取對抗的態度,延遲亟需進行的經濟改革以及加倍推行違反自由市場精神的政策——例如《中國製造2025》計劃,此產業戰略旨在對本土企業進行補貼扶持,並要求相關產業的外資企業必須與中國企業合資。

  簡而言之,兩國已經由一開始的貿易摩擦迅速演變成系統性破裂,使得中美原本良好誠信的關係受損。而最壞的情況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出現“分離”,彼此也將付出慘重代價。

  兩敗俱傷,代價高昂

  兩國關係破裂會嚴重影響貿易,使美國企業和消費者蒙受巨大損失。去年兩國貿易總值高達7,110億美元。任何規模的關稅都會嚴重破壞兩國經貿往來,而美國消費者將為他們的衣服、手機和雜貨支付更高昂的價格。美國出口中國的物品如農業產品和高科技產品將會受到中國關稅反擊的影響。此外,目前中國公民每年在美國教育和旅遊方面花費320億美元,屆時,這筆支出也將受到威脅。

  過去30年,中國企業對美直接投資總額近5,000億美元,倘若中美出現“分離”,這筆累計投資額將必然受到波及。美國目前在華有價值2,600億美元難以清算的工廠、科研中心和零售商鋪。貿易戰更新將削弱這些美國企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使其蒙受巨大損失,造成市值縮水,最終影響美國工人的退休儲蓄。爭端也會遏製不斷增長的中國對美投資以及其所帶來的一系列益處。在美中國企業雇傭了14萬美國人,如果這些企業沿著其它亞洲跨國公司的足跡發展,未來幾十年將會給美國帶來數十萬計的工作機會;但是如果此時兩國關係惡化,這些在美投資將不會發生。

  第三,貿易摩擦的更新可能導致技術生態系統出現分化。長期以來,美國嚴格限制向中國出口高科技產品,而目前又正在考慮禁止華為、中興和其它中國科技公司進入美國市場。對此,中國肯定會予以反擊,進一步限制美國公司參與中國市場。一場新的技術冷戰對於兩國的消費者都是不利的,並將嚴重減緩全球創新的步伐。

  最後,經濟緊張局勢加劇也會影響其它領域。我們已經看到,中美雙方激進的姿態在美國掀起了針對中國留學生和學者的邊緣種族主義和麥卡錫主義的評論(McCarthyist,泛指在沒有足夠證據的情況下指證他人不忠、顛覆、叛國等罪)。如果雙方摩擦持續增加,這種情況只會越來越糟,並有可能令整整一代的中國人和美國人遭殃。同時,如果少了共同經濟利益的積極作用,地緣政治的風險也會加劇。其它國家可能被迫在中美之間選邊站。即使大多數國家可能與美國結盟(但這種假設也無法得到保證),世界重新劃分對立陣營仍將會增加嚴重的地緣政治風險。

  達成“新協定”

  “分離”仍可避免,但中美雙方都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來處理這段關係。我們依然有機會解決中美以及其它發達經濟體的合理擔憂,將中美兩國的關係置於一個更持續發展的基礎之上。上周的談判是一個良好的開端,但也顯示出兩國之間的明顯分歧。未來幾周將呈現的幾項重要任務包括:

  1、兩國都需要將國家安全與經濟關係分開。安全問題的確存在,也需要被認真對待。然而,當前的美國政府正將國家安全與經濟利益混為一談,這違背了美國傳統。同樣地,近年來,安全和管控在中國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甚至凌駕於經濟之上。在兩國都加倍努力防範國家安全威脅之餘,也應當允許其它經濟活動繼續進行。例如,兩國可以聯合制定一份與國家安全無關的行業“白名單”,並保證不乾預與此相關的商業交易。

  2、兩國長官人需要就一個合理的政策方案進行談判,一方面解決美國的擔憂,另一方面也考慮到中國的歷史遺留問題和發展現狀。美國目前向中國政府提出的一系列要求不僅帶有攻擊性,而且也沒有健全的分析依據。例如我在之前幾篇文章中提出的,美國要求將對華貿易逆差減少2,000億美元是不合理的,因為當前美國使用的貿易數據來自於過時的貿易會計計算方法。

  此外,如果不改變美國的基本儲蓄和消費習慣,美國消費者就只會簡單地從購買中國商品轉向購買其它發展中國家生產的商品,如東南亞和拉丁美洲。同時,要求中國放棄產業政策也是不現實的,因為這是中國經濟政策的一個特性,也是許多亞洲經濟體一直存在的特徵。但美國其它的一些要求是合理的,它們將為美國企業帶來顯著改善,最終令中國消費者受益。例如,美國要求中國為外商創造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並將中國的進口關稅提升至與其它大型經濟體一致的水準。

  3、任何協定都需要一個清晰的實施路線圖。中國實踐的一個主要問題是,從歷史上看,實施市場化改革承諾的進程非常緩慢。對於一項“新協定”的政策實施計劃,兩國都應該制定明確的路線圖,包括具體承諾和實施期限。美國在最新的提議中立出的一些措施是有道理的,例如召開季度會議審查進展;但有些是不能接受的,例如要求中國不得向美國針對其拖延而采取的任何措施提出異議。

  企業能做什麽?

  下周,美國企業將參與在國會舉行的公開聽證會,商討川普政府之前擬議的關稅。考慮到最壞情況下的利害關係,美國企業有充分的理由在這場聽證會中發揮作用。

  我們應當幫助長官人更好地了解兩國“分離”後可能造成的損失。企業一直處於商業活動的前線,我們中的許多人都有基於實時市場動態的數據和相關資訊,這些都是政策制定者需要聽到的。

  我們還必須幫助長官人理解真正的問題,並指出哪些是沒有意義的政治伎倆。舉例來說,堅持削減雙邊貿易逆差並不能真正令美國受益,談判的重點應當放在如何具體和切實降低美國企業在中國的市場準入門檻和對華出口障礙。

  如果要讓中美關係回到更冷靜且富有成效的軌道上,我們的企業就必須在監督雙方履行承諾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糾正雙邊關係,讓中美關係再次發揮功效,現在為時不晚。

  (本文作者介紹:華美銀行董事長兼CEO吳建民(Dominic Ng))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