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英致汽車或遭遇大面積退網 經銷商稱4年虧600萬元

 ▲英致經銷商正在加大降價促銷力度,店內外貼滿了優惠廣告 ▲英致經銷商正在加大降價促銷力度,店內外貼滿了優惠廣告

  英致汽車或遭遇大面積退網 經銷商稱4年虧600萬元

  每經記者 段思瑤 攝影報導    每經編輯 楊 軍    

  空蕩的展廳、閑淡的銷售人員、寥寥無幾的顧客……似乎只有店內懸掛的“萬元钜惠”“購車季”橫幅才能證明,這裡曾經葉門庭熱鬧。

  這是北京地區唯一一家濰柴英致汽車4S店的景象。6月25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來到這家位於朝陽區的4S店內,看到偌大的展廳隻擺放了一款英致G3車型。即使有顧客谘詢購車,店內銷售人員也要指著不遠處一家標識為“長安商用”的4S店稱,“我們店只有G3,想看G5去那家店。”

  隨後,記者來到這家“長安商用”4S店,看到一輛英致G5車型停放在店門口的一個不顯眼處。“我們和旁邊的英致汽車店其實是一家,現在主要賣長安商用車,英致汽車不怎麽好賣,基本都在倉柯瑞放著。”該店一位銷售人員說。

  事實上,北京這家4S店的情況只是英致汽車目前所處困境的冰山一角。近日,武漢、西安等地多家英致汽車經銷商向記者反映,由於常年虧損,他們不得不請求退網。

  經銷商4年虧損600萬元

  “2014年底,我們入網開賣英致汽車,至今每家經銷商虧損的額度基本在600萬~700萬元,有的甚至虧了2000多萬元。”武漢一家英致汽車經銷商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因為大面積虧損,他們不得不退網。

  “一些地區的英致汽車經銷商要求退網的消息,我們已有所耳聞,我們有可能也要退網。”上述北京英致汽車4S店內銷售人員表示。

  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國約有20余家英致汽車經銷商要求退網。

  “今年5月,我們就找英致汽車廠家要求退網,當時廠家提出如要退網,就必須給廠家一定的賠償。”上述武漢英致汽車經銷商表示,經過幾次交涉後,經銷商接到通知,廠家可以不要賠償,也不會給任何補償。

  此外,該武漢英致汽車經銷商透露,截至目前,英致汽車還未發放部分經銷商建店之初的補貼。“建店時,我們大概投入了160多萬元,投入這麽大是因為英致要求經銷商必須通過他們指定的管道購買物料,否則通不過驗收。按照英致招商手冊,我們這個A級店的店補金額應該在200萬元,但實際隻補貼了60萬元。”

  陝西一位參與退網的英致經銷商則指出,目前,未有一家經銷商實現退網,圍繞賠償與補貼問題,經銷商與廠家間的矛盾仍存在。據上述人士介紹,之所以有數量眾多的經銷商要求退網,與目前英致汽車的管道建設有很大關係。

  “入網快5年,我就參加過2016年的經銷商大會,此後再也沒被通知參加。這兩年,英致汽車都隻舉辦小範圍的經銷商大會。”上述武漢經銷商表示,現在英致汽車還繞過一級經銷商,自建二級經銷商。

  在這位武漢經銷商看來,英致汽車之所以自建二級經銷商,很可能是因為大區總監難完成銷售任務,不得已重新開發管道。

  對於經銷商的說法,記者日前也向英致汽車方面進行了求證,但截至發稿,對方尚未回應。

  “無車可賣”是退網誘因

  據經銷商介紹,英致產品更新速度慢,“無車可賣”導致拿不到廠家補貼,是此次多數經銷商要求退網的另一個誘因。

  “我就經營英致一個品牌,像武漢這種省會城市,英致的品牌力低,賣不動,所以只能拿到恩施這樣的城市賣,但和其他三四線城市銷售的品牌相比,依然賣不好。”上述武漢經銷商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坦言,他從2015年賣英致車到現在,總共銷售不到200輛。

  “賣一輛車,英致給我們的提成是車價的1.8%,問題是產品更新太慢,導致我們無車可賣。按照招商手冊,到2017年,英致應該上市7款新車,但現在只有4款,英致沒有兌現承諾。”該武漢經銷商進一步表示。

  記者查閱英致汽車官網發現,目前,英致汽車旗下有G3、G5兩款SUV和737、727兩款MPV。這四款車型中,G5於2016年10月上市,上市時間最晚。這意味著英致汽車已近兩年未有新車上市。

  “關於新車的問題,我們2016年就開始跟英致方面溝通,但接到的回復都是很快會上市,再等等。”上述武漢經銷商表示。

  2009年,濰柴動力(000338,SZ)收購了重慶嘉陵川江公司80%的股份,取得了乘用車生產牌照。2012年,濰柴動力全資收購嘉陵川江並將其更名為濰柴汽車,計劃分期投入50億元打造一個30萬輛產能的整車生產基地。2013年,濰柴集團發布全新汽車品牌“英致”,並打算將濰柴輕型車領域的產品都歸屬在該品牌下。

  按照當時濰柴動力的產品規劃,從2014年開始,英致汽車將以每年上市一款車型的速度布局市場,其中主要以SUV、MPV和皮卡車型為主。

  “如果這幾年英致能如約上市這些車型,或者上市一款大型SUV和皮卡,銷量也不至於是現在這樣。”上述武漢經銷商認為,英致汽車之所以產品更新速度慢,一方面是因為企業研發能力較弱;另一方面是因為在銷售方面存在“外行長官內行”的問題。

  產銷20萬輛目標難達成

  如今,為了多賣車,經銷商正在加大降價促銷力度。四川德陽英致汽車4S店一位銷售人員表示,“現在英致的G3、G5讓利幅度都在1.5萬元左右。”

  上述武漢經銷商坦言,“店內庫存車現在全部5~6折處理,還有不到10輛,降價促銷也是為了盡快回籠資金。”

  近年來,英致汽車的銷量一直不振。乘聯會數據顯示,2017年,英致汽車銷量僅為2.35萬輛;今年前5個月的銷量為6348輛,同比下滑26.19%。其中,MPV 銷量為3533輛,同比下滑38%;SUV銷量為2815輛,同比下滑2.9%。而前5個月,國內汽車市場整體銷量達1179.2萬輛。這意味著英致汽車的市場佔有率僅為0.05%。

  根據濰柴英致汽車2017年度商務大會的內容,去年是英致汽車的“調整結構”年,今年是“重塑品牌”年,2019年則要實現年產銷 20萬輛的階段性目標。

  對此,一位汽車行業分析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稱,雖然英致汽車銷量欠佳,但畢竟背後還有濰柴動力,所以從多層面來看,濰柴都不可能輕易放棄英致。不過,就英致目前的銷量來看,要完成既定目標已基本無望。

責任編輯:李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