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腸」治久安–早發現、早治療腸道疾病

腸鏡檢查是經肛門將腸鏡循腔插至回盲部,從黏膜側觀察結腸病變的檢查方法,是診斷大腸粘膜病變的最佳選擇。聽上去是不是有點害怕?不要緊張,各位需要做腸鏡的夥伴了解以下幾點就好了。

1什麼時候需要做腸鏡

經常有人問是否需要做腸鏡,做吧,大多數的人的報告僅僅是慢性結腸炎;不做吧,心裡又總是覺得不放心。因此,把醫生的判斷標準給大家,以下癥狀持續兩周或兩周以上,必須去醫院做腸鏡檢查:

1、排便習慣改變:最近經常腹瀉或便秘;和以前相比,糞便形狀改變或變細;

2、黏液血便:大便中常帶有鮮紅或暗紅色血液和黏液;

3、裡急後重感:總是感覺大便沒有排完,但排便卻又排不出便;

4、持續性腹痛;疼痛部位多在中下腹部,程度輕重不一,多為隱痛或脹痛;

5、貧血經常伴隨著疲勞和無法解釋的體重驟降。

同時專家建議:年齡大於50歲者應該在體檢時加腸鏡檢查,因為腸道的早期病變是沒有任何癥狀的。

注意:

1.女性月經期不行腸鏡檢查。

2.腸道準備不乾凈會影響檢查和診斷,因此應如實將喝瀉藥後的排便情況告知醫生或護士。

如果錯過了腸癌的黃金治療期,生存率會顯著下降!

2腸鏡檢查前的準備

腸道的清潔度是關乎腸鏡檢查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如果檢查時腸道仍有許多糞便,就會影響進鏡和觀察,甚至不能完成全大腸檢查。因此,檢查前腸道的清潔準備十分重要:

1、檢查前一天中午和晚餐進食少渣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麵條等)不吃綠色蔬菜、水果、肉類等。檢查當日不吃早餐。便秘和糖尿病患者(腸蠕動慢)做腸鏡前的三天內注意飲食清淡,少渣、半流食為主、盡量避免大葉子蔬菜。尤其不要吃帶籽兒的食物,比如香瓜籽兒會堵住了腸鏡.

(上圖是消化內科劉變英主任訪問日本內鏡中心處拍下的適合與不適合吃的食物)

2、於檢查前4小時左右,成人50克、兒童25-35克硫酸鎂粉加溫開水100毫升口服,此後1小時內口服溫開水2000-2500毫升。

3、也可根據醫囑服用其它種類瀉藥,如聚乙二醇電解質散劑、磷酸鈉鹽口服溶液等。

4、一般半小時左右後即開始排便,連瀉5-7次即可基本排清大腸內糞便。部分患者在腸道準備過程中會發生嘔吐,這可能與硫酸鎂的刺激及短時間內大量飲水有關,可將硫酸鎂混入飲料後口服,然後緩慢口服白開水,以不感到明顯腹脹為標準。

5、若飲水結束4小時後仍未排便,則為無效,即應前往醫院就診,在醫生指導下做腸道準備,或重新預約檢查時間。

3檢查中的配合

檢查時取左側臥位,雙腿彎曲,全身自然放鬆,正常呼吸。

檢查時醫生需往腸腔內注入少量空氣,此時你會感到腹脹,腸鏡前進時患者也會感到脹痛。請儘可能放鬆並做深呼吸,期間醫生可能會按壓腹部來幫助進鏡,不要過度緊張或對抗按壓,否則會增加進鏡難度與風險,延長操作時間。

檢查時間平均需要15分鐘,期間如果腹痛,腹脹不能忍受時可告知醫生吸出適量氣體,休息片刻後再進行檢查。

如果是做無痛腸鏡,則以上過程沒有感覺,美美地睡上一覺就做完了!

4無痛腸鏡的注意事項

麻醉前的身體評估有助於降低麻醉風險和選擇合適的麻醉用藥。

下面請您親自主動地參與評估,回答以下問題:

1. 是否禁食8小時以上,是否禁止飲水2小時以上?

2. 是否半年內有心梗或心絞痛發作?

3. 是否走四層樓梯後感到胸悶、憋氣?

4. 是否對雞蛋、牛奶、豆製品過敏?

5. 是否處於感冒、咽喉炎或氣管炎的急性發作期?

6. 是否近期有哮喘發作?

7. 是否經常大量喝酒?

8. 是否有貧血、低血壓、低血糖、頭暈?

9. 是否有糖尿病、甲亢、癲癇、脊椎病等特殊疾病?

10.是否服用抗凝葯、止疼葯、催眠葯等特殊藥品?

11.是否為孕婦或哺乳期婦女?

如果以上問題的回答有「是」的話,請通知預約處或您的麻醉醫生,這對您的安全很重要!

5腸鏡檢查後

1. 檢查結束後觀察半小時至1小時(無痛腸鏡需觀察兩小時),無腹脹或其他不適癥狀後可進清淡飲食。息肉電切術後患者一般禁食1天。

2. 若結束後仍有腹脹、腹痛,請不要緊張,可輕揉腹部,放鬆肛門排氣。若有較多出血或持續腹痛應及時告知醫生,以免發生意外。

3. 不得駕駛機動車輛、進行機械操作和從事高空作業,以防意外。

醫學科普為公眾,

作者 席巨集 副主任醫師《中華麻醉學雜誌》科普工作組成員

山西省煤炭中心醫院

文章為原創,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歡迎轉載,並請標識本公眾號的鏈接!

請點擊閱讀(簡單有趣的科普文章!):

把時間交給閱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