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想讀懂老舍,先得知道他是個“北京慫人”?

本文轉自公眾號“早茶夜讀”

鳳梨:

我個人覺得,這樣地域化描述的嘗試其實並不經得起仔細推敲,但把問題簡單化的好處,就是被各種各執一端的老舍研究專著嚇蒙的讀者,可以一下摸到一個老捨的神韻。

楊早:

對老舍這麽一個大作家來說,其實把他寫複雜不難,難就難在把他寫簡單。

想讀懂老舍

先得知道他是個「北京慫人」?

文丨鳳梨

大家好,歡迎收聽早茶夜讀,我是今晚的說書人鳳梨。準確講,我今晚不是來說書的,而是來被吊打的,吊打我的沒旁人,是一位富態的長輩,眼瞅就出場,金槍刺喉、胸口碎大石,請好兒吧您呐。

好,閑話少敘,書歸正傳。本周的主題是老舍,作為一家史上最庸俗的讀書會,我們的主題書向來要考慮出版市場需求的,比如上周的“小說上海”主題可以捧《考工記》,這周的老舍主題就是為了後浪新出的這本《老舍和他的作品》。

《老舍和他的作品》,其實是本老書,上世紀七十年代就陸續在雜誌上刊載並結集了。從書名來看特別樸實,封面裝幀也很素靜。但你千萬別被他無華的外表騙過去了,其實素淨的封面下面裹著對老舍會心的共情和悶騷的灼見。

怎麽個會心和悶騷呢?你從作者開篇的寫作架勢就能有個感覺,這位作者特別瞧不上兩種研究老捨的路子,一種是扣主義的帽子,比如什麽寫實主義,什麽自然主義,按作者的話說,這幫人:

好像誰都有獨到精辟的見解,透著內行。

您瞧,這挖苦人不帶髒字兒的調調兒,就特老舍。

還一種是扎進材料堆裡的研究家,這種人在作者看來:

資料相當豐富,可是太偏重於“做研究”,沒有描繪出老舍作品中的精神。就像批評一張水墨畫,隻分析了它的紙質、用筆、用墨、師承、流派,而沒有體會出它的神韻。

這話放在時下隔三差五的各類學術會議上講,恐怕要得罪一大幫人。

緊接著作者傲嬌地說:

我不懂文學,對文學批評更是外行,但要談老舍,我有“資格”插嘴。

這位以非研究者姿態為傲的人,到底憑了什麽資格談老舍呢?

首先,是老北京資格。這位作者是三十年代的老北京,府學胡同兒的小學,匯文的中學,對老舍筆下的舊京風物,那是吃過見過的主兒。所以甭跟這位爺談什麽寫實主義、自然主義,按他的話說,想讀懂老舍,先來碗豆汁兒嘗嘗,等弄清楚了“大柵欄”怎麽念,果丹皮什麽味兒,“仿膳”的“小窩頭”不是栗子面兒做的,再談老舍。這不是擺譜兒嗎?恐怕不是,他自己是這麽說的,您聽聽有理沒理,他說:

假若你不懂這些詞匯,就沒辦法看懂他(老舍)作品中的含義,連書都看不明白,就做批評,那真叫“醉雷公,瞎劈(批)”。

老捨的作品最接近北京的勞苦大眾,“豆汁兒”是北京勞苦大眾的食品(很多有錢的北京人不喝)。根據我的理論:能喝“豆汁兒”才能體會出老舍作品裡的趣味。這只能意會,無法言傳。

除了吃吃喝喝,作者對老舍那個時代的生活細節、物價人力也都門兒清,比如他講老舍1920年的“羅成關”,就把老舍這個時候升值做北郊勸學員的收入做了一個形象的解釋,他是這麽說的:

他(老舍)混在北洋政府裡,當“小教育官兒”。“正俸”每月是兩百大洋。那年頭一塊大洋可以兌換一百二十個銅子。十五個銅子就可以吃頓小館兒,飯菜之外,還能來壺“白乾兒”。這種收入,比起他做小學校長時代,的確是“暴發戶”了。

你瞧瞧,21歲,正是棒小夥子,又有了點兒閑錢,這擱誰不得墮落墮落?抽煙喝酒打麻將嘗禁果,就這麽來的。

如果說這些也就能夠得上會心,那下面我就給你說說這位作者的悶騷在哪兒。別看他前面揶揄了老舍研究專家的堆砌材料,他自己搜羅材料可是真不含糊,為了寫這三十篇文章,愣是跑遍了倫敦東方圖書館、美國斯坦福大學現代中國圖書館、哈佛燕京圖書館。也得虧了他的這身份功夫,讓我們能從多元視角,特別是海外視角來補全,有時其實是戳破,老捨的夫子自道。

比如有這麽一段兒挺哏兒的,說老舍在倫敦教書的時候幫艾支頓教授翻譯過《金瓶梅》,翻譯《金瓶梅》在今天看本來也沒什麽大不了的,但有趣的是老舍自己其實還是比較在意的,我們的作者於是很騷氣地戳破了老捨的這身份在意,他是這麽說的:

在所有老捨的著作裡,從沒提過翻譯《金瓶梅》這件事。按他寫作的習慣,每篇作品完成之後,往往要寫一篇“創作經過”之類的文章,唯獨沒有《金瓶梅》。我想可能由於那種“北京慫人”的性格,覺得翻譯這類“淫書”有點“不好意思”。而且他回國之後,一直在教育界和文藝界工作,這件事就更不願意人家知道了。可是艾支頓就不同了,他這部四大冊的“淫書”,在一九三九年出版之後,第一頁就寫著:“獻給我的朋友——舒慶春。”在“譯者注”中有這麽一段:“我在此特別致謝舒慶春先生。舒先生是東方學院的講師,如果不是他協助我完成這部書的初稿,我當初根本沒有勇氣接受這件翻譯工作”

於是老捨的北京慫人的內核兒,就被我們這位作者赤條條地剝出來了。對了,忘了說,這位作者筆下的老舍最關鍵的就是“北京慫人”四個字,雖然我個人覺得這樣地域化描述的嘗試其實並不經得起仔細推敲,但把問題簡單化的好處,就是被各種各執一端的老舍研究專著嚇蒙的讀者,可以一下摸到一個老捨的神韻。這或許是這位作者本行的優勢,忘了說,這是位導演,喜歡武俠片的人一定聽過他的名字,他叫胡金銓。

至於這位北京胡九爺鏡頭下的老舍還有怎樣的妙處,“北京慫人”又“慫”在哪兒,且聽下面出場的這位富態的長輩接著說。

懂得北京慫人,懂得老舍大半

文丨楊早

大家好。剛才您也看了鳳梨解讀《老舍和他的作品》這本書。下面我再幫他找補找補。

《老舍和他的作品》是導演胡金銓寫的。本來是在《明報月刊》上連載,在1977年出了單行本。

這書過了差不多40年,才在大陸重新發行,它還有沒有獨特的價值?我這裡試著說說。

這本書,跟現在的老舍研究比起來,它的資料可能沒有那麽豐富,也沒那麽完整。而胡金銓對於“文學研究”算的外行,他的評論,如果從文學研究角度來說,也未必那麽有參考價值。

我特別看重這本薄薄的小書。

那我看重這本書的哪些方面呢?主要有三點。

首先我看重的,是胡金銓自己跟老捨的“位勢差”。胡金銓是誰?《俠女》《龍門客棧》《空山靈雨》《大醉俠》的導演,在武俠電影中的地位約等於金庸之於新派武俠小說。

這位大導演為什麽要去寫老舍?因為胡金銓跟老舍是同鄉,而且對老捨的作品非常喜愛和熟悉,用現在的話說是真愛。

一個外行,還是本領域的大咖,不是真愛的話,誰會去寫這麽一部著作?你可以想象一下,這就相當於張藝謀寫了一本《賈平凹和他的作品》,或者是王家衛寫了一本《張愛玲和她的作品》,這種基於熱愛出發的跨界研究,往往能道人所未道。這是一點。

第二點,我看重的是胡金銓與老捨的“共時性”。胡金銓比老舍要小33歲,但是胡金銓也經歷過民國那個時代,他的這本書裡列出了不少國家大事,與老捨的個人生平作為對比。而選擇什麽樣的大事,如何表述,這本身就有強烈的個人與時代色彩。

我們現在看到的歷史,尤其近代史,其實是被重新書寫過的。所以我們有時很難理解,老舍與他的同時代人,他們對什麽樣的時事會敏感?什麽樣的變化會最能觸動他們的心弦?沒有經過那個時代的人是很難理解的,因為後來的敘事,有太多的淘洗和修飾了。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我特別看重胡金銓的寫法:他一邊評述老捨的生涯,一邊摘引當時的時事來做一個對比。這種共時性,讓胡金銓與老舍處在同一個時空——創作者與批評者的共時性,是我特別看重的。

當然胡金銓也看到了很多海外的研究成果,但這一點對於今天的我們來說,其實沒有那麽關鍵。最關鍵的一點還在於,它能夠給我們一個同時代讀者的看法。

因為後來的研究者,能看到老捨的各種材料,或者其他人的回憶與描述。但有時材料太多,再加上理論,反而不見得比與作者一起成長的讀者,那些僅憑作品來認知老捨的讀者,更能體會作家與作品的神髓。這一點,不是同時代人,很難做到。

從這點上說,胡金銓這本書也是獨一份的。

第三點,我還特別喜歡的一點,胡金銓真的是用北京話,或者像鳳梨所說,“用老舍腔寫老舍”。胡金銓的語言非常生動活潑,經常還帶有畫面感,比如這段:

老舍到了濟南,一下火車,就大失所望:車站上又髒又亂,人擠人。不管男女,嘴裡都是大蔥味兒。

他好不容易擠出車站,弄得滿頭大汗,喘息未定,一大群馬車夫擁上來搶生意。老舍看了看:個個都是馬瘦車破。他正在挑選之際,一位“禦者”不由分說,就把他的行李搬上了車。

老舍一問價錢,嚇了一跳——買一輛馬車也用不了這麽多錢。他“還”了個數兒,“趕車的”沒出聲,一瞪眼,把他的行李全扔到街上了。

北京人說話就是欠

對老舍這麽一個大作家來說,其實把他寫複雜不難,難就難在把他寫簡單。

這一點,我跟鳳梨是有一點分歧的,他會覺得說用“北京慫人”來形容老舍,可能是太地域化太簡單化了,但其實老舍自己也說過,他一輩子就是一個順民。

這個“順民”和“北京慫人”其實某種意義上是可以劃等號的。

用“北京慫人”來形容老舍,其實是特別強調了老捨的地域與家庭出身,所帶來的決定性影響。所以我可以套一句魯迅的話說:懂得北京慫人者,懂得老舍大半。

不管是老舍在早年對五四或新文化運動的某種距離,30年代他跟文壇各種陣營采取的旁觀姿態,再到40年代在抗戰後方,因為各方勢力擱不平,寫作與交際都左右逢源的老舍反而成了文藝協會的領頭人……用“北京慫人”來概括老捨的一生,不管是生平還是創作,都能獲得一種貫通性的解釋。從“北京慫人”這四個字開始,老捨的人生選擇,老捨的表達方式,包括他對自我經歷的掩飾,甚至不敢承認自己是旗人,都能從中得到解釋。

所以我覺得胡金銓自己說他抓住了老捨的神韻,我也覺得他確實抓住老捨的神韻。

所以我覺得這是一本非常好讀,又挺耐讀的書,當然裡面有一些看法過於簡單,我也沒法認同,但讀起來真是爽快,就像《龍門客棧》裡的打鬥,深得“武戲文唱”的境界。

不管怎麽說,胡金銓給了我們一個很有意思的視角,別人無法替代的視角。從這一點來說,我特別感謝這本書的出版,也希望你有空的時候能去讀一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