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裘開明:美國第一位華裔圖書館館長

裘開明

裘開明編《漢和圖書分類法》

裘開明先生是中國圖書館界第一位走出國門,全職服務於美國圖書館事業,並功成名就的傑出人士,也是美國東亞圖書館早期發展中的一位啟蒙大師和領袖人物。1931年,開明先生由於工作出色,被聘請為哈佛大學漢和圖書館首任館長,這是華人在美國擔任的第一位圖書館館長,任職長達34年。在圖書分類學、編目學、目錄學、版本學等諸多方面,開明先生融中國的傳統學術成就與西方的近現代學術精華於一體,開創了與中西圖書館學術既迥異又兼容並蓄,具有獨特風格的“東亞圖書館學術”體系。這一體系差不多影響了整個20世紀西方東亞圖書館的發展,極大地推動了西方的亞洲區域研究工作。費正清稱讚他為“西方漢學研究當之無愧的引路人”。

接任廈門大學圖書館主任

裘開明(1898—1977),字闇輝,浙江鎮海人。1922年畢業於武昌文華大學圖書科,該校由美國圖書館學專家韋棣華(Mary Elizabeth Wood)於1920年3月創辦,是中國最早的一所圖書館學專業學校。作為文華圖書科首屆畢業生,1922年3月,開明先生畢業後來到廈門大學,年僅24歲時就接任該校圖書館主任(即現在的館長之職)。廈門大學1921年創辦時,圖書館藏書量不過500冊。開明先生到任廈門大學圖書館後,以所學圖書館學專業理論為指導,全面主持館務,提出“讀者是圖書館上帝”,一切工作為師生、讀者服務的觀點。為此,他開始採用圖書分類法,編制中文圖書目錄卡片,並向美國國立圖書館訂購西文圖書目錄卡片,同時在院內立章建制,辦理出納閱覽業務,積極購置新的書刊報紙,以及接受外來捐贈。經過半年多的努力,在1921-1922學年結束時,其館藏書籍總數增至5293冊,雜誌120種,報紙26種。

當時,廈門位於東南一隅,又非中國經濟、文化中心,知名學者一般都不願來。為此,廈門大學采取高薪政策,規定教授月薪為400塊大洋,講師可達200塊大洋。而北大校長蔡元培當時月薪才300塊大洋,陳獨秀為200塊大洋,李大釗為100塊大洋,圖書管理員毛澤東只有8塊大洋。當時月薪25塊大洋,便可養活5口之家,這樣的薪水對於當時的學者而言,是極具吸引力的。

當年林語堂由於在北京遭到通緝,曾高薪應聘到廈門大學任文科主任。林語堂到任不久,又先後推薦了文學家魯迅、國學家沈兼士、歷史學家顧頡剛等一批學者,前來廈大任教。一時間,廈大文科知名學者雲集,教學與學術水準處於空前的高峰期。不久,廈大國學院成立,林語堂因此以伯樂而聞名。

裘開明邊工作邊學習,不斷提高業務水準,同時刻苦學習日語,將館內日文圖書單獨分類編目,建立日文書庫,按照文種分類管理圖書。經過開明先生的精心主持,廈大圖書館初具規模,管理方法不斷創新,對周邊圖書館也頗有影響。如鄰近縣屬圖書館及鼓浪嶼中山圖書館等部門,均先後派人前來學習,開明先生均給予熱心的指導。1924年夏,廈大圖書館藏書量已達到3萬餘冊,中文雜誌100余種,西文雜誌400余種,中西文報紙40余種。中文書目均由館內自行編目,西文目錄卡片全部自美國購齊。當年還擴大了館舍,增添了新的設備,館務工作呈現蒸蒸向榮的景象。

在哈佛大學創立漢和圖書分類法

1924年夏季,開明先生遠渡重洋,由廈門大學選派赴美深造,先在紐約市公共圖書館附屬圖書館學院繼續研習圖書館學,第二年進入哈佛大學文理學研究生院攻讀經濟學,並於1927年獲得經濟學碩士學位,1933年獲得哲學博士學位。1927年,受哈佛大學圖書館館長柯立奇的委託,開始負責整理該校圖書館中的中日文藏書,從此開始了他在美國長達40年的圖書館生涯。為了更加準確地反映圖書館的藏書範圍和性質,1965年漢和圖書館正式更名為“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

哈佛大學是美國最古老的大學之一,其圖書館的中文藏書最早可以追溯到1879年。這一年哈佛大學聘請了一位來自中國寧波的學者戈鯤化(1824—1879)講授漢語,這是該校有史以來最早開設的中文課程。為教學需要,戈氏帶出了包括他本人詩集《人壽堂詩鈔》在內的一批中文圖書。不幸的是,由於水土不服,戈鯤化到哈佛不久就去世了,他帶去的中文圖書也就歸入哈佛大學圖書館,成為該館收藏的第一批中文圖書。與此相類似,1914年,兩位來自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的教授在哈佛講學,他們帶去的一批關於漢學和佛教的日文圖書彌補了哈佛圖書館日文藏書的空白。此後,經過歷年不斷的遞增,至1927年襲開明先生到館時,哈佛大學圖書館的中日文藏書已經發展到相當規模,其中中文圖書4526冊、日文圖書1668冊,這在當時全美各圖書館的東亞藏書中位居第三,僅次於美國國會圖書館和普林斯頓大學圖書館。

隋唐以來,從《隋書·經籍志》到《四庫全書總目》,中國歷代的圖書分類多是採用四部分類法。應該說,經史子集對揭示整理我國古代各個歷史時期所產生的圖書文獻是有效的。但隨著社會的發展、新的學科不斷出現,特別是像漢和圖書館這樣以收藏東亞各國不同歷史時期的文獻典籍為主的圖書館,中國傳統的四部分類遠遠不能適應圖書分類的要求。

開明先生針對漢和圖書館的這一館藏特點,第一次運用現代圖書分類學理論,借鑒杜威十進圖書分類方法,按照中外圖書統一分類的原則,創立了一套新型的圖書分類法———漢和圖書分類法。該分類法將圖書類分為9個大類,即:(1)經學,(2)哲學宗教,(3)史地,(4)社會科學,(5)語言文學,(6)美術,(7)自然科學,(8)農林工藝,(9)叢書目錄。漢和圖書分類法的最大特點是,整個分類體系在類目設定上既考慮到新的學科,又照顧到我國古代舊經籍(包括古代日本漢籍)的特點;同時,該分類法打破了過去中國歷代各種分類法所採用的類目標引方法,而代之以號碼標記,並對中國古籍與現代圖書在標記上區分開來,即將古籍用三位數字標引,其余圖書用四位數字表示。

1943年,開明先生編制的這部《漢和圖書分類法》正式由哈佛燕京學社出版,並在全美各東方圖書館中引起廣泛重視,許多館紛紛採用該分類法作為圖書分類的依據,其中包括芝加哥大學、伯克利加利福尼亞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以及耶魯大學等10余所大學的東亞圖書館,《漢和圖書分類法》逐漸成為全美各東方圖書館最受歡迎,並普遍採用的一部圖書分類法。他對於圖書工作的創新,還體現於在英文目錄資訊的基礎上,增加羅馬字編寫的作者和提名,從而在美國圖書館內,也可以對東亞出版物進行目錄管理。同時他還是第一個倡導對中、日圖書分別編目的學者。他在哈佛大學的出色工作業績贏得了校方的普遍讚譽,先後被委任為漢和文庫主任和哈佛燕京圖書館館長。著名美國漢學家費正清教授曾稱讚他為“西方漢學研究當之無愧的引路人”。

與中外學者的交往與無私幫助

當年,燕京圖書館的中文書庫大多設在樓上,因地方陝小,樓梯為螺絲型。但從青年到老年的不同時期,他總是不辭辛勞,每天上下樓往返無數次。有一次他從一位讀者那裡了解到,有兩種中文圖書燕京圖書館還沒有收藏,他便對那位讀者說:“對不起,這兩種書我們馬上和北平方面聯繫,請留下地址,兩個星期以後來取。”當時哈佛燕京學社在北平設有專門的辦事處,可十分便捷地購買各種書籍。這位讀者在兩個星期之後,果真借閱到了他想要的書。

開明先生在任職期間,與美國許多中外知名的漢學家,如費正清、顧立雅、楊聯陞、鄧嗣禹、錢存訓、王伊同等都有密切的交往,並建立了深厚的友情,這些在《裘開明年譜》中都有詳細的記載。1951年,時任印地安那大學東亞研究中心主任的外公鄧嗣禹,為完成他與費正清合著的《中國對西方的反應》一書,需要經常到哈佛燕京圖書館查閱資料。而開明館長為支持他的工作,給予特殊的關照。據鄧嗣禹在《紀念裘開明先生》一文中記載:“筆者常去哈佛找資料,有一二次,裘先生給我鑰匙,以便晚間及周末,至書庫工作,夜以繼日。他知中等收入之舌耕者,返母校一次不易,附近‘吃瓦片’之房東太太取費昂貴,而鬥室如囚牢,故盡量使我早日完工返家。這又是他對於用書者體貼入微之處。我每次去劍橋時,他必堅持請客,無法拒絕。或在家,或去飯店,或去夏天海濱避暑之家,每次請客,皆極豐富。可他所著衣物,非物體其用不捨,破舊失時樣,在所不惜。我回敬,雖極忙,亦欣然接受。”

據不完全統計,從1944年,外公鄧嗣禹任芝加哥大學東亞圖書館館長開始,與裘開明兩人保持通信長達23年之久,保留下來的信函數量共有30封之多。之後,鄧嗣禹的得意門生黃培又曾遵照導師的旨意,與裘開明保持通信聯繫,借閱相關圖書,同樣得到了裘開明館長的熱忱支持和幫助。

開明先生對於圖書館管理工作十分嚴格,圖書從採購、分類、入藏到借出等各個環節,都有一套科學的管理辦法。而對於工作不甚專心的館員,他敢於直面批評,就是親朋好友也不客氣。鄧嗣禹在《紀念裘開明先生》一文中有這樣的描述:他手下曾有一位資深館員購得一處房產出租,因為房子在維修方面出了問題,房客打電話到圖書館來。開明先生知道後便嚴厲地對該館員說:“要麽留在圖書館服務,要麽去做房東老闆。”該館員於是盡快賣掉了這處房產,安心在圖書館工作。由於他實行嚴格的管理制度,燕京圖書館雖然工作人員少,但工作效率極高,每年都吸引和接待大批國內外漢學研究者,前來查詢和從事與本專業相關的圖書資料及研究工作。

對世界東亞圖書館建設與發展的貢獻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以後,開明先生對於館藏方面的建設,更加關注收集日本因戰敗而不能保存的藏書,特別是散落各地的中文古籍文獻和日文文獻。為此,哈佛大學選派了一批經驗豐富的專家學者,赴日本有針對性地收集有價值的文獻資料,使得漢和圖書館在戰爭期間收集了大量中國和日本的許多經典藏書,擁有較為罕見的中國佛學典冊、古籍善本、歷代叢書,以及燕京大學精選性的碩士論文等。1965年漢和圖書館正式命名為“哈佛燕京圖書館”,開明先生也成為了該館的真正創始人。

在從事圖書館管理工作之外,開明先生也沒忘記從事相關的學術研究工作,在圖書編目分類及古籍版本等方面,他先後出版和發表有《中國圖書編目法》(1931年)、《漢和圖書分類法》(1947年,中英文對照本)、《哈佛燕京圖書館中文善本圖書》(1976年)、《四庫未收明代類書考》(1969年)等50余種專著和大量的學術論文。曾任美國芝加哥大學東亞圖書館館長、東亞語言文化系教授錢存訓為《裘開明圖書館學論文選集》撰寫了序言,高度稱讚開明先生的主要貢獻,“在於將西方的圖書管理方法與中國傳統目錄學的知識相結合,處理美國圖書館中收藏的中日文資料,並輔導師生的教學與研究,他創建的哈佛燕京圖書館,成為西方漢學研究的寶庫。”

1966年,開明先生退休以後,又相繼創辦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東亞圖書館和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其間還倡導和協助創辦了美國多個東亞圖書館,而燕京圖書館的發展始終與裘開明息息相關。1976年,他年近80高齡時,還親自編寫、審定了燕京圖書館所藏中文著作目錄。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開明先生的貢獻和影響並非僅局限於圖書館事業之內,美國、歐洲、日本、澳大利亞等地中國研究、日本研究、韓國研究,乃至越南研究的專家學者都與開明先生有過千絲萬縷的關係,其中相當一部分知名的專家學者都深受裘開明倡導亞洲研究的影響,受益於他無私的圖書館業務服務。裘開明的名字,至今仍是美國東亞圖書館的代名詞。1977年11月13日,裘開明卒於美國馬薩諸塞州劍橋,享年79歲。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