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央行上調外匯風險準備金率 加大投機成本

  ■本報記者 傅蘇穎

  央行8月3日發布公告稱,為防範巨集觀金融風險,促進金融機構穩健經營,加強巨集觀審慎管理,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18年8月6日起,將遠期售匯業務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從0調整為20%。通知的下發立即提振市場資訊,離岸人民幣匯率自通知下發之後迅速拉升,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收復6.83關口,報6.8290,上漲527個基點。

  對此,聯訊證券董事總經理、首席巨集觀研究員李奇霖昨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近期人民幣貶值預期有所升溫,遠期購匯合約需求上升,6月份銀行代客遠期售匯簽約規模為337.5億美元,是8·11匯改以來的新高。7月份數據目前還沒有公布,但預計會更高。“重新徵收遠期售匯業務的外匯風險準備金,增加了外匯投機的成本,對監管層而言,是直接消耗外儲乾預外更低成本的選擇。”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謝峰昨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一政策調整釋放出穩定匯率的信號。上調商業銀行遠期售匯業務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將抬升企業遠期購匯成本,有效遏製人民幣貶值預期。

  這一政策工具最早啟用是在2015年8月31日, 8·11匯改後人民幣面臨較強貶值預期,央行對開展代客遠期售匯業務的金融機構徵收20%的外匯風險準備金;2017年9月11日起,隨著人民幣貶值預期消散,轉入升值軌道,央行將外匯風險準備金率下調至0,管理政策回歸中性。

  公告稱,今年以來,外匯市場運行總體平穩,人民幣匯率以市場供求為基礎,有貶有升,彈性明顯增強,市場預期基本穩定,跨境資本流動和外匯供求也大體平衡。近期受貿易摩擦和國際匯市變化等因素影響,外匯市場出現了一些順周期波動的跡象。

  謝峰表示,近期人民幣匯率過快貶值是央行頒布政策的原因。從6月下旬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已經貶值6%,而且這是在美元指數保持基本穩定的背景下發生的,說明人民幣匯率貶值主要受市場情緒驅動,正如央行通知中提到,外匯市場出現了一些順周期波動的跡象。在國內經濟金融形勢總體向好的背景下,人民幣快速貶值明顯脫離基本面,央行政策頒布十分及時和必要。短期匯率波動過大不利於巨集觀經濟金融穩定,也無助於貿易摩擦問題的解決。

  公告顯示,下一步,人民銀行將繼續加強外匯市場監測,根據形勢發展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逆周期調節,維護外匯市場平穩運行,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

  “通過市場化的方式進行管理,是管理越來越成熟的表現。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依然是匯率政策的目標,央行完全有能力實現上述目標。如果外匯市場順周期行為延續,可能會頒布更多管理措施。”謝峰認為。

責任編輯:李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