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登峰造極:想不到乾隆時期的仿古瓷這麽美

仿古瓷,即“後朝模仿前朝的名瓷品種而燒造出來的瓷器”,或“後朝仿前朝青銅器、陶器、瓷器、漆器而燒製的瓷器”。乾隆一朝,是清代社會發展的鼎盛時期。此時,景德鎮匯集了一代名師巧匠,在總結和發揚康熙、雍正瓷器藝術的基礎上,無論數量或品質都達到了歷史的頂峰,仿古瓷更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1.釉色仿古

釉色仿古是乾隆仿古瓷的主要門類。官、哥、汝、定、鈞,均有仿製,且有所創新。

沈陽故宮博物院藏乾隆款仿官釉六方貫耳瓶,是乾隆仿官釉的經典之作。通體施灰青釉,釉面光亮,大開片。底足施深紫色釉,中央青花篆書“大清乾隆年製”6字3行方款。此貫耳瓶造型端莊樸實,釉面紋線隱現不清,與宋釉紋線頗為近似。只是釉面較為瑩亮,與宋釉沉靜的特色有所不同。

清乾隆款仿哥釉八卦紋琮式瓶,足底施深褐色釉,類似鐵足,瓶底亦為仿官釉,中央有青花篆書“大清乾隆年製”6字3行方款。琮式瓶,始出於南宋,宋代盛行仿古之風,此瓶釉飾富於光澤,缺少宋釉無光而具油膩感的特色,片紋較為僵直,曲線變化較少。清代前期的仿汝釉瓷器以雍正和乾隆時為多。宋代汝窯釉飾為天藍色,釉質瑩潤,但光澤不強,釉泡較大,釉層薄而瑩潤,釉面開片較細密,稱“蟹爪紋”。紋路上,主要有魚子紋、大紋片或無紋片。

乾隆時仿汝釉,以天青色帶蘭為主,或偏灰一點,或偏淡一點,釉色介於青、藍之間,呈現乳濁狀,釉面有細碎的紋片。乾隆款仿汝釉三足洗,洗通體仿宋汝釉,釉色青灰,青中閃綠,其色淡雅;洗內布滿開片,底部中央青花篆書“大清乾隆年製”6字3行方款。此件乾隆朝仿汝釉筆洗,其釉色為仿宋汝窯,造型獨特,別具一格,但相對開片較少,紋理略顯生硬。

清仿定釉八棱水盂,器裡外均為米白釉,釉面有淡黃色大開片,胎體白中泛黃,並淺刻有暗花靈芝、蝙蝠、蘭草紋飾;盂底部亦施米白色釉,無款識。此件器物做工小巧,造型別致,雖非精美官窯大器,但因其獨具胎姿釉色,亦使人刮目相看。嘉慶朝開始,製瓷水準日趨低下,釉面不平,有時出現波浪釉現象,釉色因含鐵量過高而泛青。

清代前期的仿鈞窯瓷器,仿器物製品不多,而仿釉飾製品則相對普通。值得一提的是:仿釉飾工藝將仿鈞釉演化成獨具特色的品種——窯變釉。

乾隆時期,早期釉面尚能保持雍正時“火焰青”特點,隨後漸次變為紅、藍、月白各色交織成塊狀的斑點和條紋,不及雍正時釉面流動多變。如清乾隆款窯變石榴尊,全器施灰藍、暗紅兩色窯變釉,瓶裡、瓶口為淺藍、淡灰色釉,瓶頸上部為灰藍、紫色釉混雜而成。底有“大清乾隆年製”6字3行篆書方圖章款。石榴尊的造型多見於明、清兩代,因器口和整體劃為六瓣形,似石榴果而得名。

2.青花仿古

乾隆初期,青花仍保留有雍正時期呈色不穩而暈散出廓的特徵,這是前後兩朝接替過渡中的必然現象。此後,逐漸形成正藍明快的色調,呈色穩定,紋飾清晰。

沈陽故宮院藏仿永樂青花折枝花卉紋梅瓶,體青花裝飾,頸部繪幾何花卉紋,肩部繪變形蓮瓣紋,紋內繪朵花。底中央有青花篆書“大清乾隆年製”6字3行方圖章款。此瓶與明永樂青花折枝花果紋梅瓶形製幾近一致。細微處可見,乾隆的青花更加濃翠。

原文作者:張瑩

文章來源:《收藏家》2017年4月刊《古風瓷韻——乾隆時期宮廷仿古瓷》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刪減)

《收藏家》官方授權,歡迎分享!如需轉載,請私信聯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