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類「皮疹」易被誤診,不慎可傷腎引發尿蛋白 別不在意

1個月前,22歲的小楊突然腿疼、肚子疼、上吐下瀉,還出現了便血,把她嚇壞了,趕緊去了縣醫院就診,醫生初步診斷為急性腸胃炎。

但連續治療4天后,小楊的腹痛、便血等癥狀卻未見好轉,而且小腿上開始出現一個個紫紅色皮疹,看到這些斑點,醫生建議小楊轉到市醫院就診。

隨後小楊被查出了蛋白尿。醫生解釋,小楊身上的皮疹是過敏性紫癜,紫癜是一種毛細血管變態反應,損傷到皮膚小血管時,皮膚會出現小紅點;損傷到腎臟血管時,濾過屏障會受到影響,從而出現尿蛋白、潛血(一般發生於皮膚紫癜後一個月內),形成紫癜性腎炎。

小楊24小時尿蛋白定量為0.8g,目前的治療主要是避免接觸過敏原,可去醫院做過敏原的檢查,避免再次接觸過敏食物和藥物,飲食上要特別注意魚、蝦、蟹。

像小楊這樣腹痛明顯和便血的患者可用H2受體阻斷劑(主要是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替丁類藥物,改善胃腸道癥狀)、阿托品等,同時進行降壓、利尿治療。

如果24小時尿蛋白定量大於1g,可考慮用激素來緩解尿蛋白、胃腸道癥狀及皮膚上的「小紅點」。

紫癜腎患者降壓首選普利、沙坦類藥物,降血壓的同時還能減少蛋白尿、減輕腎臟炎症和纖維化。

經過治療,患者皮膚上的「小紅點」消失,但患者體內蓄積的大量毒素還依舊存在,容易導致病情反覆。這時可考慮通過中醫中藥及督灸、熏蒸等方法將體內毒素有效排出體外,為紫癜腎患者的自愈創造良好的條件。

(註:文中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解決)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