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腹瀉稀溏呈水樣, 寒濕濕熱腎虛致

腹瀉,是指大便次數增多,便質稀溏或呈水樣。急性腹瀉多為寒濕、濕熱所致,慢性腹瀉多為脾虛或腎虛所致。治療以疏調胃腸氣機、健脾胃、溫腎陽為主。

特效穴位:中脘穴、天樞穴、足三裡穴、脾俞穴

方法一、隔薑灸中脘穴、天樞穴

快速取穴:中脘穴位於上腹部,肚臍(神闕穴)與胸劍結合(胸骨最低處)連線的中點處。

天樞穴位於中腹部,肚臍左右3指寬(食指、中指、無名指併攏)處。

艾灸方法:艾炷隔薑灸中脘穴、天樞穴各3~5壯,急性腹瀉每天灸2次,直到腹瀉停止。

方法二、溫和灸足三裡穴

快速取穴:屈膝,同側手張開虎口圈住髕骨外_上緣,餘4指向下,中指指尖所指處即為足三裡穴,按壓有酸脹感。

艾灸方法:艾條溫和灸足三裡穴,每次灸15~20分鐘,急性腹瀉每天灸2次,直到腹瀉停止。

方法三、隔薑灸脾俞穴

快速取穴:兩肩胛骨下角水準線與脊柱相交所在的椎體為第7胸椎,向下數4個椎體(第11胸椎)在其下向左右兩側分別量取2指寬(食指、 中指併攏)即為脾俞穴。

艾灸方法:艾炷隔薑灸5~ 7壯,慢性腹瀉每天1次,一般10次為1個療程,或直到腹瀉停止。

自製茶——原料:生薑9克,紅茶5克。做法:將以上原料以開水沖泡即可飲用。用法:每日1劑,不拘時頻飲。可在艾灸後溫飲,增強祛寒濕效果。功效:辛溫散寒,固腸止瀉,適用於寒濕腹瀉,症見大便清稀、身寒喜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