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萎縮性胃炎真的是胃縮小了?一定會癌變嗎?該如何治療?

在消化科門診常可以見到一些憂心忡忡的患者拿著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胃鏡檢查報告諮詢我:

「教授我這胃是不是變小了啊,我說最近怎麼吃得少了呢,這病危險嗎,我都沒有胃了,我可怎整啊以後」。

那麼,萎縮性胃炎真的是胃變小了嗎?或者像下面這隻蘋果?

首先大致了解一下胃內炎症的分類:

根據病變程度及特點主要可以分為:

慢性胃炎分為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肥厚性胃炎、糜爛性胃炎、膽汁反流性胃炎、慢性增生性胃病等。

一般認為,淺表性胃炎通常不會惡變,而萎縮性胃炎與胃癌的關係最為密切。

不過,單純的萎縮性胃炎只是胃癌的背景性疾病,當其進一步發展出現腸上皮化生和異型增生時,就被視為癌前病變。

什麼是萎縮性胃炎?

很多人喜歡望文生義,認為萎縮性胃炎就是胃的體積縮小了,但實際上萎縮性胃炎是指胃內腺體的萎縮或消失,胃的整體體積是沒有明顯變化的。

萎縮性胃炎大多依靠內鏡進行診斷,在內鏡下可能會呈現花斑樣改變。在共聚焦雷射顯微內鏡下可以清晰地看到胃內腺體的萎縮,可伴有腸上皮化生,表現為胃內粘膜被腸道絨毛樣上皮所取代,並可能有大而黑的杯狀細胞(熒光素鈉染色)。

那萎縮性胃炎是由什麼引起的呢?

1、幽門螺旋桿菌(HP)感染:

HP的感染程度與胃粘膜炎症程度呈正相關關係。大部分慢性胃炎都是由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引起。

2、慢性淺表性胃炎的繼續:

慢性萎縮性胃炎可由慢性淺表性胃炎發展而來。長期淺表性炎症損傷會導致粘膜腺體萎縮,引起慢性萎縮性胃炎。

3、遺傳因素:

據調查,慢性萎縮性胃炎病人的第一代親屬間,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發病率明顯增高,惡性貧血的遺傳因素也很明顯。

4、生物性因素:

慢性傳染病如肝炎、結核病患者常有慢性胃炎的癥狀和體征,胃粘膜染色也證實在B肝病人胃粘膜內有B肝病毒的抗原抗體複合物。

5、缺鐵性貧血:

缺鐵性貧血與萎縮性胃炎關係密切,但是貧血引起胃炎的機理尚不明了。有些學者認為胃炎是原發病,因為胃炎胃酸低致鐵不能吸收,或因胃出血以致形成貧血;另一種意見認為先有貧血,因為身體內鐵缺乏使胃粘膜更新率受影響而容易發生炎症。

6、體質因素:

臨床統計結果顯示本病的發生與年齡呈顯著的正相關。年齡愈大,胃粘膜機能「抵抗力」也愈差,容易受外界不利因素的影響而造成損傷。

7、膽汁或十二指腸液反流:

由於幽門括約肌功能失調或胃空腸吻合術後,膽汁或十二指腸液可反流至胃內,並破壞胃粘膜屏障,促使胃蛋白酶反散至粘膜內引起一系列病理變化,從而導致慢性淺表性胃炎,並可發展為慢性萎縮性胃炎。

8、免疫因素:

自身免疫反應是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病因之一,在患者的血液、胃液或在萎縮粘膜的漿細胞內,常可找到壁細胞抗體或內因子抗體,部分萎縮性胃炎患者體外淋巴細胞轉化試驗和白細胞移動抑製試驗有異常。

9、其他:

如飲食不當、長期嗜煙酒、濫用藥物、上呼吸道慢性炎症、中樞神經功能失調,使胃粘膜受損,以及胃大部切除術後,分泌胃泌素的胃竇區切除,致使胃粘膜營養障礙等,均易導致胃粘膜受損而發生萎縮、炎症變化。

萎縮性胃炎一般都有哪些癥狀?

臨床上,大多數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沒有特異性癥狀,有些患者在飯後會出現嚴重上腹部灼痛、脹痛、鈍痛或脹滿,有些還會有食欲不振、噁心、噯氣、便秘或腹瀉等癥狀。嚴重者可有消瘦、貧血、脆甲、舌炎或舌乳頭萎縮,少數胃粘膜糜爛者可伴有上消化道出血。

慢性萎縮性胃炎一定會癌變嗎?

所謂炎癌轉化並不專指胃中的炎症與腫瘤的轉化,身體其他器官如宮頸慢性炎症與宮頸癌、慢性肝炎與肝癌等也有類似的轉化。

「炎癌轉化」在胃內體現大多表現為由胃炎、胃黏膜萎縮、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到胃癌,特別是萎縮性胃炎伴有中度以上腸化生及異型增生更具有癌變的危險性。

但是所有的炎症都會轉化成癌症嗎?

答案是否定的。

癌症並不是那麼「接地氣」,不是隨隨便便的炎症就可以轉化成的。

那麼,慢性萎縮性胃炎癌變概率有多大?

目前認為,絕大多數慢性萎縮性胃炎預後良好,僅少數會癌變(多數研究發現癌變率不超過1.7-3%)。

有一點值得注意:

一旦胃黏膜出現不典型增生,癌變機會明顯增加。

因此,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顯得尤為重要。

慢性萎縮性胃炎如何治療呢?

1、一般治療

飲食宜選用富營養、少刺激、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吸煙、酗酒、咖啡、濃茶以及對胃有刺激的藥物消除患者疑慮,調整精神情緒,保持心情樂觀、舒暢、平和,確立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

2、抑酸或製酸劑

適用於黏膜糜爛或以燒心、反酸、上腹痛等癥狀為主者""可根據病情或癥狀嚴重程度選用受體阻斷劑( 西米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羅沙替丁等) ,質子泵抑製劑( 奧美拉唑、蘭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貝拉唑、埃索美拉唑、艾普拉唑等) ,製酸劑( 胃舒平、碳酸氫鈉、氫氧化鋁等)

3、膽汁結合劑

適用於各類胃炎伴膽汁反流者,有消膽胺、甘羥鋁、鋁碳酸鎂( 達喜、威地鎂) 等,後者兼有抗酸、保護黏膜作用""

4、根除 Hp治療

適用於 Hp 陽性者:

( 1) 胃黏膜糜爛/萎縮病變的慢性胃炎;

( 2) 有胃癌家族史者;

( 3) 伴糜爛性十二指腸炎者;

( 4) 有消化不良癥狀的慢性胃炎""

目前推薦方案是鉍劑加PPI加2種抗生素組成的四聯方案,特別適用於發達地區Hp 耐葯較高的地方; 而對於廣大農村、邊遠地區和社區基層Hp耐葯較低的人群,則仍可採用鉍劑或PPI 加2種抗生素組成的三聯療法。

5、黏膜保護劑

適用於胃黏膜糜爛、出血或癥狀明顯者,常用的藥物有鉍劑( 麗珠得樂、果膠鉍等) 、硫糖鋁、康復新液、米索前列醇( 喜克潰) 、復方谷氨醯胺、吉法酯、施維舒、膜固思達等。

6、促動力劑

適用於上腹飽脹、早飽、噯氣、嘔吐等癥狀為主者,常用藥物有多潘立酮、莫沙比利、鹽酸伊托必利、馬來酸曲美布汀等。

7、助消化葯

適用於萎縮性胃炎伴胃酸偏低,或食慾減退等癥狀為主者,常用藥物有稀鹽酸、胃蛋白酶、泌特、慷彼申等。

8、其他

抗抑鬱葯和鎮靜葯適用於睡眠差、有明顯精神因素者。常用藥物有三環類抗抑鬱葯( 阿米替林、多慮平等)、選擇性5-HT再攝取抑製藥( 帕羅西汀、鹽酸氟西汀、西酞普蘭、氟伏沙明)、選擇性5-HT及NE再攝取抑製藥( 文拉法辛) 等。

9、手術治療

對病灶局限、範圍明確的胃癌前病變可行EMR或ESD內鏡手術治療,也可酌情分別採用微波、雷射、射頻氬氣刀或高頻電切治療;

慢性萎縮性胃炎伴重度不典型增生或重度大腸型腸腺化生者可行胃切除手術治療。

萎縮的胃能否再重新恢復?

對於慢性萎縮性胃炎中萎縮和腸化的組織是否能夠恢復,現在還存在較大的爭議,但是積極治療,養成健康的生化方式毫不疑問是可以改善病情的,至少是可以停滯其惡變的傾向。

據報導,中醫中藥辨證治療,對較為年的輕患者能夠在病理層面達到治癒或逆轉。

患了慢性萎縮性胃炎生活中應該注意些什麼?

對於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應該戒煙戒酒,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暴飲暴食,也不忍飢挨餓,一日三餐規律進食,在進食的食物方面,應該盡量少食過於油膩的食物,以免加重胃腸道負擔,盡量少熬夜,保持健康樂觀的心理狀態。

在患有其他疾病需要應用藥物時,應及時向醫生提供自己的胃炎病史,盡量不用或少用對胃腸道損傷較大的藥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