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病例分享:腰椎斜前方入路椎間融合術,後路經皮內固定術

【病史簡介】

患者朱某,男性,43歲

主訴:腰背部疼痛4年,加重伴雙下肢不適感3月

現病史:患者4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腰背部疼痛,呈鈍痛,勞作或活動時加重,休息後可緩解;期間給予止痛等對症治療,癥狀有所緩解。約3月前患者自覺腰背部疼痛加重,並伴有雙側小腿外側的憋脹感;就診於當地醫院,診斷為腰4椎體滑脫伴峽部裂。給予保守治療無效而來就診。

查體:脊柱生理完全存在,無畸形。腰4/5棘突間隙壓痛陽性。雙側直腿抬高試驗陰性,雙下肢皮膚感覺、肌力無明顯異常。

VAS評分:腰6分。

【影像學資料】

X線片示:腰4椎體滑脫伴腰4椎體雙側峽部裂。

腰椎核磁示:腰4椎體滑脫伴腰4/5椎間盤突出。

CT示:腰4椎體II°滑脫伴雙側峽部裂

【診斷】

1. 腰4椎體滑脫(Meyerding II級)

2. 腰4椎體雙側峽部裂

【手術方案】

腰椎斜前方入路椎間融合術,後路經皮內固定術

【術中】

【術後影像學資料】

術後影像學示:腰4/5退變椎間隙的高度較術前比較明顯增加,恢復正常;腰4椎體滑脫完全複位。

【廖博教授點評】

腰椎融合手術是治療腰椎間盤退變性疾病的主要方式,目前應用較多的仍是後路融合術,如PLIF或Mis-TLIF。此類傳統的手術雖然臨床療效確切、融合率較高,亦能良好的解決患者疾患;但它對椎體後方及肌肉組織剝離多、創傷大、出血多,亦對脊柱後柱結構破壞較大,另外椎管內瘢痕增生易導致神經受壓,故遠期效果往往欠佳。

該患者因慢性腰痛伴雙下肢不適癥狀來我院就診,完善檢查示腰4椎體的II°滑脫伴雙側峽部裂,屬於真性滑脫。此類疾病是我們臨床工作中常見的引起患者腰腿痛的主要原因。結合患者的癥狀、體征及影像學資料,考慮到患者腰痛為腰椎滑脫失穩引起的疼痛,雙下肢癥狀為峽部增生的疤痕組織對神經根的影響刺激引起。患者靜息狀態下腰腿痛癥狀能得到明顯的緩解。所以我們給患者選擇一種更加合理、微創的診療方案——OLIF(腰椎斜前方入路椎間融合術)。

OLIF技術應用通道從側路行椎間融合,不但植骨面積大,融合率高,還保留了後柱結構,避免了對椎管內結構的干擾,且從大血管與腰大肌間隙入路,手術安全,較傳統ALIF及XLIF風險小,可明顯減少手術創傷、縮短手術時間、減少術中出血、縮短住院時間並更有利於患者康復,是一項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技術。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