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什麼要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

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24小時動態血壓逐漸廣泛應用到高血壓的診治當中,那麼,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具有哪些優點呢?為什麼臨床使用越來越頻發?藥師給你講述一下。

一、什麼是24小時動態血壓?

24小時動態血壓指的是使用動態血壓記錄儀檢測一個人晝夜24小時內,每間隔一定時間內的血壓值。動態血壓包括收縮壓、舒張壓、平均動脈壓及它們的最高值、最低值和分布曲線。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能夠反映不同生理節律和外界環境時的血壓變化。

二、24小時動態血壓檢測有哪些優點?

1、明確高血壓的診斷

人體血壓在24小時內隨著時間、環境及情緒等因素變化而隨時波動。高血壓患者雖然能夠在家中自測血壓,但是測量結果也有時高時低的情況。高血壓患者到醫院就診檢查時,血壓測量結果只能反映當時測量的血壓水準,無法反映患者一整天的血壓平均變化情況。

需要強調的是,就絕大多數患者而言,由於患者的情緒變化及環境變化,在醫院測量的血壓水準或許要高於自己在家測量的血壓值。由於血壓波動,偶測血壓值對一些高血壓患者出現誤診和漏診的情況,而24小時動態血壓動態監測有助於及早確診高血壓患者,尤其是一過性血壓升高者。

2、判斷高血壓病情程度

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和高血壓的病情程度均有很好的相關性。臨床實踐認為,評估血壓升高的程度要比單純診斷高血壓更加重要,動態血壓水準較高,日夜節律減少或消失,提示患者出現了高血壓併發症。如患者白天血壓標準上限為135/85mmHg,若白天測了20次血壓,其中有10次超過135/85mmHg,換而言之,白天大部分時間的血壓指標都是超標的,患者的血壓控制不良或出現了心腦血管併發症。

3、及時發現「白大衣」高血壓

人體血壓在24小時內隨著時間、環境及情緒等因素變化而隨時波動。與24小時動態血壓相比較,診室血壓會出現較為嚴重的「白大衣效應」即白大衣高血壓。在患者初次因血壓高而就診時,動態血壓監測能夠有效鑒別出「白大衣」高血壓,並且在患者接受治療過程中,同時也需要進行動態血壓監測來及時發現白大衣性的血壓升高。

多項研究發現,如果單純採用診室血壓管理高血壓患者,不僅可能會高估患者血壓的控制情況,也有可能對患者血壓控制情況估計不足,而動態血壓監測能夠讓高血壓患者避免過度治療,避免大量使用降壓藥物所帶來的不良影響,也能避免血壓過度控制所帶來的潛在風險,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臨床獲益。

4、預測靶器官損害

能夠有效預測高血壓患者靶器官損害程度。通常情況下,因為血壓升高而導致心腦血管損傷,是循環系統靶器官長期承受壓力的結果,偶爾測量的血壓指標不足以反應患者的平均血壓水準,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的血壓指標與心血管事件的相關性顯著高於偶測血壓。

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白天與夜晚血壓節律,具有強大的心腦血管事件預測能力,因此,血壓控制不佳的患者及診室血壓雖正常,但存在難以解釋的心、腦、腎等靶器官損害者均應接受動態血壓監測,尤其應該密切關注夜間睡眠期間的血壓狀態,凌晨血壓突然升高者,更容易發生心腦血管事件。

5、指導患者用藥治療

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高血壓患者的血壓變化情況,在患者進行藥物治療期間,所測出的血壓指標能夠正確地反應治療過程中患者休息與活動狀態下或晝夜之間藥物作用的情況,可以根據血壓波動的高低時間,選擇長效或短效降壓藥物。臨床醫生根據患者服藥時血壓的波動情況,適當調整其服藥劑量、服藥時間及服藥次數等,使患者的血壓得到有效的控制,並且在最大程度上減輕了藥物的副作用,提高了患者的臨床獲益。

總之,24小時動態血壓已成為高血壓管理不可或缺的監測手段,廣大臨床醫生要重視高血壓患者的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在醫療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所有的高血壓患者均需要進行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動態血壓監測是診斷高血壓和評估患者血壓是否得到有效控制的可靠標準,能夠有效提高高血壓患者的降壓效果,從而降低患者心腦血管事件發生的風險。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