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老照片裡的清華圖書館

1914年夏,戴志騫應聘為清華大學圖書室主任,1917年進入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圖書館學校學習,1918年夏獲得圖書館學士學位,1919年回國後複任圖書館主任。他以清華圖書館為實驗基地,大力改革,確定圖書館的參考性質,建立國內第一個圖書館參考部門,健全組織系統,建立預算制度,大量購置圖書,採用先進的分類編目方法,實行開架閱覽制度,大大提高了清華圖書館的管理水準。

為進一步研究圖書館學問,積累圖書館管理經驗,戴志騫於1924年夏第二次赴美學習,1925年獲哲學博士,1925年10月回到清華圖書館繼續擔任圖書館主任,積極為清華學校向清華大學過渡做準備。至1928年離開清華時,戴志騫已在清華圖書館工作了14年,熱愛圖書館事業的他說:“我對於圖書館學問有無窮興趣。”

洪有豐在1928年9月至1931年9月和1934年10月至1935年6月,兩次出任清華圖書館主任。在任期間,他主持圖書館二期擴建,為圖書館留下一座美麗的建築。他在戴志騫建立的新圖書館模式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新技術的本土化嘗試,為清華圖書館留下一部八大類分類法,至今這部分類法仍在古籍書中使用;他還支持兩部書的編纂出版《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中文圖書目錄甲編一》《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叢書子目書名索引》,成為圖書館的寶貴遺產;他重視藏書建設,負責豐華堂藏書的聯絡、商價,成功購進一批質量上乘的收藏,成為圖書館古籍中的珍品。他的“圖書資源共享”“為讀者服務”等著名觀點對圖書館界一直起著重要作用。

清華大學圖書館裡,還有一批優秀的館員。

1929年轉入清華大學外文系的著名劇作家曹禺寫了許多人物小傳,其數量遠不止《雷雨》中的8個人,記不清修改多少遍廢稿,殘片短簡堆滿了床下,直到1932年,他在清華大學三年級時,《雷雨》這部戲才有了一個比較成形的樣子。“我懷念清華大學的圖書館,時常在我怎麽想都是一片糊塗账的時候,感謝一位姓金的管理員允許我進書庫隨意瀏覽看不盡的書籍和畫冊,我逐漸把人物的性格與語言的特有風味揣摩清楚。”

1936年畢業的清華校友唐寶心回憶:“那時的檢索靠三套卡片抽屜(作者卡、書名卡、分類卡),另外有第四套,你知道是什麽?是工作人員的記憶,他們記憶驚人,你給一點線索,他便把你要找的書說給你,特別是教授指定的參考書,神了!”

“讀大二時,某次到圖書館借英文原版小說,正在選擇為難時,接待我的大姐,打破常規,給我抱了20多本書來,笑著說:‘你翻翻看,生字太多或太少的,不要借;借那種似懂非懂的,就適合你現有的閱讀水準了……’。”1944年西南聯大畢業校友李萍蓀說:“她和藹可親的笑容,一直刻印在我腦海裡,我不但本身受益,而且我又使我的學生從此受益。”

1959年的畢業校友沈琨還曾為館員賦詩一首:

圖書出納員

你在書叢中走著,輕輕地走著,

就像蜜蜂在花叢中穿行,

你在書架間走著,匆匆地走著,

拿進一本書,又拿出一本書,

你在工作,就像蜜蜂在采蜜

但,點點的花蜜不是為了自己。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