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關閉流量顯示 只是清醒自救第一步

  王彥

  昨天下午,影視圈人被一條消息刷屏:某影片網站宣布關閉前台播放量的顯示。如果其他網站緊跟效法,這意味著,所謂“爆款”的數據來源,從此將成為不公開的內部資料。一時間,業界幾乎人人轉發、拍手稱快,甚至不乏稱之為“壯舉”的聲音。

  站在播放平台的一家立場,業界有理由為他們點讚。因為這家公司對整頓流量數據造假滿懷誠意。就在一周前,他們剛把一家在自己地盤上刷流量的“客戶”告上法庭,並最終贏得官司。圈內的有識之士同樣認為,點擊量作為目前網絡視聽產業的核心衡量指標,由平台方出手保護其不受汙染、安全真實,是企業主動打假的可貴一步。畢竟,太多網絡播放量動輒十億、上百億,被調侃“七億網民不夠用”都已成了老掉牙的指控,網站的前台數據已無“信譽”可言,遑論“美譽”。

  但放眼整個產業,單一平台的一小步,尚不足以撼動整個航向。要真正抵達那家公司聲明裡所標的理想彼岸——“不唯點擊量,堅持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相統一的原則,堅持以品質評價為核心導向”——僅一家動真格還不夠;斬斷其中一環,還不足以全麵粉碎數據崇拜。

  不妨追索一下假數據是如何步步逼退真創作的。淺表地看,假數據裁剪了一整套“皇帝的新裝”:微博粉絲數、熱搜話題榜、IP估值榜、收視率、點擊率、評分榜、時尚指數榜……榜單層出不窮,幻化出各種“影響力”左右資本市場。當數據崇拜與數據造假就此手牽手,互相推波助瀾,漸漸地,“互飆演技”讓位於“互飆數據”,只要露臉就能有人捧場的“流量明星”應運而生;“數據價值”掩蓋了“內容價值”,粗製濫造的產品一旦有流量背書就能變得無可厚非;“市場迷信論”逼退 “品質生命線”,真正有思想有誠意的創作得不到保駕護航,專攻“文化下三路”的產品廣受追捧,市場眼看淪落至劣幣驅逐良幣的境地。

  可關鍵問題是,假數據一退場,就能換得創作環境清氣朗朗?恐怕前路漫漫。

  在近年來已習慣於“數據說話”的資本市場,流傳這樣一句話:“不信數據信什麽?口碑也能造假,水軍比比皆是。相反,大家都造假的話,數據的相對值還有參考價值。”令人發指的邏輯,卻為市場的一聲歎息。一方面,為榜單而生,為估值而服務,隨後再以收視率、點擊率的形式“反哺”演員身價,這是環環相扣的、被資本裹挾的假數據鏈條。但硬幣的另一面是,健康的資本沒有原罪,真誠的資本比誰都希望拂去泡沫,看見足金。

  有編劇歡呼,這是“影視圈清白之年的起點”,但更應清醒認識的是:假數據固然是行業毒瘤,假創作更是。假數據在“裸泳”後固然人人厭棄,但低俗、庸俗、媚俗的假創作更是拆爛行業的幫凶。只有真正把藝術品質視為生命線,網絡太空才可能風清氣正,影視產業才能真正健康可持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