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慢性「胃炎」不用吃藥,如何調理

注意飲食

飲食規律,定時定量,避免暴飲暴食。長時間的暴飲暴食是非常傷我們的胃的!

胃痛

採用艾灸的方法來治療胃炎:中脘穴、梁門穴、足三裡穴、脾俞穴、膈腧穴、胃俞穴

中脘穴

中脘穴

取穴時,可採用仰臥的姿勢,該穴位於人體的上腹部,前正中線上,具體找法如下:胸骨下端和肚臍連接線中點即為此穴。

主治疾病

胃脘痛,腹脹,嘔吐,呃逆,翻胃,吞酸,納呆,食不化,疳積,膨脹,黃疸,腸鳴,泄利,便秘,便血,脅下堅痛,虛勞吐血,哮喘,頭痛,失眠,驚悸,怔忡,臟躁,癲狂,癇證,屍厥,驚風,產後血暈。

足三裡穴

足三裡

足三裡穴,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位於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淺層布有腓腸外側皮神經。深層有脛前動、靜脈的分支或屬支。主治胃腸病證,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虛勞諸證。

脾俞穴

脾俞穴

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在背闊肌,最長肌和髂肋肌之間;有第11肋間和肋下動、靜脈後支;布有第11、第12胸神經後支的皮支,深層為第11、第12胸神經後支肌支。

主治①腹脹、腹瀉、嘔吐、痢疾、便血等脾胃腸腑病證。②背痛。

現代常用於治療胃潰瘍、胃炎、胃痙攣、神經性嘔吐、腸炎等。配中脘、三陰交、足三裡主治嘔吐;配胃俞、中脘、章門、足三裡、關元俞主治泄瀉;配腎俞、三陰交主治消渴。

梁門穴

中醫中的足陽明胃經穴位,位於臍中上4寸,前正中線旁開2寸。

現代常用於治療胃炎、胃或十二指腸潰瘍、胃下垂、胃神經官能症。配公孫、內關、足三裡主治胃痛、腹脹、嘔吐。

膈腧穴

膈俞穴

膈腧穴是在第七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足太陽膀胱經第十七穴,是八會穴之血會。

主治:胃脘脹痛、飲食不下、嘔吐、呃逆、氣喘、吐血等上逆之證。

胃俞穴

胃俞穴

胃俞穴位於背部,當第12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取胃俞穴時,可採用俯臥的取穴姿勢,該穴位於人體的背部,當第十二胸椎棘突下,左右旁開二指寬處即是。

主治消化系統疾病,如胃潰瘍、胃炎、胃痙攣、嘔吐、噁心等。該穴道還可以有效的配合治療由於胃腸功能引起的身體消瘦等消化系統病症。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