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寶寶一吃糖就要製止?對糖就要一棍子打死?關鍵看這3點

兒科醫生鮑秀蘭 有愛就有一切 關注

對於糖,爸媽和寶寶們的態度還是挺有意思的,據觀察所示:沒有不愛吃糖的寶寶,但對於糖,爸媽的態度很複雜。

有的爸媽把糖當成哄娃利器,也有的爸媽視糖為洪水猛獸,一看到寶寶吃糖就製止,不光自己不給寶寶買糖吃,還不讓親朋好友給寶寶吃糖。

糖要一棍子打死嗎?關鍵看這3點。

糖是啥?

那種複雜的化學元素看得腦殼疼,估計你們也會聽得腦殼疼,那就略過。總之是一種碳水化合物就是了,主要以各種不同的澱粉、糖、纖維素的形式存在於糧、谷、薯類、豆類以及米面製品和蔬菜水果中。

常見的糖呢,包括蔗糖(紅糖、白糖、砂糖、黃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乳糖、麥芽糖、澱粉、糊精和甘糖棉花糖等。

除了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能被人體直接吸收,別的糖都要在體內轉化為基本的單糖後,才能被吸收利用。

有的糖吃起來甜甜的,但並不是所有的糖都有甜味,比如牛奶中的乳糖、米飯中的澱粉,都是沒有味道的糖。

糖的好處是?

糖是人體三大主要營養素之一,它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熱能。人體所需要的70%左右的能量由糖提供,同時,糖還是構成組織和保護肝臟功能的重要物質。

所以,糖還是需要的,但要控制住一個量,適量攝入一點糖,還要在最佳時機攝入,對人體還是有好處滴~

PS:有的媽媽一鬱悶就要吃點甜的安慰安慰,並不全是「饞」,還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

還有,頭暈噁心時,吃點糖能提升血糖、恢復正常;疲勞飢餓時糖也能迅速補充能量;大量出汗和消耗體力的情況下,糖可防止虛脫;運動時糖比其他食物能更快提供熱能……甚至學習和工作時(尤其是下午),糖能讓人精神振奮。

小南強調過多吃的飲食均衡合理,其實吃糖也是一樣,只要食用適量,是不會有礙健康的。

糖不宜攝入過量:

糖有那麼多好處,為什麼很多爸媽還是抗拒糖?原因就是攝入過量。尤其是蔗糖。

蔗糖是含有最高熱值的碳水化合物,過量攝入會引起肥胖、動脈硬化、高血壓、糖尿病以及齲齒等疾病。

尤其是小盆友貪吃糖之後,容易讓脂肪堆積在體內,有成為小胖墩的趨勢,還會影響鈣質代謝和骨骼的生長髮育,導致佝僂病等。

以及爸媽最擔心的齲齒問題,愛吃糖又不肯好好刷牙的話,小盆友很容易滿嘴齲齒。

對了,長期吃糖還容易引發各種眼病,寶寶們近視的概率也會增加。

所以,各種糖果、糕點、蛋糕、果汁、含糖飲料等,確實要讓寶寶少吃。蔬菜水果中自身含有的糖分,以及牛奶中的乳糖和薯類中的澱粉,不需要過多限制,它們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有利於身體健康。

寶寶如何吃糖?

重點來了,說了那麼多,寶寶怎麼吃糖呢?製止那是不可能的,只會讓寶寶更想吃糖。

小南的幾點建議爸媽可以看一看:

首先,1歲之內盡量別讓寶寶吃糖,這有利於寶寶的健康,也能提高他們對不同天然食物口味的接受程度,降低偏食挑食的概率。

家裡燒菜時,盡量少放糖和其他含糖的佐料,飲食清淡比較好。

1歲後呢?每天不能超過20-30g遊離糖,主要是各種零食裡的糖,所以一定要控制寶寶零食的攝入量。

比如,不好好吃飯,零食就別想了。在確保正餐的前提下,可以在兩餐中間適當添加點零食。

零食還不能是高糖高鹽的,最好是低糖的,或者是新鮮水果蔬菜及牛奶。或者自己動手做一些健康小零食,能控制糖份。

除了一目了然的糖果甜品,爸媽還要學會看包裝配料表,位置越靠前的,說明含量越高,拒絕讓寶寶吃下各種隱形糖。

飲料嘛,寶寶喝啥飲料啊,最好的就是白開水。實在要喝,買無糖或低糖的吧。

果汁也少讓寶寶喝,新鮮水果一榨汁,損失了大量的營養物質比如維生素、植物化學物質和膳食纖維,糖倒是被集中保留了下來。

所以,1歲內寶寶最好別喝果汁,1-3歲每天量不超過120ml,4-6歲每天不超過120-180ml,。

這下,爸媽知道如何面對糖了吧?

本文轉自兒科醫生魚小南

往期精彩回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