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真正的歷史都是小人物創造的!

文:王衛華(讀史專欄作者)

歷史是誰創造的?

滿眼的中國書籍、影視作品裡,都是帝王將相與大人物在指點江山。我們的史學家寫歷史,也是以王朝的換代為歷史的劃分時期。

這些都明明白白地告訴我們:歷史是英雄創造的。

然而,12集紀錄片《人類:我們的故事》卻按生產力提升的標誌作為歷史的劃分時期,讓推動生產力的一個個小人物成為了歷史的主創者。其中,不少人與事鮮為人知——

在宇宙誕生的130億年後,人這個物種出現了。由基因考證,全人類的祖先最早出現在非洲東部大草原上。

公元前一萬年的時候,地球變暖,雨水充沛,全球人口達到了100萬。這時的人,早已發明了取火,發明了骨針,還馴化了犬作為幫手。這時,中東地區一位婦女納圖夫人發明了種植。人類因她而由狩獵、采集向農耕文明邁進。這個“小人物”被稱為“農耕之母”。

農耕,在公元前3000年傳到英國南部,那裡就有了村莊,有了頭領,也有了土地界址引發的爭鬥;有了宗教,有了葬禮,也有了疾病。

村莊之後就是城市。有了城市就有了貿易集散地,有了工業,有了企業家;人類掌握了銅、鐵冶煉新技術,不斷產生出新思想,但也有了爭奪貿易要道與資源的戰爭。

1356年,中國農民起義軍首領朱元璋率隊逼進集慶,就是現在的南京。我們的史書都大寫朱元璋的功績。可試問一下,一群烏合之眾的起義軍憑什麽就能戰勝驍勇的蒙古鐵騎正規軍?

西方的史學家告訴我們,當時朱元璋部隊中,有一個士兵叫焦玉。他改進了放煙花的火藥,做出火銃,發射石子。

朱元璋的部隊就是用焦玉發明的火槍與火炮把蒙古人趕出了中原,建了大明王朝。

世界文明,積累在書中。但在15世紀時,只有神職人員與富人才擁有書籍。一本《聖經》,緊張抄寫也要三年才能完成。

德國美因茨有一位金匠約翰內斯·古滕博格,他生出了要當德國的“畢升”的念頭。他將字母一個個刻在金屬上,字母可以隨意組合,構成單詞和句子。他將葡萄酒壓榨機改造成印刷機。

在十年中,他用光了所有的錢。這時他說服了一位富商來參觀他的活字印刷機。只見排好一個版後,一個工人很快就可以用他的壓榨式的印刷機印出一千頁書來。

富人信服了,給了他相當於現在100萬美元的投資。他的印刷機投入生產,首批印刷了180本《聖經》。

這個小人物發明了工業化批量印刷工藝,它標誌著信息時代從此開始,標誌著文明可以直接傳播給普通大眾。書本帶來的知識普及,引發了更多小人物的創舉。

1476年,意大利籍的水手克里斯托夫·哥倫布的船在在葡萄牙的海域失事。他得救了,在葡萄牙的首都裡斯本住下來。

當時在歐洲受歡迎度僅次於《聖經》的書是《馬可·波羅遊記》,在這本書裡馬可·波羅這樣講述中國:“這個地方的輝煌無法用語言形容,這裡的人們用金線紡織絲綢,城市裡人口眾多,商人都十分富有。”

哥倫布就想一直向西行,去東方,去中國。當時的人認為,亞歐兩洲之間隔著無法穿越的海洋。

人們還不知道有美洲。因此哥倫布提出,只要穿過這片海洋,就能直達中國。他為此在歐洲各國遊說,籌集資金。但聽了這個水手的話,人人都說他瘋了。直到1492年西班牙戰勝了北非時,他遊說西班牙王后伊莎貝拉的得到了資助。

他說,從西班牙出發,21天就能到中國。結果,1492年8月3日他從西班牙巴羅斯港出發,在海上漂了35天,幾近餓死,才看到了一片陸地。

他以為是日本,其實是南轅北轍了,這是離美洲大陸不遠的巴哈馬群島。但誤打誤撞的他,在這裡發現了黃金,回到西班牙後成了英雄。

美洲有黃金,但更多的是白銀,在玻利維亞的波托西發現了豐富的銀礦,這是世界的新財富。但開採銀礦遇到了含銀量過低無法提取的問題。

1553年,西班牙紡織商人巴爾托洛梅烏·梅迪納帶著化學方法——汞提取法,跋涉8000公里來到美洲。開始時他慘敗。美洲銀礦含銀量比歐洲小得多,汞提取法在歐洲很有效,到了美洲竟然失效。

但他堅持實驗,發現如果將一點硫酸銅加入汞,銀馬上就與其他雜質分離了。這個工藝讓銀的產量倍增,西班牙每年鑄銀元達到了250萬枚。

這樣,西班牙銀元成了全球通用貨幣。直到1857年前,西班牙銀元也一直是美國的合法貨幣,連後來美元的標誌也是由西班牙銀幣轉化而來。

世界性貨幣誕生之時,也是世界全球化開端之際。

人類在新大陸財富的誘惑下,更富有了探險的精神。英國人約翰·弗蘭斯蒂德用14個月時間,花了相當於現在25萬美元的錢,發明了壁掛弧,完善了星圖(星星數擴大三倍),為準確而安全的航海奠定了科學基礎。

他成了英國首任皇家天文學家,格林尼治天文台首任台長。在他壁掛弧的指引下,英國海軍軍官詹姆士·庫克發誓要去探險那些地圖上沒有的地區和海洋。

當時地球有三分之一的陸地和三分之一的海洋沒有出現在現在的地圖上。詹姆士·庫克的船叫奮力號,船員74人,其中有船員約瑟夫·班克斯。

1768年8月25日,他們從英國起航,在海上航行了20個月後,發現了大陸,即今天的澳大利亞。這裡有5萬原住民,有與眾不同的生態系統,全球85%的哺乳動物只在這裡有。

庫克宣布,這片土地歸英國所有,還在航海日記中將他穿越的這片海洋記為“太平洋”。而船員約瑟夫·班克斯則開始對澳洲的動植物進行研究,采集了三萬種植物樣本。

在澳洲停留一周後,他們踏上了長達3萬公里的返航裡程。航行五周後的某晚,在離海岸38公里的地方,奮力號觸礁了。

為減輕重量,爭取時間,船長下令將所有物品扔到海裡,但寶貴的樣本除外。23小時後,漲潮了,奮力號漂了起來。

奮力號的探險(共三次),讓庫克船長髮現新大陸,畫出了有澳大利亞、紐西蘭、太平洋和美洲的最詳細的世界地圖。

而船員約瑟夫·班克斯則開拓出新植物學。他回到英格蘭後到處演講,很受歡迎。他於1778年成為皇家學會會長。

美國,更是一個小人物創造歷史的國家。美國人最喜歡的三大人物傳記之一是《本傑明·富蘭克林傳》。

本傑明·富蘭克林的父親原是英國漆匠,以製造蠟燭和肥皂為業,生有17個孩子,富蘭克林排行第15。他家裡很窮。富蘭克林一生只在學校讀了兩年書。12歲時,他到哥哥詹姆士經營的小印刷所當學徒,一乾就是近十年。

其間,他從夥食費中省下錢來買書,學習從未間斷。他用風箏引下雷電,發明了避雷針,發明了電燈等等;他四次當選賓夕法尼亞州州長,成為《獨立宣言》和《美國憲法》起草人之一。1790年4月17日他去世,墓碑上的字是:“印刷工富蘭克林”。

機器是人類開啟現代文明的鑰匙。英國北部有個自學成才的小夥子叫理查德·英克來特,還有一個鍾表匠叫約翰·凱伊。他們每晚來到一起,合作研究,於1730年研製出了毛紡織機械,後又發明飛棱。

此舉導致英國紡織品年產量在20年裡大為增加,從最初的10萬公斤增加到300多萬公斤,也導致英國鄉村裡大量湧現出工廠。至1850年,英國有了4000家工廠。

工廠和工業資本的出現,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具革命性的轉變。

工廠,城市,讓人類得以集中居住,也讓人遇到了最大的敵人——疾病。14世紀的鼠疫曾消滅亞歐大陸與北非五分之一的人口。但傷痛過後,人類似乎並沒有覺悟。

到了1854年時,英國倫敦雖然已成為了工業世界的第一大城市,生活著250萬人,但其中三分之一的人生活在貧民窟中。倫敦當時的人口密度是現在印度孟買的兩倍。

衛生條件也極差,全城的排水溝全是明溝。這時,在倫敦布羅特街40號出現了第一個霍亂患者——莎拉·路易絲5個月的女兒死亡了。接著得病死去的是她丈夫。

霍亂菌的數量每13分鐘就增加一倍,能讓人在數小時內死亡。三天中有127人喪生。兩周內,倫敦這個一平方公里的地區有600人死亡。

更可怕的是,醫生們還不知道病因和病源。這時,煤礦工人的兒子約翰·斯諾醫生站了出來。他冒著生命危險深入疫區一一訪問患者。他把死亡者都標在地圖上。他發現,死亡都發生在布羅特街水井附近。

吃這個井水的埃利彈藥廠的工人中已有18人死亡。他認為此井水源是病因,提議關閉此水井。但當局不肯。這時,又有一個患者蘇珊娜·埃利去世,她住處離此水井很遠。

斯諾醫生追蹤調查,發現她是幾年前從布羅特街水井附近搬走的,但她喜歡這口井的水,她的兒子每天都要為她送去這口井的水。

根據斯諾醫生這個最新的這個報告,當局同意關閉布羅特街水井。

疫情消失了,斯諾醫生用“疾病地圖”被沿用迄今,作為疫病防控的有利手段。他成了流行病學研究的先驅。更重要的是,倫敦議會通過了建設地下排汙管道的議案,3億塊特別燒製的磚,建造出2000公里的大型下水道。

之後40年裡,歐洲城市新型的排汙系統也紛紛上馬。有了排汙系統,數百萬人口的大城市才有可能文明地形成。

地下排汙系統讓因水汙染導致死亡的人減少了四分之一。

西方在現代化中疾進,東方也有人采擷現代化的曙光。東方的日本,本來也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過著與世隔絕的日子。

日本國內武士階層統治已長達600多年,國內形成了對武士刀的膜拜。武士刀由鍛鋼打造,一把刀有32000層,每層不足0.3微米,工藝十分精湛。但就有這麽一個人,不滿足於傳統的武士社會,要把現代化的元素引入日本。

他就是岩崎彌太郎。他只是一個普通的武士。1884年的這天,他走進了理發店,要求剪掉發髻。

按日本傳統習俗,只有失敗者才會剪掉發髻。但他認為,剪發是一種解放。

他進店時是武士,出來時成了現代企業家。他租了一家舊船廠作為公司的總部,創建了三菱集團,將鑄刀的高超技藝,用到了造船上。

他還聘請了多位西方專家。他們發明了在生鐵冶煉中注入氧氣的工藝,將鋼的生產速度提高了10倍。

僅一個多世紀,三菱集團就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公司。日本成了亞洲第一個工業國家,它十年時間就掌握了西方國家一百年才掌握的技術。

再回到西方,這時在美國紐約公寓裡,有一個窮困潦倒的市民叫查爾斯·固特異。他的窮困是因為他堅持一個夢想,想讓橡膠樹上流出的白色液體成為有用之物。

亞馬孫流域的原住民,數百年前就開始使用橡膠,但未經加工的橡膠隻用作了黏合劑,因此用處並不大。但查爾斯·固特異卻苦心研究了5年,直至債台高築入了獄,全家靠救濟度日。一天,他試著在橡膠中添加了些硫磺,這時,橡膠變得像皮革一樣結實並具有彈性。

從此,橡膠成了與鋼、煤一樣重要戰略資源。1851年,他被授予國會勳章以及拿破倫三世的英雄榮譽勳章、軍團英雄十字勳章,儘管他仍很窮,還帶著勳章去坐過牢。

1884年,英國傳教士愛麗絲·哈裡斯用照相機拍下剛果橡膠園裡黑人奴隸的悲慘境地,在世界各大報刊登出,輿論的力量迫使比利時國王放棄了剛果這塊殖民地。

1928年,蘇格蘭軍醫亞歷山大·弗來明發現了青霉素,讓世界誕生了第一支抗生素,此後15年間,青霉素每年拯救了100萬人的生命。

1935年,美國中西部大風暴,造成了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乾旱。250萬人離開廣闊平原上的家園來到加州。

當地有位農民叫羅斯韋特·加斯特,他賣掉牲畜,用農場抵押了貸款,購買了一批抗旱性好的雜交玉米種,每周驅車兩千公里到處推銷。這種子的價格是一般玉米種的50多倍,即一蒲耳六至七美元。

“聽這話大家都把手伸到褲子後面去,準備拔槍,都叫他滾。”這是當時的真實記錄。他改變了策略,表示願意向農場主們免費提供種子,再以收獲分成作為回報。

兩州五十個郡用了他的種子,在大旱年份,雜交玉米豐收了。之後,他再推銷起氮肥來。他在地裡用氮肥灑出氮肥開頭字母“N”字,“N”字處的莊稼明顯比地裡其他莊稼長得壯。

事實讓農場主心服,他的氮肥暢銷,他也由一位農民成了國際農業顧問,世界最大的種子供應商之一。

12集的《人類:我們的故事》,一集一集看下來,對這些小人物們充滿了敬意的淚水掛滿了腮邊。到了這時我便相信,每個平凡的人都有英雄的基因,都可以成為英雄,都可以創造歷史。

歷史,是小人物創造的,是人民創造的,因為英雄來自人民中的小人物。

最後,希望中國的文學藝術家和史學家,擯棄歷史學上的英雄觀,把視點從觀察帝王將相的生活,轉到關注歷史上小人的作為上來,從而形成作品真正歷史唯物主義的角度,還歷史以活力和真相。

.End.

好書推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