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南昌鐵路面臨巨額國資流失 涉嫌利益輸送2.5億元

  涉嫌利益輸送2.5億元 南昌鐵路面臨巨額國資流失

  來源:中經show

  一起“奇怪”的訴訟,暴露了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南昌鐵路”)在房地產開發中將面臨2.5億元的國有資產流失風險。

  8月6日,南昌鐵路全資子公司天集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天集房產”)將起訴景德鎮樂平市樂屋置業開發有限公司(下稱“樂屋置業”)1783餘萬元的賠償請求申請變更為1956餘萬元。

  與增加不足200萬元的賠償金額形成對比的則是,天集房產在起訴中卻莫名地放棄了對兩名同是被告的個人賠償請求,根據計算,這筆放棄的賠償金額超過1.76億元。

  訴訟是由南昌鐵路利用位於景德鎮樂平縣的存量土地進行合作開發房地產引起的。除了放棄索賠之外,在合作開發中,經天集房產層層監管和簽字後,天集房產樂平項目部直接或者間接地將7674萬元款項打入上述兩名個人账戶。

  這既不符合訴訟要求、又違反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制度的做法如何能夠順利進行?南昌鐵路、天集房產與兩個人之間的關係顯得“不清不楚”,各方均未對《中國經營報》的採訪給予明確答覆。

  樂平所在地的鐵路存量土地開發糾紛只是南昌鐵路局房地產開發中的個案,中國鐵路總公司(下稱“中鐵總”)分布在全國的18個鐵路局,則手握3億平方米的可開發利用土地,樂平一案敲響了中鐵總在大開發中關於如何防止國有資產流失這一重要命題。此前,南昌鐵路原土地房產管理處處長李金根、天集房產原總經理彭政國等均因受賄被立案。

      放棄1.76億元賠償訴求

  由三方組成的被告,卻在訴訟中僅有一方被索賠,天集房產的“選擇性訴訟”或將直接導致南昌鐵路17607.42萬元國有資產流失。

  2018年1月,天集房產向南昌鐵路運輸中級法院(下稱“南昌鐵路中院”)起訴樂屋置業,要求後者賠償其經濟損失1783.2475萬元,這個損失只是全部損失的10%。

  起訴狀顯示,2007年12月28日,雙方簽訂了《樂平鐵路國宅合作開發協定》(下稱《合作協定》)。由於“資金缺乏,項目難以推進”,2014年11月26日,樂屋置業將《合作協定》項下權利義務的90%份額轉讓給了張金鬥和汪柱根兩個自然人。

  檔案記載,樂屋置業與兩個人的轉讓協定得到了天集房產的認可。2016年5月20日,作為甲方的天集房產與作為乙方的樂屋置業、張金鬥、汪柱根,簽訂《補充協定》確認上述轉讓的有效性。

  天集房產在起訴書中表述,《合作協定》中的乙方由樂屋置業單一主體變為被告(樂屋置業)、張金鬥、汪柱根三方,其中被告樂屋置業佔10%的合約份額。“鑒於被告經營性狀況不斷惡化,為了避免損失的進一步擴大,原告解除《補充協定》,要求樂屋置業按照10%的合約份額賠償原告的經濟損失。”

  這個奇怪的訴訟讓法律人士感到疑惑,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表示,根據法律規定,法院遇到此類情況要麽要求原告補全所有被告,要麽要求原告撤訴,法院的做法存在問題。“天集房產將一個完整的被告分割開來,則意味著未來對未被起訴的張金鬥和汪柱根喪失勝訴權(可以起訴但不能勝訴)。”

  2018年8月6日,天集房產向南昌鐵路中院提出變更訴訟請求,將對被告樂屋置業的賠償損失由1783.2475萬元提高到1956.38萬元,但仍未提及張金鬥和汪柱根。按照天集房產的索賠計算,張金鬥和汪柱根應該被索賠17607.42萬元。

  劉俊海教授表示,這樣“選擇性訴訟”並不能解除張、汪二人與天集公司的合約,在法院未判決解除天集公司和張、汪二人的協定前,張、汪不僅免於巨額索賠,還將繼續享有合約項下的90%權益。

  據南昌鐵路中院的通知,該案原定於2018年9月14日宣判,但目前,案件中止審理。如果案件判決,就意味著天集房產將喪失17607.42萬元的追索權,受天集房產委託處理法律事務的蘇律師就這個問題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這個問題,我真回答不了。”

      巨額國有資金打給個人

  與資金困難項目難以為繼矛盾的是,天集房產不僅在索賠中“選擇性起訴”,還在開發過程中將7筆總計7674萬元國有資金轉账給張金鬥和汪柱根兩個個人,而這兩個人恰恰是天集房產放棄起訴索賠的對象。

  工商資料顯示,天集房產成立於1995年,是由南昌鐵路投資28000萬元而成立的國有獨資公司,而南昌鐵路則是隸屬於中鐵總的國有獨資公司。

  天集房產對外合作源於南昌鐵路的授權,《合作協定》簽訂前,南昌鐵路與樂平市人民政府簽訂了多份鐵路職工宿舍區改造以及土地變性優惠政策等多項協定。經過一番運作後,2013年12月5日,天集房產通過“招拍掛”方式獲得了土地開發權。

  此前,天集房產與樂屋置業已經簽訂了《合作協定》,雙方約定以樂平鐵路地區貨場等三宗共34563.49平方米國有土地合作開發國宅和建案,以改善鐵路職工住房條件。《合作協定》簽訂後,天集房產於2014年6月13日在樂平市成立“工程項目部”,並派人參加項目部的日常管理,其中包括負責財務和印章保管、使用、登記、監督。

  按照天集房產起訴書陳述,項目由於“缺乏資金”很快陷入癱瘓。不過,與天集房產陳述不同的是,在項目開發中大量資金從天集房產的資金账戶或直接或間接集轉運站入個人账戶。

  銀行流水顯示,土地摘牌後出讓金返還到账後,經天集房產逐級審批,項目部將2469萬元直接打入與項目無關的張金鬥個人账戶。其中,2014年8月13日800萬元、2014年9月17日500萬元、2014年11月25日1169萬元。

  2014年9月30日,天集房產以項目的名義向南昌銀行貸款6000萬元。隨後,經天集房產逐級審批,項目部以支付虛假工程款的名義向張金鬥、汪柱根轉账5205萬元。

  其中,以江西省樂平市第二建築工程公司工程款的名義支付3005萬元,以江西巨集達建築有限公司的名義支付3200萬元。銀行流水顯示,總計6205萬元虛假工程款在經過建築公司在扣稅後全部轉給張金鬥和汪柱根,總計5205萬元。

  面對總計超過2.5億元國有資金轉給個人,受天集房產委託處理法律事務的蘇律師表示“無法回答”,天集房產總經理賴學升則拒絕了《中國經營報》記者的採訪。

      鐵路土地開發缺乏監督

  在大量訴訟糾纏中,天集房產在樂平市的項目開發陷入停滯,帶給南昌鐵路的損失遠遠不止2.5億元。公開資料顯示,南昌鐵路天集房產排名中國房地產百強,在江西南昌、上饒、鷹潭、貴溪、新余等地均有在建項目。

  天集房產只是中鐵總下屬眾多房地產開發公司之一,中鐵總所屬的18個鐵路局於2017年全部完成公司製改革,當年11月19日18個鐵路局正式以“中國鐵路XX局集團有限公司”掛牌運營。

  改革後在挖掘鐵路存量土地開發上,北京、沈陽、西安、廣州、鄭州等17家地方鐵路局集團公司,均明確新增了“房地產開發”或“房地產開發經營和中介”等業務,實際上之前各地鐵路局已經將經營觸角伸向了房地產開發。

  鐵路高負債讓中鐵總開始整合存量土地,尋找新的收入增長點。2018年8月31日,中鐵總發布了2018年半年報顯示,中鐵總資產為7.865兆元;負債為5.145兆元。上半年收入為4988.31億元,稅後利潤為-3.68億元。

  中鐵總表示,18個鐵路局的改製,標誌著鐵路公司製改革取得了重要成果,也為國鐵實現從傳統運輸生產型企業向現代運輸經營型企業轉型發展邁出了重要一步。“加強鐵路土地綜合開發,實現多元化經營,讓現有資源優勢發揮應有的價值,是中鐵總公司製改革的應有之義。”

  2017年中鐵總公開的數據顯示,中鐵總擁有豐富的土地資源,其中既有鐵路土地總面積68萬公頃(68億平方米),可開發利用土地3萬公頃(3億平方米),分布於18個鐵路局所在的31個省、市、自治區,超過當時房企土地儲備量最高的中國恆大(2.76億平方米)。

  不過,如何實現存量土地商業價值最大化和防止國有資產流失,也成為業內共同的擔憂。中國人民大學國企改革與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李錦曾建議,將國有企業改革與完善土地資產處置方式、明確土地權益相結合,可以降低企業改革成本,促進國有企業綜合運用多種方式實現土地資產價值。

  南昌鐵路天集房產在樂平的項目已經暴露了鐵路存量土地在開發中存在的問題。公開資訊顯示,2016年南昌鐵路原土地房產管理處處長李金根(正處級)和彼時負責樂平項目的天集房產原總經理彭政國(正處級),涉嫌受賄被南昌鐵路檢察院立案偵查,南昌鐵路房地產開發中的問題開始暴露。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原作者並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孫劍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