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那些以公益之名作惡的,請滾出公益圈!

這一定是公益圈的“至暗時刻”

多名公益圈“知名人士”被曝性侵醜聞

自帶道德光環的公益界不再閃亮

當他們以行善之名為惡時,傷害更深

毀三觀,氣憤,失望,難受不已

相信很多人跟我們一樣

橫跨“公益”和“媒體”的益美君

不得不爆粗口:

如果做不到自律,請滾出公益圈!

▲雷闖(左),馮永鋒(右)

7月23日,先是“億友公益”創始人雷闖被指控

在一次公益徒步中

對20歲女志願者趙欣(化名)實施性侵

且近幾年,幾十名女性疑受其性侵迫害

隨後,“源頭愛好者環境研究所”創始人馮永鋒

被長文舉報在公益活動期間對

公益機構女性員工女志願者實施性騷擾

隨後,兩名被指控者發文回應“承認性侵事實”

據說

還有更多的性侵指控已在路上

國外# MeToo # 行動在中國公益圈迅速燃起

為讓作惡者及時得到法律、道德及倫理的懲戒

以減少更多無為的傷害

望受性侵或知內情的姐妹們

勇敢站出來

▲MeToo(我也是),是女星艾麗莎 · 米蘭諾等人,2017年10月針對美國金牌製作人哈維 · 溫斯坦性侵多名女星醜聞發起的運動。呼籲所有曾遭受性侵犯女性,挺身而出說出慘痛經歷,並在社交媒體貼文附上標簽,藉此喚起社會關注。

雖然雷闖及馮永鋒都發文回應

供認了性侵事實

但當事人“避重就輕”的措辭

以及“袒護”他們罪行的公益同行言論

讓許多關注該事件的人心寒且憤怒

一些公開表態用“公益”光環加持他們

輕描淡寫地帶過他們的罪行

甚至開始譴責受害者

認為她們故意“攪渾公益水”

這讓我們不得不開始反思

什麽是真正的領袖?

公益領袖的責任是什麽?

公益急需建立監督、預防及處置機制

包括全社會任何一個領域都要反思

我們對於社會性別教育的缺失…

1

7月23日凌晨

知名公益人、億友公益發起人——雷闖

被公益女性趙欣(化名)發長文舉報性侵

▲雷闖,87年生,13年從上海交大畢業。被稱為“B肝鬥士”,為消除B肝歧視,曾做過一系列“行為藝術式”的公益行動。09年作為B肝病毒攜帶者,拿到全國第一張從事食品行業的健康證。同年被《檢察日報》授予年度中國正義人物獎。關注B肝問題的民間公益組織——億友公益的發起人。

事件迅速在公益圈刷屏,並持續發酵

舉報者趙欣在深夜發布了2000多字舉報信

以下為節選截圖

女孩在舉報信中稱,2015年7月,剛剛過完20歲生日的她,去北京參加億友公益組織舉辦的公益徒步活動。在途中,億友公益組織負責人雷闖曾對她有過一些“不必要”的身體接觸,包括搭肩、挽手等。那時她認為雷闖是出於,照顧小妹妹的心態照顧自己,甚至對這種“照顧”心存感激。

在徒步活動接近尾聲,由於一些原因,他們接到只能三人進入北京市區的要求。就在到達北京的這個晚上,雷闖安排了一張大床房,並稱,“做公益的人都很窮,大家都是這樣混著開房一起睡的,你不放心我可以睡地上。”

雖然不情願,但她感覺也只能如此,所以選擇了合衣入睡。睡著後,她被雷闖扯掉衣服,強行性侵(非自願性)。

事後,女生一度認為,問題出在自己這兒,無法接受雷闖是“性侵犯”,並接受了漫長的心理疏導和治療,“打坐、看心理醫生、還在鄉下呆了一年”,一下子胖了20-30斤。

事後她從朋友口中得知

2015年同一次徒步,被套路的還有其它女生

而且,雷闖曾以相似手法

對多名女實習生和志願者實施性侵

該類行為一直沒有停止過

遂決定實名舉報

不久,雷闖在其朋友圈內發布聲明

雷闖承認長文中的指控事實並向當事人致歉

“我必須受到懲罰,道德的,精神的

物質的,法律的,我想我已經觸犯了《刑法》”

還表示將辭去億友公益負責人職務

考慮向警方自首

承擔相關的刑事責任

▲曾被公益光環籠罩的雷闖

但,當天下午16時左右

雷闖發給媒體的聲明

卻畫風大轉,用了截然不同的表述

聲稱之前與該女子為戀愛關係

是混雜著公益,男女之間的情感

這個對外回應,簡直雷爆了

絕口不再提性侵事實

甚至用大篇幅描寫與受害者之間的“愛情”

更令人絕望的是,這時候

指認性侵的受害者遭遇到

來自公益同行的謾罵

陰謀論、被質疑、被指責蕩婦

被羞辱,被人身攻擊

而舉報者表示

促使她今天發聲的直接原因

是她在今年暑假得知雷闖

還在繼續性侵自己機構裡的實習生、志願者

而且三年前那次徒步活動

被雷闖套路過的女生不止她一個…

我們的社會

彌漫著性恥感文化

以及譴責受害者的文化

難道你們不知道,還不記得長教訓

當年林奕含事件悲劇的發生

正是這類文化的直接後果

▲林奕含,台灣女作家,91年出生。因為其少時遭老師誘奸,後創作一本故事相似的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2017年4月27日傍晚被警方發現於自家臥室上吊自殺。

正如作家蔡宜文所說:

任何關於性的暴力

都是“社會性”的

都不是由施暴者獨立完成

而是由整個社會完成的

2

這次事件雷闖得到了部分圈內人的聲援

認為他“勇於承擔”、瑕不掩瑜

讓人們再次把公益領袖的“公信力”

以及私德問題推上了風口浪尖

知名公益人、“免費午餐”發起者鄧飛

也回應聲援

公益圈內人對於雷闖

似乎是火速“原諒”

仿佛被侵害的人是雷闖

來自雷闖所在公益機構微信群的聲援截圖

受害者反而成為了加害者

勇於承認的加害反倒變成“英雄”

而事件變得如此含混不清

雷闖聲明前後口徑不一

聲討與擁護聲爭鋒相對

似乎“公益”這件事能使人道德高升

甚至“公益”也是良知泯滅的遮羞布

事實在哪裡?雷闖你的道德羞恥感在哪裡?

受害者被迫發出二次聲明

遮羞布下,事態愈演愈烈

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麽

教育界、體育圈、公益圈、宗教界

看似有無害光環加持的領域

也充斥著灰暗地帶

這些領域都在國內外

無一不曝出醜聞

2017年

北影“阿廖沙”被老師性侵事件爆出

同年知乎有人發表匿名貼

講述在北航讀博時

遭受導師陳小武性騷擾事件

引起網絡上其他受害者的共鳴

2018年1月的美國

奧運體操隊前隊醫拉裡 · 納薩爾

因性侵罪行被判處

▲瑞秋 · 鄧霍蘭德是整個事件中

第一個公開揭露拉裡性侵罪行的受害運動員

40年至175年有期徒刑

7天的聽證會裡

接近160名受害者

很多是在年幼時

以治療的名義被實施性侵

情節駭人聽聞

人們發現整個美國體協

都有包庇和縱容的責任

源於真實事件的美國電影《聚焦》

也講述了波士頓環球報調查小組

緊跟一樁被雪藏的天主教牧師

性騷擾教區裡孩子的案件

涉及了上百名受害者

且不論性別

而教會內、外的勢力

都在向他們施壓

想讓他們放棄這個案件

地獄空蕩蕩

惡魔在人間

在雷闖事件發生之後

越來越多的圈內醜聞被爆出

在環保公益圈

有相當大影響力,被稱為自然大學“校長”

“源頭愛好者環境研究所”創始人馮永鋒

也被爆出性侵、性暴力

受害者的發出指控不久

馮校長就在微信公眾號做出了回應

但在回應文中

將所有的罪責,歸為“酒後亂性”

並承諾會“永久戒酒”

隨後,馮永鋒換了標題

轉發該回應文到另外一個公眾號

甚至還開通了原創打賞

益美君只能表示

這危機公關

教育、公益、宗教等領域

似乎這些道德高地裡

承載著人們美好的期冀

似乎是社會最後的淨土

看起來是高大上的

大家甚至不允許戳破這樣的夢幻

然而事實是

沒有尊重就不配談公益

沒有平權,就是偽公益

如果以一種幫助者的高姿態去做公益

或是被欲望佔據的自詡心態做公益

公益,就不再稱之為公益

這個世界沒有全然高尚領地

不要神化任何的人格

當人被捧上神壇就是危險的開始

從神壇上摔下來的聖人也比比皆是

雷闖所從事的是反歧視的公益

而他卻是一個全然不尊重女性的人

這樣自相矛盾的行為

不是偽公益又是什麽?

明明公益是為了解決社會問題

他卻成為了社會問題的製造者

公益圈的特殊性

理應對領袖提出更高的標準

有句話說:人不製伏自己的心

好像毀壞的城邑沒有牆垣

如果用“人無完人”來搪塞交待

只會導致公益圈的信任危機

讓多人努力換來的公益環境陷入尷尬境地

3

讓人欣慰的是

事件發生之後

越來越多的受害者勇敢站出來

有防性侵害的機構收到匿名舉報

也是在與雷闖徒步中受到侵害行為

受害者表示,雷闖的偶像光環

使其對他高度信任,降低了判斷力

公益的同行的經歷也易讓人放下警惕

忽略自我保護的基本距離

而此次的涉嫌強奸

含混著戀愛關係

加害者試圖將這樣曖昧不明的關係

籠罩在受害人的身上

女生沒有直接拒絕“表達好感的舉動”

成為了雷闖開大床房的理由

性侵害(Sexual assault)是指加害者

以威脅、權力、暴力、金錢或甜言蜜語

引誘脅迫他人與其發生性關係

或在性方面造成對受害人的傷害的行為

性侵害包括猥褻、強暴、媒介賣淫等

強迫別人觀看黃色影像影片等也算性侵

未成年人被性侵的判斷標準是性器官的接觸

性侵未成年人,從重處罰

但即使是男女朋友,甚至夫妻關係

違背對方意願強迫發生性關係

同樣構成強奸罪

雷闖似乎非常懂得媒體宣傳和炒作

雷闖的陰陽申明仿佛一場表演和洗白

將其打造成為使自己更出名的事件

也不是不無可能

畢竟雷闖多年的公益軌跡

充斥著行為藝術式的博眼球作秀

▲雷闖早期公益行為,曾獲得劉德華聲援

他似乎也權衡好一切

他未必會被製裁或定罪

已有律師分析表示

雷闖的自認行為在民事領域

法庭通常可以采信

刑事領域的自認

屬於犯罪嫌疑人供述

只有犯罪嫌疑人供述

沒有其他證據的

不得認定犯罪嫌疑人有罪

在第二次的申明裡

被指控方從主觀上否認強奸

僅憑指控方的單方陳述

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

不可能定性為刑事案件

所以,雷闖不一定會獲刑

壞人總會輕易被放虎歸山

甚至去加害更多無辜的人

受害者卻要用一生

來治療心理的創傷

4

北京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北京大學法學院非營利組織法研究中心主任

金錦萍老師,一直在關注該事態發展

並呼籲更多公益圈大佬參與討論及行動

MeToo運動正在席卷公益圈,首先我特別想抱抱那些被傷害的女孩,並輕輕告訴她:“千萬別因這些事情而責怪、輕看甚至否定自己。這些都不是你的錯。”

儘管公益界也非淨土,但是從事公益之人因頭帶光環,因此當其以行善之名為惡時,傷害更大,故不可姑息縱容,行為人該承受法律、道德和倫理等各方面的責任和懲戒;

公益領域內的各類組織得盡快建立相關預防和處置的制度和機制,並倡導將其納入組織評估標準之一;公益行業得盡快研發和推廣相關工作指引,提供培訓內容,供公益慈善組織參考借鑒,並進行廣泛的社會性別教育。

廣泛的社會性別教育推廣

看來勢在必行

職場男女界限,女性如何保護自己

1、女性出行一定要盡可能保證有同伴一起,單獨出行會有一定的風險。

2、不要輕易與異性共處一室,哪怕對方的外在表現很無害,但很多變態殺人狂的外表也和常人無異,甚至優於常人。

3、對於異性的不正常身體接觸請大聲say no!正常人是不會作出這種下流之事的,除非對你有所圖。

4、建議學習防身術,時刻準備好防狼工具,以備不時之需。

被性侵後該怎麽做?

萬一,萬一遭此不幸,首先要盡力保證自己的生命安全,其次盡量完整的留下證據才能讓對方接受法律的製裁,為自己的惡行付出代價。

不要激怒對方,甚至可以順著對方的態度,以保證自身生命安全為重;

不要洗澡,保留精液等最直接證據;

報警,驗傷,不要丟掉被侵害時所穿衣物,把它們交給警方。

雷闖事件的受害人表示

自己願意站出來

希望通過有價值的犧牲

讓行業的人比其他人更警醒

知道性騷擾的危害及重要性

如果有人認為公益

可以為惡人的行為減罪

因著曾經的社會聲譽

袒護他們的惡行

益美君絕不認同!

這一群偽公益人

使得公益的信任倒塌

他們理應付上更重的代價

▲ “獻給B肝鬥士”,陳洲(繪)

美化罪行不能洗淨公益圈

嚴肅處理檢討才能!

正義的堅持也不會毀掉公益圈

而是真正的以更好的方式

清理圈內的腐朽和頹敗

最後,推薦大家看看這個影片

關於性侵的誤區,85%熟人作案

影片來源:一條

歡迎在文末,留下你想說的話

本文由益美君原創

歡迎分享朋友圈,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

聚集公益傳播,講述愛與正能量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