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早發現腸癌必須做腸鏡,檢查前如何腸道準備清腸子?看專家怎麼說

腸鏡檢查是消化內科最常用的常規檢查方法之一,而近年來結直腸癌的發病率正逐年上升,據美國癌症協會報告,年輕患者中結直腸癌發病率逐年增加,越來越多50歲以下的患者被診斷患上結直腸癌,並且通常在確診的時候癌症就已經轉移了,美國癌症協會建議將初始篩查年齡降低至45歲,我認為我們將能夠提早發現並預防更多的結直腸癌病例發生。其中結腸鏡檢查就是是此類疾病發現的重要手段,尤其是腺瘤、息肉等癌前病變以及早癌的發現。

說起腸鏡檢查,做腸鏡不是說做就做,高質量的腸道準備則是結腸鏡檢查的重要前提條件。如何做到高質量呢?高質量的腸道準備與多方面的綜合因素有關,如患者依從性、藥物劑量、服藥時間、心理狀態、健康教育等。

腸道準備的目的與要求

腸道的清潔狀況對結腸鏡檢查、治療的成敗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腸腔內的糞水及氣泡較多會直接影響內鏡醫生的觀察,不僅增加漏診的機會,也會加大治療難度。理想的結腸鏡腸道準備方法應具備以下特點:①能在短時間內排空結腸內糞便;②不引起結腸黏膜改變;③不會引起患者不適,依從性好;④不導致水電解質紊亂;⑤價格適中。

腸道清潔劑的選擇和用法

1.聚乙二醇電解質散

該葯是目前最常用的瀉藥,不僅對電解質紊亂、腎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腹水的患者是一種相對安全的清腸方法,而且也是嬰幼兒和兒童腸道準備的首選方法。它的用法是在內鏡檢查前4~6小時服用聚乙二醇等滲溶液2000~3000ml,每10分鐘服用250ml,2小時內服完。該葯常見的不良反應是腹脹、噁心和嘔吐,如患者無法耐受一次性大劑量服用,可考慮採用分次服用的方法,即一半劑量在檢查前一日服用,另一半在檢查前4~6小時服用。

2.硫酸鎂

硫酸鎂是傳統的腸道準備清潔劑,用法為在內鏡檢查前4-6小時,將硫酸鎂50g稀釋後一次性服用,同時飲水約2000ml,大多數患者可完成充分的腸道準備。

3.磷酸鈉鹽

主要成分為磷酸氫二鈉和磷酸二氫鈉,對患者依從性高,腹脹、噁心、嘔吐等不良反應少。該葯建議分2次服用,每次間隔12h,可在內鏡檢查前一日晚6點和內鏡檢查當日早晨6點各服用一次。

4.中草藥

國內常用的為番瀉葉、蓖麻油。可於內鏡檢查前一日晚以400ml開水+番瀉葉20g浸泡30min飲用,蓖麻油一般於檢查前6-8h服用,一般在服藥後0.5-1小時開始腹瀉,持續2~3小時。需要注意的是番瀉葉常可引起腹痛、腹脹等不良反應。

值得提醒的是,飲食與瀉藥是腸道準備的兩個重要因素,腸道準備如何飲食才好?相關研究顯示,低纖維飲食與全流質飲食具有同等功效,故推薦結腸鏡檢查前24h進食少渣低纖維飲食來替代傳統的流質飲食,可在不影響腸道準備質量的基礎上,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及再次行結腸鏡檢查的意願。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