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吃了冷食腹瀉不止怎麼辦?中醫告訴你緩解腹瀉癥狀的穴位療法

腹瀉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一種病症,可有多種原因引起,比如各種腸道感染、食物中毒、胃腸神經官能症等。在中醫看來,腹瀉的發生主要是由於六淫外邪入侵,脾胃氣機受阻,飲食不節,肝氣鬱結,脾胃虛弱等原因導致。在中醫的穴位療法裡,可根據腹瀉的不同病症表現來選取組穴治療,如果你正備受腹瀉問題的困擾,不妨試試下面療法的功效。

先我們來看寒濕困脾型腹瀉的治療。此類型患者會有大便清稀如水樣,色白無臭,腹痛腸鳴,畏寒食少,並伴有鼻塞頭痛,肢體酸痛等全身不適感。此時應該選取足陽明胃經經穴以及背俞穴進行治療,可起到很好地緩解腹瀉的效果,如大腸俞穴、足三裡穴、中脘穴以及神闕穴等。按壓穴位的手法力度可略大些,時間要稍短,每個穴位按壓時間持續5-10秒,淺表處穴位可採取間歇按壓法,即一壓一放,各2-3秒鐘,穴下最好有比較強烈的刺激感,可順時針方向揉動。

腸道濕熱型患者會有腹痛即瀉,瀉下急迫,或瀉而不爽,大便黃褐而臭,並伴有小便短赤的癥狀。此時應當選取大腸俞穴、足三裡穴、陽陵泉穴、天樞穴以及內庭穴治療;食滯腸胃型腹瀉患者會有腸鳴腹痛,瀉下大便臭如敗卵,伴有未消化食物,瀉後腹痛即減,並有口苦口臭的癥狀。此時宜選取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及任脈上的穴位進行治療,適合的穴位有中脘穴、上脘穴、天樞穴、上廉穴、下廉穴、公孫穴、內關穴等。

刺激穴位可採取按揉的方式,將拇指的指腹按在穴位處,然後以穴位為中心,保持一定的力度旋轉按揉,每次按揉5-10分鐘,以皮膚表面發熱發脹為宜。

另外,在當下寒冬之際,我們需要做到預防腹瀉的保健工作,比如飲食上要注意冷熱,防治著涼和感受暑濕穢濁之氣;注意飲食衛生,不要吃生冷的食物;病人在腹瀉期間或初愈時,暫時不要急於進食油膩和難以消化的食物,要多吃容易消化的食材,比如白米粥、雞蛋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