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余秋雨:中國古代的醫學人文

8月31日,第二屆中國醫學人文大會在北京召開,余秋雨先生出席會議並做大會報告。現將余秋雨先生講話整理如下。

各位朋友:

在進入本題前,請允許我對一件小事做一個說明。前不久網路上有一篇署了我名字的文章,好像是說我生病了,到醫院去,發現了醫療領域的很多不公平。這篇文章流傳的結果是,全國各地無數朋友都來問我的病情,很多醫生還提供了「建議藥方」。今天我站在這裡,台下那麼多醫生都看到了,我沒有生病,顯然那是一篇冒名文章。那麼,為什麼要冒我的名呢?據學者分析,是看上了我的「社會公信力」。既然這樣,我就要憑著「社會公信力」告訴這位冒名的朋友以弄虛作假的方式來批評「不公平」,一定會帶來更多的不公平。你看這篇假冒的文章,顯然對廣大網友很不公平,對全國醫生很不公平,對我也很不公平。我請這位假冒者通過網路直播聽聽我下面的發言,比一比真實的我,與你偽造的我,在醫學人文觀念上有什麼不同。

好,那就回到正題。

我首先要對「醫學人文」的概念作一個解釋。

「人文」,是一種「以人為本」的文化理念。文化有很多台階,其中最高一級,就是密切關注人類群體生命的安全和尊嚴。正是這種關注,使「文化」上升為「人文」。

密切關注人類群體生命的安全和尊嚴,很多文化門類都在努力,但是,最靠近這個命題的,顯然是醫學。因此,「醫學人文」,並不是在醫學中加入人文,而是從醫學中引出人文。可以說,醫學人文,是世界上一切人文主義的起點和示範。

近代以來,很多學習西方的中國人總是習慣於用醫學上的科學主義來替代醫學上的人文主義,這就會犯很大的錯誤。科學主義雖然重要,但人文主義更為重要。對此,我想以九十年前的一個事件來加以說明。

一九二九年初,當時的國民政府曾召開過一個中央衛生會議,由全國各省的衛生局長、醫院院長一百二十人參加,通過一個逐步淘汰中醫的議案。這個議案的理由,是由當時擔任行政院長的汪精衛提出的。汪精衛說,日本明治維新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廢止中醫,他認為這是普及西方科學主義的重要實踐,中國也應該這樣。

但是,按照醫學人文主義的觀點來看卻不能這樣。因為:第一,中華文明能在早期站住腳,與神農氏炎帝「嘗百草」治瘟疫有關,這就是我們的人文起點;第二,中華民族由於中醫中藥的護佑,成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族群,這就是我們的人文成果;第三,直到中央衛生大會提議淘汰中醫的一九二九年,全國人口是四億三千九百萬,全國有中醫八十三萬人,而西醫則只有六千人,這六千個西醫即使再科學,也無法擔當救治全體民眾的人文責任。你看,從人文起點,到人文成果,再到人文責任,全都要求守護中醫,可見那次中央衛生會議的議案違背了一系列最根本的人文原則。

那個議案,理所當然地遭到了全國中醫師的抗議,大家甚至以罷診來示威。很快,當時的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下令撤銷了這個議案。蔣介石在撤銷議案的命令中,特地引用了孫中山先生的話,那就是「保持中國固有的智能並發揚光大」。孫中山先生的話,顯然更具有人文高度,因此,那一次是醫學人文的勝利。

孫中山先生所說的那種值得發揚光大的中國固有智能,既然在這個醫學事件中起到了撥亂反正的作用,顯然主要是指醫學人文。因此,我今天在這裡要對中國傳統的醫學人文,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大家知道,中國傳統思想的最高形態,是儒家、佛家和道家。這三家中,與醫學人文關係最密切的,是道家。儘管儒家、佛家對於治病養生也有一些論述,歷史上也喜歡把那些有書卷氣的醫生說成是「儒醫」,但是,系統、完整地完成了中國醫學人文構建的,是道家。遺憾的是,我們常常對道家比較輕視,認為他們成天在鬧騰風水、卜卦、煉丹,都是迷信活動。

我曾多次說過,道家,包括道教在內,最大的精神亮點,就是特別關心兩個「體」,一是天體,二是人體。關心天體,他們就注力於天乾地支、陰陽五行、風水星象;關心人體,他們就注力於採集草藥,氣功切脈,直至煉丹。用現在的話來說,他們既研究天體這個「大宇宙」,又研究身體這個「小宇宙」。他們認為,這兩個「宇宙」是相通的,於是主張「天人合一」。請大家注意了,「天人合一」,是中國古代最高的人文坐標,這一點,已成為近代以來國際間一切頂級的東方哲學研究者的共識。

道家認為,「天」與「人」之間,是靠一個東西上下溝通的,那就是氣,或者更準確地說,叫「天地元氣」。道家醫學家們所倡導的氣功,就是要通過「吐故納新」的方式排除身上的濁氣,換得天地元氣。除了氣之外,道家醫學家認為,人體這個「小宇宙」還應該向天體這個「大宇宙」借取一些東西。借取礦物、金屬,叫做「天元丹」,借取植物草木,叫做「地元丹」。讓「天元丹」和「地元丹」一起熏煉之後來養生延壽,這就出現了中草藥的熬煮和煉丹。

這中間當然出現了很多因癡迷而造成的「醫療事故」,但成果也是巨大的。已經有一些當代學者指出,道家對「大宇宙」的研究,已經觸及了宇宙生態學和天體物理學;道家對「小宇宙」的研究,已經觸及了生理學、藥物學、化學、冶煉學、理化治療學和生命哲學。

例如,中國首位獲諾貝爾醫學獎的屠呦呦教授和她的團隊,因發明青蒿素的藥劑而救活了世界上幾百萬人的生命。屠呦呦教授坦誠,自己對青蒿素的注意,首先來自於東晉時代葛洪的著作,而葛洪,就是一位著名的煉丹師,一位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道家藥學家。屠教授獲獎,也給這位一千七百多年前的探索者送去了掌聲。

比葛洪晚了一百七十多年,他的南京同鄉陶弘景,又是一位著名的道教醫學家,他的《本草經集注》七卷,有效地推進了中國醫藥學。再過一百二十年,已經到了唐朝,陝西的道教名醫孫思邈也廣受尊敬,他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都是傳世之作。

這樣的名字還可以一直不斷地排下去,他們在醫學上的成就,一點也無愧於世界上其他地方的同行。至少,正如我前面所說,他們合力保護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生命群體。養氣護生,生命第一,這就是他們身體力行的醫學人文思想。這種醫學人文思想,越到今天,越顯得重要。

前些年我在香港,接待過兩位美國學者。他們問我,近二十年來中國文化的主要進步是什麼?我說,由於幾次大規模的救災行動,全國上上下下都喊出了「生命第一」的口號,這是人文精神的一大突破。這個口號所體現的理念,從古代儒家到近現代的革命家,都很難接受和實行。真正默默堅持了千百年的,只有道家。

說到中國古代的醫學人文思想,我忍不住又想起了一件大事。

當年成吉思汗征服世界,戰功赫赫,最後想到了一個醫學問題:如何能使自己長生不老?他到處打聽,手下的人告訴他,長生不老的事情,專門是由道教在管,當時中國最著名的道教大師就是山東的全真派道長丘處機。成吉思汗派人去請他,但丘處機已經七十多歲,路途十分遙遠,要步行好幾年。丘處機為了向這位世界強人傳達正確的人生理念,也就拄著拐杖出發了。終於在一二二二年的四月,到了成吉思汗的行營。

成吉思汗一見面就問:「怎麼長生不老?」丘處機回答:「清心寡欲,不嗜好殺人。」成吉思汗又問:「我佔領了那麼多地方,該怎麼治理?」丘處機回答:「敬天愛民」。

顯然,「清心寡欲」,是道家的養生基點;「不嗜好殺人」,出於對生命的保護;而「敬天愛民」,則更完整地體現了「天人合一」的原理。丘處機的話語雖短,卻充分傳達了道家的人文思想。

讓我驚訝的是,對丘處機的這些人文告誡,成吉思汗居然全都聽進去了。他們成了好朋友,直到成吉思汗去世前一個月,還下達了「不殺掠」的詔書,布告天下。

當然,成吉思汗的這次思想轉變,還與另一位兼通儒、佛、道的學者政治家耶律楚材有關。他當時正站在丘處機身旁,幫著說。

請大家記住,在十三世紀前期,在一位世界征服者的營帳裡邊,中國傳統的人文思想,曾經化作了循循善誘的勸告,有效地改變了世界歷史的進程。這在世界上,沒有另一個思想家做到過。

僅僅就這件事,我們都有理由對中國傳統的人文思想高看一眼。

謝謝大家!

來源:中國醫學人文

關注消化界,海量專業知識等你!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