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產後月經問題,逼瘋了無數寶媽……

說起「大姨媽」,

咱們女生是又愛又恨,

百般滋味在心頭:

初潮時的興奮害怕,

痛經時的撕心裂肺,

驟停時的緊張不安

她來時,巴不得她趕緊消失,

她遲遲不來,我們就該心慌慌的找醫生啦~

直到確定了肚子裡住了個寶貝,再經過懷胎十月寶貝平安降臨,分開這麼長時間沒見的大姨媽,產後第一次來拜訪了,你做好迎接的準備了嗎?

問題一

月經、惡露傻傻分不清楚

產後最初幾天,惡露量比較多。顏色一般是從鮮紅到淡紅色,再就是淡黃色、白色逐漸排出的過程,正常的惡露有血腥味,但不臭,若有惡臭味就代表子宮可能遭到感染。

正常情況下,產後惡露可分為三個階段:血性惡露——漿液惡露——白色惡露。

血性惡露:產後一周內,是血性惡露,惡露中的血比較多,所以惡露會有紅色或暗紅色的血塊,略有魚腥味。

漿液惡露:色淡紅。少量紅細胞及白細胞,且有細菌。漿液惡露持續4-14日,漿液逐漸減少,白細胞數增多,變為白色惡露。

白色惡露:因含大量白細胞,色澤較白得名,質黏稠。壞死蛻膜組織、表皮細胞及細菌等。白色惡露約持續3周乾淨。

排出來的惡露,通過顏色和性狀,一般是反映準媽媽們子宮的恢復情況,排出的惡露少並不代表不健康,但是如果排出過多的惡露血液,或性狀出現異常,就需要引起重視了。

產後惡露隨著時間延長,會越來越少,而月經量相比較是要多的,而且從顏色也可以容易判斷出。

▊ 問題二 ▊

產後月經什麼時候來?

有的媽媽孩子剛滿月或者惡露剛乾凈,大姨媽就如期而至了。當然,這是在媽媽沒有哺乳、身體各方面狀況良好的情況下才會出現的,如果說產後堅持哺乳,那麼月經一般不會那麼早來。

女性生小孩後,月經周期和卵巢排卵功能的恢復各人不一,如有的媽媽產後28天就開始排卵,一個月就來月經。而有的特別是給孩子哺乳的媽媽,就要晚一些。

因為在哺乳期間,媽媽的腦垂體前葉需要分泌大量的催乳素,以促使乳腺分泌乳汁,因而相對地抑製了腦垂體分泌卵細胞刺激素的作用,使卵泡發育受到抑製,不能發育為成熟的卵子,所以,在哺乳期的媽媽們,很多在半年至一年內沒有月經都是正常的。

但無論早晚,總要先排卵,才來月經,而且,不來月經,不代表就不會排卵,所以,哺乳期也要做好避孕措施。

▊ 問題三 ▊

來月經可以哺乳嗎?

其實月經並不會對奶水品質有影響,只是可能會使得奶水量有所減少,乳汁中所含蛋白質及脂肪的品質也稍有變化。因此,準媽媽仍舊可以繼續給寶寶哺乳,同時注意均衡營養,保持心情愉悅。

無論是處在經期或經期後,媽媽們都無須停止哺乳。

▊ 問題四 ▊

產後月經與孕前相比有何不同?

產後身體恢復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所以前幾次的例假,跟孕前相比會有所不同。有些媽媽會出現量多的情況,有些則與以前相比量變少了。

月經量多的情況

很多準媽媽產後月經量會比過去多一點,過去可能是5天左右的時間,產後竟然能夠到七天以上。產生這樣的原因多數是,長時間沒有排卵造成的雌激素分泌過多,刺激子宮內膜使其增生,因此在脫落時出血量相對就會變多。建議先是放鬆心情,畢竟是產後第一次月經情況,在以後的階段中繼續觀察,看是否能夠恢復正常。

有些媽媽還會出現小腹隱隱作痛的情況,這些都是正常的。但如果月經時間過長,月經量不減反而增多,就要到醫院進行檢查。

月經量少的情況

有些準媽媽產後月經量少,造成這樣量少的原因主要是這樣,產後身體虛弱,出血較多,子宮內膜對卵巢激素的刺激反應降低。又或者是內分泌失調引起,還有產婦心理因素的影響也很重要,哺乳期過度勞累也會引起月經量的變化。

這種情況,建議媽媽多加休息,通過飲食調理身體,觀察幾次月經情況,決定是否就醫。

▊ 問題五 ▊

產後月經如何調理?

大姨媽能反映媽媽的身體狀況,當大姨媽出現異常,一定要及時調理,恢復正常的身體機能。

產後的前幾次例假,雖然可能會出現與以往不同的狀況,但是新媽媽也要留心觀察,如果長期不來例假、周期不規律、量過多或者過少、經血黏稠、血塊大而堅硬,就應該及時到醫院,查明具體原因再做相應的治療。

健康常伴——福州東南婦幼醫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