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爆雷潮重現 蘋果背後的這家中國科技巨頭也未幸免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網 見習記者 張斌蘋果背後的中國科技公司有哪些?大概很多人首先都會想到富士康,可很少有人知道另一家——歐菲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歐菲光”002456.SZ),這家白馬股概念上市公司。

2017年12月1日,歐菲光變更公司名稱,證券簡稱變更為“歐菲科技”;2019年3月27日,這家公司二度變更公司名稱,證券簡稱變更為當初的“歐菲光”。

“善變“的不止公司名稱。市值逾300億元的歐菲光年報業績出現嚴重變臉,2018年淨利潤18.39億元修正至虧損5.19億元,股價於4月26日開盤就被按在跌停板上。

隨著年報披露的收官期臨近,業績爆雷潮再次上演,令投資者唏噓不已。

歐菲光的背後,還有銀億股份(000981.SZ)、夢舟股份(600255.SH)、ST秋林(600891.SH)、華業資本(600240.SH)等不少於10家上市公司於近日突遭業績變臉。

歐菲光怎麽了?

歐菲光於2010年登陸資本市場,公司的主營業務為光學光電業務和智能汽車業務。公司主營業務產品包括微攝影頭模組、觸摸屏和觸控顯示全貼合模組、指紋識別模組和智能汽車電子產品,廣泛應用於以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智能汽車和可穿戴電子產品等為代表的消費電子和智能汽車領域。截至2018年末,攝影通訊類產品營收佔公司總營收逾一半,觸控顯示類產品營收佔公司總營收的30%。

上市近9年,歐菲光的財務數據實現了大幅飛躍。2010年,公司的營業收入為6.18億元,而2018年,公司的營業收入已增長至430億元;利潤方面,公司2010年的營業利潤為1.4億元,2018年,公司的營業利潤為53億元。

然而,業績一直向好的歐菲光卻突然上演業績大變臉,另投資者猝不及防。2019年4月25日晚,歐菲光披露了《2018年年度業績報告》和《2019年一季度報告》,數據顯示,2018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30.43億元,同比增長27.3%;淨利潤虧損5.19億元,同比下降163.10%。

這與公司於2019年1月31日披露的《2018年度業績快報》形成較大的反差。根據業績快報,公司2018年的實現營業收入430.5億元,同比增長27.4%;實現淨利潤18.39億元,同比增長123.64%。

對於業績變臉的原因,歐菲光表示,公司及下屬子公司對 2018 年末存在可能發生減值跡象的資產進行了全面清查和資產減值測試,其中與存貨相關的跌價準備計提和成本結轉合計24.37億元,評估應收账款回收的可能性,計提壞账準備7510萬元主要是存貨計提。

此外,監管層也對歐菲光業績變臉一事下發關注函,其中要求公司說明是否存在利用一次性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大規模存貨結轉成本進行財務大洗澡的情形。

經濟觀察報記者留意到,根據歐菲光年報,截至2018年末,公司的存貨高達約90億元,佔總資產的23.55%。歐菲光存貨減值並未就此結束。公司披露的《關於2019年一季度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的公告》顯示,歐菲光擬再對存貨計提減值準備2.32億元。

合計虧損超300億

歐菲光跌停、銀億股份跌停、*ST富控跌停、ST秋林跌停、夢舟股份跌停。面對上市公司業績變臉爆雷,市場於4月26日毫不客氣地予以回應。據統計,4月25日和4月26日兩天,就有不少於10家上市公司業績變臉爆雷,合計虧損金額超過300億元。

其中,市值僅有16億元的*ST富控虧損金額遠超市值。其於4月26日發布的年報顯示,公司2018年虧損55億元,同比下降約170倍。而根據業績此前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18年虧損19.8億元。

根據各家公司的年報,商譽減值是此次業績爆雷的主要原因。招商證券分析師表示,2018年是三年前發生大量資產重組的公司業績承諾期集中到期的時間點。同時,若商譽後續的會計處理辦法更改為攤銷的方式,擁有大量商譽的公司的業績極有可能在以後每年都將受到商譽減值衝擊的風險,部分公司選擇在目前的會計處理方式下盡快解決商譽減值的問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