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寶寶吃了退燒藥不退燒,多是2個原因造成的,家長應了解

寶寶發燒的問題可大可小,最怕高燒不退。一般來說,寶寶發燒不要輕易使用退燒藥,先採用物理降溫的方式,比如貼退熱貼、溫水擦身、溫水沐浴、保持室內通風。當物理降溫不見效並且體溫超過38度5才考慮服用退燒藥。

所以建議每個有寶寶的家庭都準備好退燒藥,必要時給寶寶服用。可以說退燒藥就是家庭護理措施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但是吃了退燒藥不退燒的寶寶也很多,究竟是什麼原因呢?排除其他因素,主要是因為家長護理不到位,看完本文你就明白了!


寶寶吃了退燒藥不退燒的原因

1、吃了退燒藥後沒有給孩子喝足夠的水

孩子發熱時因為體內代謝會消耗掉大量水分,而同時又沒有補充足夠的水分,孩子體內就會缺少水分。而退燒藥退燒是需要許多水分參與的,所以缺水一定程度上導致了體溫不降或下降緩慢。

2、家長給孩子「捂汗」

家長覺得孩子發熱怕冷,給孩子蓋厚被子穿很多衣服捂出一身汗出來就好了,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對的。孩子和大人有點不同,他們的汗腺還沒發育完全,體表散熱就成為了孩子散熱降溫的重要途徑,捂的太嚴實只會造成反效果。家長只需要按平時的穿蓋就好了。

寶寶吃了退燒藥該怎麼做

1、服用退燒藥後要保證孩子喝足夠的水,孩子不配合也需要強迫補充水分,特別是晚上,家長更應該多注意。

2、家長可以用些物理降溫的方法幫助孩子退熱。比如洗溫水浴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3、如果孩子服用一種退燒藥後,不到可下次服藥的時間孩子體溫有上升了,家長可以考慮服用另一種退熱葯。比如服用A葯後,需要間隔5小時才能再次服用,但孩子還不到5小時又繼續高燒了,就可服用B葯退燒。兩種葯交替使用。錯開藥物作用的時間。

只要家長處理得當,大部分的燒都是可以退下來的。有些疾病致病能力較強,或者一些相對較重的病症,如果該做的都做了,還是不退燒,而且精神很萎靡,家長應及時送醫院就診。

寶寶吃完退燒藥出汗正常嗎

一般小孩吃了退燒藥後5至10分鐘內會出汗,這是退燒的表現,是正常現象,家長不必太過擔心。 但如果出汗過多的話可能會引起體溫過低,要注意監測體溫。 退燒藥的效果是將大腦內體溫中樞(體溫調定點)下移,增加散熱,而散熱需通過皮膚水分蒸發、排尿等生理過程而達到退燒的效果。

?

溫馨提示:

寶寶吃了退燒藥後一定要給寶寶喝足夠的水,因為退燒藥的功效發揮是需要很多水分參與的。一般吃了退燒藥後幾分鐘就會出汗,出汗就是一個寶寶體溫下降的標誌,寶媽多關注一下。總之,寶寶發燒要勤測體溫,時刻關注寶寶體溫變化,必要時送醫院。

圖片來源網路,侵權刪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