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天冷腰痛?這些方法助止痛,中醫自己都在用

冬季,天寒地凍,又到了腰椎間盤突出症、腰肌勞損等腰椎病的高發季。腰痛使他們苦不堪言。如何能減輕疼痛,緩解不適癥狀?骨科醫生給患者出了一個家庭療法——熱療法。不花錢、自己在家就能做,很多患者堅持用後都嘖嘖稱讚,倍感神奇。 在介紹熱療法前,我們先了解下,為什麼天冷容易腰痛呢?

中醫認為:腰為腎之府,腰痛的根本原因是腎虛,在外感寒邪時,機體無法與之抗衡,發生脈絡閉塞、氣血瘀滯而引起腰痛。腎臟喜暖惡寒,冬季需對腎臟防寒保暖。因為一旦寒氣入侵就會大肆損害腎陽,加重腎虛及經絡堵塞,而出現疼痛加重的現象或者使腰痛反覆發作。

為什麼熱療法對緩解腰痛有效果?

中醫認為「溫則通,通則不痛」。熱敷能起到活血化淤、溫經通絡、理氣止痛的作用,現代醫學認為熱療能增加損傷組織的血液供應,促進炎症消散,解除痙攣,從而緩解局部疼痛。

方便好用的熱療法有哪些?

1、搓腰護腎陽

督脈行於背部,除了冬天應重視背部保暖,也可以按摩後腰來溫煦腎陽、暢達氣血。雙手搓熱,放於腰間,上下摩擦,直至腰部感覺發熱為止。

2、中藥泡腳

冬天泡腳,藏精溫腎,甚至坊間有熱水泡腳如吃補藥,中藥泡腳勝吃補藥的說法。晚上9點左右腎經氣血較衰弱,此時泡腳能滋腎養肝、暢通經脈。現代醫學認為水的溫熱作用可擴張人體血管,促進全身血液循環,達到溫陽暖體的效果。因此,你可以每天用熱水泡腳10~15分鐘,有條件的話,還可以在水裡加入一些具有溫通作用的中草藥,如乾薑、桑枝等,也可以加入用布包好的花椒放水中。注意,泡腳後用毛巾揩乾,以防受寒。另外,心功能不全、嚴重下肢血管病變、血壓不穩定、足部炎症等患者慎用熱水泡腳。

3、推搓腳心

腳心有一個穴位叫湧泉穴,這個穴位主腎,搓揉它能「固真氣、降虛火、補腎臟、疏通十二經絡。搓的時候要出熱感,具體方法是用拇指從足跟向湧泉穴做前後反覆的推搓,或用手掌輕緩地拍打。

4、熱敷腰部

熱敷有祛寒通絡止痛的功效。將毛巾浸泡在40~45℃的熱水中,擰乾後敷於腰部,每隔5分鐘更換1次毛巾,或將粗鹽炒熱放入袋中,放於腰上。注意,要在腰上墊一條毛巾,以防燙傷,每次熱敷時間持續15~20分鐘。

5、喝熱水

喝熱水可促進血液循環,但溫度不能過高,40℃左右的溫開水最好,既不會過度刺激腸胃道,又不易造成血管收縮。

小編提醒:冬季要做好腰部的保暖工作,不要讓寒邪有可乘之機,以免使腰痛反覆發作。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與文字內容無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