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啥「中產」不敢生二胎,條件不好的家庭反而敢生呢?原因很現實

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現在大部分的夫妻表示懷個孩子容易,養個孩子太難了。一個孩子基本配置需要2個人在照顧,前期如果採取全母乳餵養的話經濟壓力會小一點,但是紙尿褲、日常用品、輔食等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更不要說孩子長大後需要上早教、幼兒園、興趣班、培訓班等。

所以說在計劃要二胎之前,父母都會經過多方的考慮之後才決定的。有很多寶媽抱怨自從生完二胎後,就連化妝品都不捨得買了。加上現在物價越來越高,養孩子的成本也隨之增高,父母又想給孩子最好的生活。所以有很多家庭在是否計劃生二胎方面,都是望而卻步。但是幫媽發現社會存在一個奇怪的現象,越窮越要生二胎,反而「中產」家庭越來越生不起。針對上面的現象幫媽分析,應該存在這5大原因:

原因一:傳統思想

經濟條件相對不好的家庭,想法簡單又傳統,認為家裡孩子越多,福氣越多、人丁興旺、家族昌盛。並且認為孩子只要吃飽穿暖就可以了,對教育並沒有太多的關注。反而那些經濟條件不錯的家庭,認為養一個孩子無論是在經濟上、教育上、精神上都需要家長的陪伴,以至於不敢再生二胎了。

原因二:生活環境不同

特別是在農村,人多力量大,並且都存在孩子多了,才不會被欺負的觀念。而中產家庭認為,只要孩子的素質提高了,才是對父母的最大回報,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投資。

原因三:追求的目標不同

「中產」家庭的父母大都經過高等教育,所以對精神、事業、物質都是有一定的要求,養育孩子只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自己的人生追求、精神滿足、物質享受都是他們人生的一部分。而經濟條件不好的父母,他們大多數靠體力吃飯,大部分的目標把孩子撫養長大,自己再回家安心養老,對精神、事業沒有具體的規劃。

原因四:教育理念不同

所謂的不同並不是說「窮」的家庭就不注重教育了,而是說的教育側重點有所不同。大部分經濟條件不好的家庭只看重孩子的文化課成績,在孩子的興趣、愛好、眼界、等整體素質的培養上有所欠缺,而經濟條件好的父母,從胎教、早教、學前教育、興趣愛好等等都會去投入。

幫媽心裡話:不管是窮人家的孩子,還是「中產」家的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是母親懷胎十月辛苦生下來的。父母都想給孩子最好的,把孩子培養成最優秀的人才,所以不管是生二胎還是不生二胎,都是每個家庭的選擇,只要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就是最好的,不管孩子以後發展如何,父母在其成長的過程中都給了孩子最好的指導和教育。

我是幫媽,兩個孩子的媽媽,一名高級育嬰師兼具插畫師,有關孩子教育、生理、心理、營養、日常保健與護理等方面問題,問我吧。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