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慈禧生子得益阿膠?楊貴妃暗服阿膠膚如凝脂?阿膠真有如此神奇?

山東東阿,一個只有729平方公里的小城。追溯歷史,東阿於春秋置邑,秦朝設縣,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在東阿這片土地上曾發生過美麗而富有傳奇色彩的故事,諸如大禹治水、晏子治阿和曹植封王等,但讓東阿名揚天下的卻是一種神奇的中藥材——阿膠。

去東阿一定不可錯過中國阿膠博物館,它坐落於泰山腳下,黃河岸邊,由全國最大的阿膠生產企業東阿阿膠集團出資興建,是我國首家以阿膠發展為主題的主題性博物館。 中國阿膠博物館共分為十一個展廳,由古代和現代兩部分內容組成。

國葯瑰寶、久遠的中醫藥史

中華醫藥源淵流長,自神農遍嘗百草開創中醫藥史至今,綿延幾千載。最早記錄阿膠的《神農本草經》,到後來歷代大醫學家和醫藥典籍對阿膠均有論述。早在隋唐以前阿膠就作為貢品進貢,當時只有地位顯赫的人家才有條件使用。隨著時間的發展,阿膠的價值被廣泛得知,也慢慢走入尋常百姓家,直至與人蔘、鹿茸一起並稱為中藥三大寶。古往今來,阿膠備受名醫典籍的讚譽,皇家貢品的推崇,國醫大師的交口稱讚。

從皇家貢品邁入尋常百姓家

南北朝名醫陶弘景《名醫別錄》中寫阿膠「出東阿,故名阿膠」。這是關於阿膠之名緣自其產地之名的首次記述。此後,歷代醫書藥典皆以阿膠為藥用皮膠之專稱,至今未變。而陶弘景先生,一生服用阿膠,竟活到八十五歲,這對生活在南北朝時代的人來說算得上一個奇蹟了。

大家都知白居易《長恨歌》中寫楊貴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楊貴妃膚如凝脂,惹來唐代詩人肖行澡的臆測:「鉛華洗盡依豐盈,雨落荷葉珠難停。暗服阿膠不肯道,卻說生來為君容」,如此說來,楊貴妃暗服阿膠來養身體。

明代嘉慶年間的何良俊,本是中國明代的戲曲理論家,跟阿膠扯上關係是因其著作聯繫是因其著作《清森閣集》中寫道:「萬病皆由氣血生,將相不和非敵攻。一盞阿膠常左右,扶元固本享天平」。如此,詩說阿膠能補氣養血、和中益氣,何良俊後來壽至八十有一,無疾而終。而在明代,當時的飲食文化頗有些的「養生」的味道,阿膠作為一種能夠調養氣血的食物,在「萬病皆由氣血生」的理論之下,被民眾廣為推崇。

據史書記載,慈禧生子得益阿膠,慈禧身為懿嬪時患有血症,幾經禦醫治療終不見效。後來服用阿膠調養,後生下一子,也就是小皇帝同治。此後慈禧對阿膠情有獨鍾,篤信不疑,終生服用。今故宮博物館中猶陳列有當時宮廷所用的阿膠。

阿膠之名離不開東阿之水

都說一方山水養育一方人,而東阿的阿井水則是孕育出東阿阿膠至關重要的一方。古代東阿即有井叫「阿井」,唐代之初,李世民確曾委任尉遲恭為欽差重修阿井,阿井至今猶在東阿阿膠城內。

阿膠的功效跟其熬膠用水的確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可以說,離開東阿之水就沒有國葯瑰寶東阿阿膠。地質勘測局水文隊曾對全國20多處的熬膠用水進行過檢測分析,證實東阿阿膠熬膠用水與阿井之水屬同一地下水系,水中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含量豐富,這正是東阿阿膠勝人一籌的主要原因。

與現在而言,東阿阿膠已是公認的國內知名品牌,而東阿阿膠集團也發展成了在國內補血業舉足輕重知名企業。它尊重知識、尊重科學、不斷創新,本著嚴謹、務實、科學、高效的態度,將阿膠文化一直傳承下去。

小貼士:

地址:山東省聊城市東阿縣阿膠街78號

開放時間:8:30-17:30

門票:30元

交通:自駕:聊城—S329—行駛18.1KM—右轉進入環球路—行駛1.8KM—左轉進入—曙光街—行駛2.3KM—左轉進入工業街—行駛490米—終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