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鴻恩|夏季急性腸炎高發,可針灸這個穴

I導讀:這個季節又到了急性腸炎的高發期,小編在門診碰到了大量這樣的病人。各位,不妨也試試本文的針灸方法進行處理。

針灸梁丘穴治療暴瀉

作者/王晉

暴瀉又稱暴注,屬急性腸炎,一年四季均有發生,尤以夏、秋兩季較為多見。本病不及時治療或治療不當,會造成暴瀉無度,傷陰耗氣,造成亡陰亡陽之變,其證甚危,或由實轉虛,變為久瀉,演變成慢性疾病,損傷正氣。因此對於暴瀉的治療必須及時徹底治癒,以防演變成慢性疾病,損傷脾氣。

臨床表現:

臨床常見的證型有:寒濕暴瀉、濕熱暴瀉、傷食暴瀉三種。

寒濕暴瀉:

泄瀉清稀,瀉呈水樣,腹痛腸鳴,脘悶食少;伴有惡寒發熱,頭重而痛,肢體酸痛,苔白膩,脈濡緩。

濕熱暴瀉:

泄瀉腹痛,瀉下如注黃褐稀水,肛門灼熱,心煩口渴,小便短黃,苔黃膩脈滑數。

傷食暴瀉:

腹痛腸鳴,便瀉量多,臭如敗卵,瀉後痛減,脘腹脹滿,噯腐吞酸,不思飲食,苔垢膩,脈滑。

取穴:

雙側梁丘穴。本穴在髂前上棘與髕骨外緣連線上髕骨外緣上2寸。針具為32號毫針,灸具為艾條。

治療與操作

寒濕型:

化濁散寒。用艾條雀啄灸,每穴灸10分鐘。

濕熱型:

清熱利濕。毫針直刺1.5寸,平補平瀉,留針60分鐘,每20分鐘行針1次,每穴灸5分鐘。

傷食型:

消食導滯。毫針直刺1.5寸,平補平瀉,留針60分鐘,每20分鐘行針1次。每穴灸5分鐘。

隨證加減:

惡寒發熱者針刺曲池(雙)、外關(雙);神疲體困灸足三裡(雙);腹脹甚者灸天樞。

體會

對本病觀察可見,針灸梁丘穴(雙),採用不同的針法和灸法,治療暴瀉,要求辨證、取穴準確,手法得當方得清熱消食的目的,所以一兩次即獲痊癒。

梁丘穴是足陽明胃經的郤穴。郤穴是間隙的意思,是經脈之氣深聚之處,臨床多用於治療急性病症。暴瀉用之有緩減腸蠕動亢進作用。施術前與施術後,腸蠕動有明顯改變。針灸梁丘有止瀉迅速的特點。

濕熱暴瀉我們亦採用了灸法,這是屬於《內經》中的「反治法」及「火鬱發之」的治療原則。又因濕為陰邪,施灸還有溫化濕邪之功,有助清熱利濕,調和臟氣的作用。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