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立冬將至 寒意逼近

大家有沒有感覺,今年秋天的冷空氣還是比較「溫柔」的,氣象也是比較溫暖的?最近幾天,天公作美,我市依舊是藍天白雲,陽光明媚,氣溫也比較穩定,儼然一副秋高氣爽的模樣。

不知不覺,冬天的第一個節氣已悄然將至,下周三就是立冬了。雖然對我市而言,立冬並不意味著冬天的開始,但冬天的腳步確是又更近一步了,好好珍惜這最後的秋色吧。

下周多陰雨天

最近一周都是晴空萬裡,這麼久不見雨,大家還想念嗎?雖然下雨會帶來一些麻煩,但雨也能增加空氣濕度,緩解一下秋燥。這不,雨水已經在路上了,這個周末,雨水就要光臨了。

市天氣台說,受低層切變系統影響,預計從周六夜裡開始,我市將多降雨過程。周六白天多雲轉陰,夜裡陰有小雨,9℃到21℃;周日白天陰有小雨,夜裡小到中雨,13℃到19℃;下周一陰有小雨,15℃到19℃;下周二白天陰有小到中雨,夜裡雨漸止轉陰,13℃到17℃;下周三多雲轉陰有小雨,11℃到16℃;下周四氣象有望好轉。伴隨著陰雨氣象,氣溫也有所下降,下周的最高氣溫基本穩定在了「1」字頭。

晝暖夜涼,小夥伴們是不是已經不知道怎麼穿衣了,穿多了,白天熱;穿少了,早晚涼。在此,推薦一下「洋蔥穿衣法」,就是說穿衣服要像洋蔥一樣,穿搭多層,每一層都是薄薄的,方便穿脫。在這個晝夜溫差大的季節裡,大家不妨試試看哦。

秋季養生防秋鬱

「自古逢秋悲寂寥」,深秋之季,草木枯落,萬物催朽,這樣的季節變化容易引人憂思,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秋鬱。

其實大家不要過度擔心,秋鬱是一種季節性心理疾病,這時候人們容易心情不佳,認為生活沒有意思,高興不起來。較為嚴重的還會出現焦慮癥狀,比如食慾、睡眠等生活能力下降,精力缺乏、自我評價低、精神遲滯等。

醫學上解釋為:人腦底部含有一種叫做松果體的腺體,能分泌一種褪黑激素,它是導致人心情沉鬱、悶悶不樂的幕後兇手。入秋之後,這種松果體分泌褪黑激素相對增多,人的情緒也會相應低沉消極。

秋季養生防秋鬱,首先生活規律不要隨意打破,心情不好,該做什麼還得做什麼;其次要適當多吃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雞蛋、豬肉、羊肉和豆類等;還要參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娛樂活動,比如聽一些喜歡的音樂,周末的時候,不妨約上好友去去公園或其他風景好的地方,一起散散步、聊聊天,對舒緩鬱悶的心情很有作用。

冬吃蘿蔔賽人蔘

「冬吃蘿蔔夏吃薑」,眼下本地蘿蔔大量上市,味道也是一年中極好的,正是吃蘿蔔的好時節。蘿蔔性涼,入肺、胃經,具有很強的行氣功能,能潤喉化痰、除燥生津。

「蘿蔔一味,氣煞太醫」「吃著蘿蔔喝著茶,氣得大夫滿街爬」……民間流傳著不少誇蘿蔔功效的俗語。

當前市面上的蘿蔔主要有白白壯壯的大蘿蔔和小巧玲瓏的一點紅蘿蔔。不同品種的蘿蔔有不同的做法。比如大白蘿蔔,可切成塊和筒骨一起燉,燉的時間越久越入味;而一點紅蘿蔔最適合紅燒,吃起來又酥又糯,對半切開和紅燒肉一起燒,肉酥了蘿蔔也酥了。

不過醫生也說了,吃蘿蔔一定要適度,尤其是脾虛的朋友,更不能多吃蘿蔔。蘿蔔有下氣、消滯的作用,脾胃虛弱者多吃蘿蔔,會引起胃納不佳、大便溏瀉等不良反應。蘿蔔也切忌和胡蘿蔔一鍋燉,雖然兩者都含有豐富的營養,但是將它們一起涼拌或燉食時,會導致其中一種蘿蔔營養價值降低,而且胡蘿蔔中有一種對抗維生素C的分解酶,會大大降低白蘿蔔中維生素C的營養價值。

立冬節氣

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即太陽位於黃經225°時為立冬。

由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立,建始也」,又說:「冬,終也,萬物收藏也。」這一節氣,有秋收冬藏的含義。

風俗

在我國南方,立冬人們愛吃些雞鴨魚肉,在台灣立冬這一天,街頭的「羊肉爐」「薑母鴨」等冬令進補餐廳高朋滿座。在北方,特別是北京、天津一帶,人們有吃餃子的習俗。

諺語

西風響,蟹腳癢;

蟹立冬,影無蹤。

立冬東北風,冬季好天空。

立冬打軟棗,蘿蔔一齊收。

重陽無雨看立冬,立冬無雨一冬乾。

立冬小雪緊相連,冬前整地最當先。

今冬麥蓋三層被,明年枕著饅頭睡。

詩詞

細雨生寒未有霜,

庭前木葉半青黃。

小春此去無多日,

何處梅花一綻香。

——《立冬即事二首其一》仇遠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