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華人科學家為何錯過今年諾獎

配圖:養老金,社保卡,社會保障卡,養老保險

配圖:養老金,社保卡,社會保障卡,養老保險

配圖:養老金,社保卡,社會保障卡,養老保險

10月初,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揭曉,其中,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為美國科學家詹姆士·艾利森和日本科學家本庶佑,以獎勵他們在癌症免疫療法中做出的貢獻。

有消息稱,在該領域中同樣做出卓越貢獻的華人科學家陳列平卻與諾獎擦肩而過,殊為遺憾。

近年來,免疫療法無疑是癌症治療領域中的熱點,此次頒獎,究竟於社會中流行的「免疫療法」有何關聯,3位科學家的成果,又是否能改變癌症治療的現狀?

免疫療法,找到癌症治療的靶點

人體中的癌細胞,是一群生長失序無限增殖的細胞,它能夠逃避人體免疫系統的檢測和滅殺,這也正是它難以治療的根本原因之一。

此次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兩位科學家,正是發現了免疫系統為何失效,且找到了針對性抗體。

著名學者、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放射治療科主任醫師申文江向記者解釋道:「在腫瘤的發育中,出現了一個抑製正常細胞殺滅腫瘤細胞的現象。科學家們找到了為何出現這個現象的原因,發現了PD-1,中文名為程式性細胞死亡蛋白-1,它主要在激活的T細胞或B細胞中表達,功能是抑製細胞的激活,這是免疫系統的一種正常的自穩機制,防止T細胞或B細胞過度活躍而造成免疫性疾病。但在腫瘤微環境中,PD-1和它的配體PD-L1及PD-L2結合,導致T細胞功能被抑製,無法殺傷腫瘤細胞。」

免疫治療,即找到一種抗體,阻止PD-1和它的配體PD-L1及PD-L2結合,重新恢復免疫系統對癌細胞的檢測和滅殺功能。

申文江說:「無論PD-1的抗體,還是PD-L1及PD-L2的抗體,所用的製劑都具有同樣的功能,被成為免疫抑製製劑,或免疫復活劑,用它阻斷兩者之間的結合,使免疫系統重新作用。當然,這只是比較簡單的解釋,真正的原理,更加複雜。」

諾獎評選委員會表示,「這兩位科學家提出了免疫細胞剎車的新概念,利用免疫系統的能力來攻擊癌症細胞,為腫瘤治療開闢了新的天地」。

陳列平獲獎無數,卻錯過了諾獎

本屆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獲得者名單公布後,就有消息稱,華人科學家陳列平在該領域中同樣功勛卓著,但卻與諾獎擦肩而過。

陳列平是當代全球腫瘤免疫治療的先驅者,現任福建醫科大學免疫治療研究所所長 ,美國耶魯大學UTC癌症研究講席教授,免疫學、腫瘤內科學和皮膚病學教授,耶魯癌症中心免疫學部主任。

早在1992年,陳列平就發表了全球首份關於如何加強免疫系統的概念性驗證成果。

1999年至2002年,陳列平發現了具有抑製腫瘤免疫反應功能的PD-1/PD-L1通路,並且獨自建立了以PD-1/PD-L1通路為靶向的癌症免疫療法。

2006年,陳列平發起並協助組織了全球首個用抗體阻斷PD-1/PD-L1通路的癌症治療臨床試驗,同時開發出以PD-L1染色作為生物標記物檢測癌症的診斷方法……

因為在腫瘤免疫學領域的革命性發現,從2014年到2017年,陳列平分別獲得國際免疫學威廉·科利獎、美國華裔血液及腫瘤專家學會終生成就獎、美國免疫學會斯坦曼獎、中國旅美科技協會卓越創新領袖獎,以及生物醫學領域中頂級的獎項沃倫·阿爾珀特獎。

申文江說:「陳列平在免疫治療領域做出了極有意義的工作,他與諾獎擦肩而過,誠為可惜。」 癌症免疫療法,我國走在前列

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科學家就發現了T細胞製動器的功能,並提出以此治療人體免疫性疾病的想法。到今天,30多年過去,免疫治療已經從實驗走向臨床。

申文江介紹:「兩位科學家獲獎,正是因為他們完成基礎研究到臨床治療的整個系統。目前來說,在腎癌、惡性黑色素瘤這兩種癌症的治療中,效果尤其突出。」

資料顯示,PD-1抗體是目前研究最多、臨床發展最快的一種免疫療法。

在美國,相關產品已被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批準用於晚期黑色素瘤、非小細胞肺癌、霍奇金淋巴瘤和頭頸鱗癌等,其中一些產品還被批準可用於治療腎癌和尿路上皮癌等。

在日本,基於本庶佑研究的免疫製劑已經於2014年獲得批準。

在我國,相應的免疫療法同樣已經相對成熟。申文江說:「比較成功的如北京大學腫瘤醫院腎癌及黑色素瘤內科,他們在這方面做的非常好,有許多國外的藥廠想要和他們合作。」

就在今年6月,國內首個PD-1抑製劑獲批,用於治療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基因突變陰性和間變性淋巴瘤激酶陰性、既往接受過含鉑方案化療後疾病進展或不可耐受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成人患者。

申文江說:「免疫製劑除了單獨使用之外,學界也普遍認為,免疫療法可以和放療結合,但究竟是在放療前,還是放療後,或者與放療同時進行,仍在研究之中,多數觀點認為,和放療同時進行,可以達到效果的最大化。」

少數人用免疫療法進行虛假宣傳

近年來,免疫治療成為腫瘤治療領域最熱門的話題之一,社會上宣稱可以進行腫瘤免疫治療的廣告、宣傳比比皆是。申文江表示:「免疫治療本身是前沿技術,前景無限,正如諾獎評選委員會所說的,為腫瘤治療開闢了新天地。但同時也要警惕,一些無良機構以賺錢為目的,打著免疫治療的幌子,把實驗性的方法,當作有效的治療方法,這無異於謀財害命。」

如何判斷是否是真正的免疫治療呢?申文江介紹說:「事實上,免疫療法也是一種靶向治療,目前用於臨床的免疫治療,針對的腫瘤類型還是非常有限的。所以首先要判斷是否對症,不是所有的癌症都有相應的免疫製劑,其次要看用的免疫製劑療效如何,那些號稱可以治好癌症的,顯然不可信,根治癌症、完全消滅癌細胞,真正的醫療機構哪敢這麼說?」

在抗癌領域,生存時間依舊是最重要的衡量標準之一。申文江說:「靶向治療的基礎是基因檢測,但人類的基因還有很多未知尚待探索。十幾年前,第一個分子靶向藥物格列衛出現,用來治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它的目的,是把壞的基因組矯正為正確的基因組,使得慢性粒細胞白血病變成一種慢性病。在國內,也有三氧化二砷治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研究,療效也很好,但不能改造基因組。事實上,PD-1和它的配體PD-L1及PD-L2的抗體,是否能改造基因,尚未可知,仍在研究之中。」

我國科技離諾獎不遙遠

陳列平教授與諾獎擦身而過,讓人遺憾,也讓許多人對中國自然科學研究有了更多的信心。

一直以來,我國都有重視科技的傳統,數十年來,也曾在科技領域創造出豐碩的成果,僅有醫學而言,人工合成胰島素、研發天花疫苗、研製脊髓灰質炎疫苗……許許多多的偉大的功績,見證了中國醫學一步步的發展。

2012年,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2015年,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不少人在問,我國下一位諾獎獲得者會出現在哪個領域?

專家表示,我國的天宮太空實驗室、量子衛星、貴州大型天文望遠鏡、超導體研究等技術均居世界前列,在自然科學領域也取得了越來越多舉世矚目的成就,我國科技正在飛速崛起中,但誰會是下一個諾獎得主呢?這卻是一個很難判斷的問題。

申文江說:「其實咱們有一個專門的委員會,負責調查和研究我們國家真正接近諾獎的那些科研項目、課題,但實際上,這個工作很難做。因為今天的科研,和以往已經完全不同了,個人的力量越來越小,集體的作用越來越大。」

其實,這也是諾獎所面臨的問題,更是諾獎在今天充滿爭議的原因。申文江說:「諾獎隻獎給個人,但科學發展到今天,像牛頓、愛因斯坦那樣,一個人改變科學發展路徑的現象,已經很難出現了,今天的科學研究,更加註重集體的力量,大型的項目,往往需要國家支持、集體努力才有可能完成。」

夯實基礎才能迎來爆發

有專家表示,與其討論我們的下一個諾獎在哪裡,不如關注基礎研究的問題,「諾獎幾乎永遠不會頒給做應用轉化的人,產業界的人不會獲得諾獎,它隻授予做基礎研究的人」。

今年諾獎頒發後,中國工程院院長、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也曾撰文表示:「詹姆士·艾利森與本庶佑的突破性工作是建立於上世紀90年代的實驗室的基礎性發現,這得益於美國和日本政府與科技界對基礎研究重要性的認識與大力支持,而不是看到『有用』之後,再加以大力支持。」

曹雪濤介紹,日本政府為推動免疫學研究,在大阪大學專門成立了國家免疫學研究中心並予以高額經費支持,在橫濱成立了免疫與過敏研究所,聚集了眾多免疫學家進行研究。這些做法催生了一批國際成果,也造就了國際一流的免疫學家團隊,除了本庶佑外,「日本免疫學界還有數位諾獎競爭者」。

「想得諾獎,要先做好基礎研究,」申文江說,「以生物醫學為例,在這個領域中,我們的基礎還非常薄弱,這樣的局面非常危險,如果不改變,二三十年後,我們可能會落後更多。」

「我們的社會中,有一種過度追求效用、有用的觀念,所以馬雲這樣做互聯網應用的人,成為人們崇拜的對象,甚至因此打造出商業神話,但一個國家的發展,是不能僅靠這些『投機取巧』的方法的,還是要踏踏實實夯實基礎,」申文江說,「我們國家這些年大力支持基礎研究,就是為了彌補差距,基礎更牢靠,科學發展才能走得更遠。」

文/遲乾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微信用戶可關注 中國家庭報官微(zhongguojiatingbao1)。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