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小米生態的半導體之路,騎牆發布別人家產品就能走通?

小米跟聯芯度過蜜月期之後就有了松果電子,不過從2016年到今天隻發布了一款松果V970——澎湃S1,就沒有正經的新芯片問世了。雷軍的半導體布局也成了業界困惑的事情。

大力投入?松果電子在智能手機領域還差太遠,同時又跟小米的戰略合作夥伴高通相抵觸。

然後就有了近來小米松果跟阿里收購的中天微在物聯網領域進行合作,加速RISC-V架構CPU在國內商業化的消息,再然後就有了華米推出基於RISC-V架構的人工智能芯片“黃山一號”。

宣傳蹭熱點至上?關於小米阿里華米芯片業務的負面

小米松果阿里中天微、華米國芯合作,這些事不扒不要緊,一扒就全是問題。

華米扭扭捏捏的芯片“黃山一號”,最後被確定是找杭州國芯定製的一款芯片。而此前,國芯也曾幫出門問問定製過一款類似的Ai芯片——“問芯”。

杭州國芯又跟阿里收購的杭州中天微關係密切,兩家曾一起拿到摩托羅拉的PowerPC內核架構技術,然後研發了一套C core。

不巧,當年“漢芯”醜聞裡的陳進教授打磨的那顆芯片就是摩托羅拉的;更不巧的是,杭州中天微的創始人嚴曉浪正是參與“漢芯”評審鑒定的專家……

當然,時隔多年,這些背後也不一定有多少必然的聯繫,了解科研機制的人也對當年“漢芯”醜聞也有一肚子苦水。國芯現在也確確實實有芯片設計的能力,即便是採用ARM公版內核,亦或者是採用開源的RISC-V定製內核,確實流片量產了實實在在的芯片。

只是隨隨便便套上“自主研發”來宣傳,就難免爭議紛紛。更不用說幾家沒有芯片研發實力的企業,採用合作定製的方式,堂而皇之的對外發布了Ai芯片,怎麽聽怎麽覺得怪異。

小米松果、阿里中天微、國芯、華米、出門問問就這樣以一種複雜的關係組成了合作,這種合作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蹭熱點佔便宜。

連航天衛星都湊進來了!

特別是最近華米又和九天微星合作,以開展物聯網探索發射了一顆衛星,這顆衛星對華米到底有什麽用處,雙方都表現得異常含糊。不過上一個與九天微星合作發射衛星探索所謂的衛星物聯網的公司是ofo,ofo的現狀你懂的。

需要說明的是,九天微星的定位是娛樂教育航天品牌,按照九天微星的規劃,其發射的前4顆衛星其中一顆用於教育、一顆用於娛樂、兩顆用於產業,不過教育和娛樂也是產業,所謂的產業衛星也是噱頭十足。教育與娛樂那兩顆已經發射,其具體的功能是:教育衛星可與學校電腦連接讓學生跟衛星零距離接觸,娛樂衛星可以發出頻閃光亮提供給普通人自拍……

此次與華米合作的衛星按照規劃是產業衛星,想來要比亮來亮去連接學校電腦的衛星要高級一些。

轉向物聯網市場的小米松果,施展平台戰略

小米華米們到底是不是在蹭“自主研發芯片”“半導體產業扶持”的資源,還需要時間來判斷。而重要的是,自松果澎湃S1之後已經過去了2年,小米松果是否還在堅持研發芯片?松果中天微的合作到底是什麽意義?

以小米高通之間的戰略合作來看,松果繼續研發智能手機芯片乃至物聯網芯片都是不合適的。因為這是高通的主戰場,高通不可能放任自己的核心合作夥伴在核心業務上跟自己產生直接競爭,這將是極壞的帶頭效應。

小米松果與阿里中天微合作加速RISC-V架構芯片在國內商業化,這個拗口合作其實已經透露出小米的選擇。小米未來在芯片市場將以解決方案商的身份出現,不跟芯片大佬們搶生意。

去年11月底,小米松果發布了“自己”的NB-IOT芯片,米粉們曾為此極為興奮,但隨後就被多家專業半導體媒體質疑。因為松果團隊還沒研發NB-IOT芯片的實力,市場上也僅有華為高通中興RDA等少數幾家研發成功並上市。

而按照米家有品雜貨鋪平台化的發展路線來看,為了規避風險,小米的IOT平台也不可能押寶到松果自研芯片上。據此推測,小米松果的NB-IOT芯片更像是找各家廠商定製而成,甚至為了規避市場風險,小米的NB-IOT模組還需要擴大貨源,推出不同廠商芯片模組的解決方案。

發布會上,小米也貼出了一個NB-IOT模組進度圖表,顯示松果芯今年Q2投入市場,在其他廠商之後。由此,業界認為小米松果的NB-IOT芯片是買其他廠商流片好的wafer進行定製封裝的產品。

到現在,小米生態鏈企業華米還是找國芯合作定製Ai物聯網芯片,看來松果短期內並沒有自研芯片的打算,否則華米合作的第一選項是小米松果,即便松果進度落後,其他芯片企業也不可能跟競爭對手合作研發新品。

芯片內核IP行業是未來市場的重心,但小米們有實力嗎?

小米在芯片市場到底是以什麽樣的形象存在,是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其實小米要想持續留在高通的核心合作夥伴行列,光靠聽話也是不行的。智能手機市場發展搖擺不定,小米必須有更多勢均力敵的能力,才能換得高通的戰略合作。

目前來看,小米是用產品管道推廣的資源,廣攬所有有實力有背景的芯片企業,以自己所擅長的騎牆手腕,在各家芯片企業間牽線搭橋共享資源收割利益。

小米旗下的產品中,智能手機用高通,路由器用聯發科、博通,平板電腦用聯發科、NVIDIA、Intel,智能電視用晨星(聯發科)、晶晨,智能音箱用全志……

其實在一開始,小米的智能手機、智能電視、路由器用的都是高通芯片,因此被視為高通的職業推銷員。現在,小米努力跟各家芯片廠商搞好關係,未來或許也能像蘋果一樣控制各家芯片廠商的命運,立於不敗之地。

半導體市場未來的發展趨勢是開源,目前RISC-V架構的開源芯片,正在以MCU市場為切入口席卷整個半導體市場。開源芯片主打的定製化芯片內核,也正在成為主流。對於現在的半導體市場來說,切入芯片內核IP設計研發市場,打造開源的芯片IP平台,成為芯片界的Google才是重中之重。

而芯片內核IP設計,分為軟核、固核、硬核,其中固核、硬核受芯片指令集架構的限制,已經非常成熟改動空間不大,芯片內核IP設計的重點其實落在軟核功能優化改進,以及基於芯片架構軟核RTL的應用生態搭建。

從這個角度來看,小米松果、華米與芯片廠商合作定製芯片的操作,屬於改寫芯片內核IP中的軟核,是屬於向定製芯片IP的路線上發展,在芯片開源的大潮中,爭取成為開源芯片平台,是更高級的戰略。

小米松果加入RISC-V生態,也是這一策略的體現。當然,這也只是或許,畢竟想做開源芯片平台需要有足夠的市場化芯片IP內核積累,還需要有成熟高水準的IP服務團隊。短期來看,小米還沒有。

阿里也是一樣,投資的中天微雖然深耕摩托羅拉 PowerPC架構芯片多年,也推出了多款高性能芯片,可並未能打入主流市場。阿里旗下天貓盒子、天貓精靈用的也都是晶晨、聯發科的解決方案。

不過如果開放中天微為市場提供芯片IP技術,再綜合各家芯片廠商的資源,打造自己的Ai平台,倒是可行之路。想想龍芯都將自家兩款芯片內核開源出去了。

小新將另開一篇文章,詳細講解RISC-V等開源芯片市場的趨勢。歡迎大家持續關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