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高血壓患者在家如何測血壓?這些注意事項,醫生反覆在講

對於高血壓病人來說,除了按照醫生的囑咐進行藥物治療以外,平時還需要定時測血壓。很多慢性高血壓患者家裡都配備了血壓儀,因此自己可以在家裡測量血壓。其實為了讓血壓值更加準確,其實測血壓也是有不少講究的。那麼,高血壓患者在家如何測血壓?下面這些注意事項,醫生反覆在講,大家還是一起來再聽一聽吧!

現在我們所廣泛使用的血壓測量方法是應用袖帶來壓迫血管的測壓方法。充氣時,一旦袖帶內壓力超過動脈收縮壓,血管被壓閉,血流被阻斷,血管的遠端就聽不到動脈的搏動音。放氣後,當袖帶內壓力低於動脈收縮壓時血管開放,血流恢復,產生動脈搏動音,聽到第一聲動脈搏動音(聽診音)時袖帶內的壓力即為收縮壓。繼續放氣,當袖帶內壓力低於舒張壓時,血管完全通暢,血流不再被阻斷,動脈的搏動音消失,此時袖帶內的壓力即為舒張壓。

怎樣正確測量血壓?

1、選擇合適的血壓計:一般最常用的是汞柱式血壓計,氣壓表式血壓計和電子血壓計亦常用。血壓計的袖帶寬度應能覆蓋上臂長度的2/3,同時袖帶長度需達上臂周徑的2/3。如果袖帶太窄則測得的血壓值偏高,袖帶太長則測得的血壓值偏低。

2、選擇合適的測壓環境:高血壓患者應在安靜、溫度適當的環境裡休息5-10分鐘,衣袖與手臂間不應過分束縛,避免在應激狀態下如膀骯充盈或吸煙、受寒、喝咖啡後測壓。

3、選擇正確的測壓步驟:高血壓患者應取坐位,被測的上臂應裸露,手掌向上平伸,肘部位於心臟水準,上肢胳膊與身軀呈45度角,袖帶下緣與肘前間隙間距為2-3厘米,充氣至撓動脈搏動消失後再加4.0千帕(30毫米汞柱),此時為最大充氣水準。如果加壓過高會得到收縮壓過高的結果。如果充氣到達40.0千帕(300毫米汞柱)水準時,即會導致「氣囊充氣性高血壓」。然後逐漸放氣,速度為0.27千帕(2毫米汞柱)/秒,第一聽診音為收縮壓,搏動音消失時為舒張壓(舊製部門血壓讀數應精確到2毫米汞柱)。充氣壓迫的時間不宜過長,否則易造成血壓升高的假象。

4、選擇每天起床後(飯前)、睡覺前各一次:通過對我國正常人及高血壓患者進行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發現70%的人存在兩個血壓高峰和兩個谷底,即清晨6-8點為第一個血壓高峰;8點後開始下降,到中午12點至下午1點為第一個谷底;然後血壓開始上升,到下午4-6點為第二個高峰,也是全天血壓最高的時間;此後血壓下降,到凌晨1-2點為全天最低點,也就是第二個谷底;最後血壓逐漸上升,再進入次日的第一個高峰。

血壓控制得很好的患者,每周測 1~2 次,時間選在自己每日血壓較高的時候,通常是晨起時。剛開始高血壓治療,或者剛調整過用藥物劑量者,也應每日起床後(飯前)、睡覺前各測一次,直到至少連續一周血壓都能穩定達標後,再減少頻率。

以上講了一些正確測量血壓的知識,對各位高血壓患者來說是非常實用的護理常識。因此,看到這些以後,大家肯定明白了在家如何測血壓,血壓計,測壓環境,測壓步驟以及測壓時間等都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把這些注意事項都記在心裡,大家才會把血壓值測得更準確。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