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走路姿勢出賣了你的健康狀況,康復師必備掌握的這13種異常步態!

走路姿勢出賣了你的健康狀況,康復師必備掌握的這13種異常步態!

康復治療師往往通過步態分析來評估患者是否行走功能異常,來確定治療方案及選擇輔助具。對於平時接觸到的異常步態,很多時候我們也會傻傻分不清楚?下面就一起來看看異常步態種類到底有哪些吧!

走路姿勢出賣了你的健康狀況,康復師必備掌握的這13種異常步態!

步 態 參 數

走路姿勢出賣了你的健康狀況,康復師必備掌握的這13種異常步態!

步行周期

在行走時一側足跟著地到該側足跟再次著地所用的時間被稱為一個步行周期。

走路姿勢出賣了你的健康狀況,康復師必備掌握的這13種異常步態!

步行參數

1、步長:行走時左右足跟或足尖先後著地時兩點間的縱向直線距離,步長與身高成正比;

2、跨步長:由左側步長和右側步長組成,相當於一個步行周期的距離;

3、步速:指步行的平均速度;步頻:指平均步數;

4、步寬:指兩腳跟中心點或重力點之間的水準距離,步寬愈窄,穩定性愈差;

5、足夾角:指足中心線與同側步行直線之間的夾角。

異常步態障礙分類

1、支撐相障礙

下肢支撐相的活動屬於閉鏈運動足踝、膝、髖、骨盆、軀乾、上肢、頸、頭均參與步行姿勢:

①支撐面異常:足內翻、足外翻、單純踝內翻和踝內翻伴足內翻、單純踝外翻和踝外翻伴足外翻、足趾屈曲、拇趾背伸。

②肢體不穩:由於肌力障礙或關節畸形導致支撐相踝過分背屈、膝關節屈曲或過伸、膝內翻或外翻、髖關節內收或屈曲,致使肢體不穩。

③軀乾不穩:一般為髖、膝、踝關節異常導致的代償性改變。

2、擺動相障礙

擺動相屬於開鏈運動,各關節可以有孤立的姿勢改變,但是往往引起對側下肢姿態發生代償性改變;近端軸(髖關節)的影響最大:

①肢體廓清障礙:垂足、膝僵硬、髖關節屈曲受限、髖關節內收受限。

②肢體行進障礙:膝僵硬、髖關節屈曲受限或對側髖關節後伸受限、髖關節內收。

異常步態及矯治方法

01

走路姿勢出賣了你的健康狀況,康復師必備掌握的這13種異常步態!

△ 足下垂步態

足下垂指擺動相踝關節背屈不足,常與足內翻或外翻同時存在,可導致廓清障礙。

代償機制包括:擺動相增加同側屈髖、屈膝,下肢劃圈行進,軀乾向對側傾斜。常見病因是脛前肌無活動或活動時相異常。

矯治方法:

①脛前肌肌力訓練:坐位、站位勾腳尖練習,根據患者情況,腳背上可放置沙袋以抗阻訓練。

②對足下垂嚴重的患者有條件的可給以踝足矯形器(AFO)。

③對中樞性損傷所致的足下垂及合併有足內翻的患者,除上述訓練外,可配合站斜板牽伸小腿三頭肌及脛後肌、功能性電刺激(FES)或肌電觸發功能性電刺激等,以抑製小腿三頭肌張力,提高脛前肌的肌力和運動控制能力。

對因局部小腿三頭肌張力過高的患者,有條件的可行局部肌肉神經阻滯,以幫助緩解痙攣。

02

走路姿勢出賣了你的健康狀況,康復師必備掌握的這13種異常步態!

△ 膝塌陷

小腿三頭肌(比目魚肌為主)無力時,脛骨在支撐相中期和後期向前行進過分,導致踝關節不穩或膝塌陷步態,即支撐相膝關節過早屈曲,同時伴有對側步長縮短,同側足推進延遲。

相關肌肉包括:腓腸肌、比目魚肌和股四頭肌。

矯治方法:

①對膕繩肌痙攣導致的伸膝障礙,首先可行站斜板和手法牽伸訓練、功能性電刺激(FES)或肌電觸發功能性電刺激等,以抑製膕繩肌肌張力,同時強化小腿三頭肌肌力訓練如踮腳步行、前腳掌踏樓梯上下訓練等。

②對痙攣嚴重的,有條件的可行局部肌肉神經阻滯,必要時有條件的可給以伸膝矯形器以輔助治療。

③加強拮抗肌股四頭肌肌力訓練如靠牆馬步蹲、功率自行車訓練、登山器踏踩訓練、直腿抬高訓練、上下樓梯訓練等。

03

走路姿勢出賣了你的健康狀況,康復師必備掌握的這13種異常步態!

△ 膝過伸

一側膝關節無力可導致對側代償膝過伸;小腿三頭肌痙攣或攣縮導致膝過伸;膝塌陷步態時採用膝過伸代償;股四頭肌肌力不足或支撐相伸膝肌痙攣;軀乾前屈時重力線落在膝關節中心前方,促使膝關節後伸以保持平衡等。

矯治方法:

①股四頭肌牽伸訓練。

②股四頭肌肌力訓練,方法同上。

③膝關節控制訓練。

④臀大肌肌力訓練。

⑤步行分解訓練。

04

走路姿勢出賣了你的健康狀況,康復師必備掌握的這13種異常步態!

△ 臀中肌步態

一側臀中肌無力時,不能有效的維持髖關節的側向穩定性,髖關節向患側凸,患者肩和腰出現代償性側彎,使重力線通過髖關節的外側,依靠內收肌來保持側方穩定。

典型雙側臀中肌無力的步態特徵:步行時上身左右交替搖擺,形如鴨子走路,故又稱為鴨步。

矯治方法:

1.加強臀中肌肌力訓練如側踢腿、抗阻側踢腿等;

2.側方上下樓梯訓練,如為一側肌無力,訓練時採用患側腿先上樓梯,健側腿先下樓梯的方法;提降骨盆訓練等;

3.站立位姿勢調整訓練,應在矯正鏡前訓練調整姿勢,包括單腿站立時,軀乾保持穩定不許動;

4.側方邁步(橫行)步行訓練,開始橫行訓練時,可讓患者背靠牆走,以增加安全性,隨患者能力的提高,可上活動平板上訓練橫行,並可逐步增加坡度和速度。

05

走路姿勢出賣了你的健康狀況,康復師必備掌握的這13種異常步態!

△ 臀大肌步態

臀大肌無力者,而關節後伸無力,足跟著地時常用力將胸部後仰,使重力線落在髖關節後方,以維持夠關節被動伸展,站立中期時膝關節綳直,形成仰胸挺腰腹的臀大肌步態。

06

走路姿勢出賣了你的健康狀況,康復師必備掌握的這13種異常步態!

△ 股四頭肌步態

股四頭肌麻痹者,行走中患側腿站立相伸膝的穩定性將受到影響,表現為足跟著地後,臀大肌為代償股四頭肌的功能而使髖關節伸展,膝關節被動伸直,造成膝反張。如同時有伸髖肌無力,則患者俯身用手按壓大腿,使膝伸直。

07

一側下肢出現疼痛時,常呈現出減痛步態,其特點為患側站立相時間縮短,以盡量減少患肢負重,步幅變短。

此外,患者常一手按住疼痛部位,另一上肢伸展。疼痛部位不同,表現可有些差異。髖關節疼痛者,患肢負重時同側肩下降,軀乾稍傾斜,患側下肢外旋、屈曲位,盡量避免足跟擊地。膝關節疼痛患者膝稍屈,以足趾著地行走。

08

走路姿勢出賣了你的健康狀況,康復師必備掌握的這13種異常步態!

△ 帕金森步態

是一種極為刻板的步態,表現為步行啟動困難,行走時雙上肢僵硬而缺乏伴隨的運動,軀乾前傾,髖膝關節輕度屈曲,踝關節於邁步相時無蹠屈,拖步,步幅縮短。

由於帕金森病患者常表現為屈曲姿勢,致使重心前移。

為了保持平衡,患者小步幅快速向前行走,不能隨意驟停或轉向,呈現出前沖或慌張步態。

09

走路姿勢出賣了你的健康狀況,康復師必備掌握的這13種異常步態!

△ 偏癱步態

指一側肢體正常,而另一側肢體因各種疾病造成癱瘓所形成的步態。

其典型特徵為患側膝關節因僵硬而於邁步相時活動範圍減小,患側足下垂內翻,為了將癱瘓側下肢向前邁步,邁步相患側代償性骨盆上提、髖關節外展、外旋,使患側下肢經外側劃一個半圓弧,而將患側下肢迴旋向前邁出,故又稱為劃圈步態。

10

走路姿勢出賣了你的健康狀況,康復師必備掌握的這13種異常步態!

△ 剪刀步態

是痙攣型腦性癱瘓的典型步態。由於髖關節內收肌痙攣,行走時邁步相下肢向前內側邁出,雙膝內側常相互摩擦碰撞,足尖著地,呈剪刀步或交叉步,交叉嚴重時步行困難。

11

走路姿勢出賣了你的健康狀況,康復師必備掌握的這13種異常步態!

△ 痙攣性截癱步態

脊髓損傷所致截癱患者,如脊髓損傷部位稍高且損害程度較重但能拄雙拐行走時,雙下肢可因肌張力高而始終保持伸直,行走時出現剪刀步,在足底著地時伴有踝陣攣,呈痙攣性截癱步態,使行走更加困難。

如脊髓損傷部位較低且能用或不用雙拐行走時,步態可呈現為臀大肌步態、垂足步態或僅有輕微異常。

12

走路姿勢出賣了你的健康狀況,康復師必備掌握的這13種異常步態!

△ 小腦共濟失調步態

小腦共濟失調步態為小腦功能障礙所致。

患者行走時不能走直線,呈曲線或「Z」 形前進,兩上肢外展以保持身體平衡。

因步行搖晃不穩,狀如醉漢,故又稱酩酊或醉漢步態。

13

走路姿勢出賣了你的健康狀況,康復師必備掌握的這13種異常步態!

△ 短腿步態

患肢縮短達62.5px以上者,該側著地時同側骨盆下降導致同側肩下降,對側邁步腿髖膝關節過度屈曲、踝關節過度背屈。

如果縮短超過100px,則縮短側下肢以足尖著地行走,其步態統稱短腿步態。

走路姿勢出賣了你的健康狀況,康復師必備掌握的這13種異常步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