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喂!你的腰肌,要及時止「損」了

如果說「不為五鬥米折腰」的陶淵明,是堅持理想的凜然正氣。

那麼,因為腰酸、腰疼而直不起腰的你,就是面對現實的深深無奈。

讓你「折了腰」的,不是五鬥米,而是腰肌勞損

播放GIF

腰肌勞損是很常見的腰椎疾病。在骨科門診,10個腰部不適的患者中,就有4個是腰肌勞損。《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邀請權威專家,教你科學保護腰椎。

受訪專家

火箭軍總醫院骨科主任 張樹明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骨科副主任 莊蘇陽

火箭軍總醫院骨科醫師 張巍

腰椎其實很脆弱

如果大家對一個人的評價是「腰桿兒很硬」,那麼這個人一定夠正直、夠大氣,很受人欣賞。

但實際上,我們的腰椎非常脆弱,很容易受傷。

腰椎很容易受傷

腰椎是脊樑的根基,承重壓力大。如果彎腰、搬東西時姿勢不當,就很容易造成外傷。若長時間處於不正確的姿勢,經常受壓或拉伸,椎間盤「彈簧片」外的纖維環可能破裂,裡面的東西就會膨出,碰到神經,引起腰臀部及下肢疼痛、麻木、痙攣、無力等癥狀。

如果腰肌勞損反覆發生,還會增加腰椎的不穩定性,增加患腰椎間盤突出的可能性。

腰肌勞損成為「青年病」

一般來說,腰肌勞損多發於35歲至60歲的人群。因為中老年人的豎脊肌比較薄弱,腰部兩側的肌肉比較平,隨著年齡的增長,腰部肌肉力量逐漸變弱,容易導致腰肌勞損。

但現在,腰肌勞損的發病人群已經逐漸年輕化。學生和上班族中久坐的現象越來越普遍,因此,腰肌勞損的現象也漸漸波及到35歲以下的青少年人群。

播放GIF

6大壞習慣最傷腰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腰椎疾病並非一天兩天形成的,而是由長期的壞習慣逐漸積累所致。日常生活中,有6大最傷腰椎的壞習慣,看看你中槍了幾個?

壞習慣1

彎腰搬重物

這個姿勢會讓腰椎承受過多負荷,使腰椎受傷。正確的姿勢應該是蹲下,拿穩物品後,再依靠腿部力量慢慢站起。

壞習慣2

半躺/半靠姿勢

當人半躺/半靠著時,腰椎會因缺乏足夠支撐,導致原有弧度被改變,讓腰椎間盤所受的壓力不斷增大,誘發腰椎間盤突出。

壞習慣3

久坐

老開會的人、需要伏案工作的人,最好每30分鐘就站起來走走

坐的時候,頭和腰椎的重心連線應垂直於地面,建議腰部使用靠背支撐。好的靠墊應該是中間突出,上下為圓弧過渡,並且要有一定的硬度。

沒靠墊時,臀部要把椅面坐滿,讓腰椎有依靠,千萬不要懸空。

播放GIF

壞習慣4

不正確的走路姿勢

走路時含胸駝背,或是長期低頭,同樣會壓迫脆弱的腰椎。正確的走路姿勢應該是挺直腰背,目視前方,人的重心垂直在一條直線上。

壞習慣5

長期仰臥/俯臥睡覺

睡覺時長期保持仰臥/俯臥的姿勢,對腰椎也有一定的影響,最好是側臥睡覺。

壞習慣6

長期穿高跟鞋

穿高跟鞋的時候,膝蓋伸不直,再加上一般高跟鞋鞋底的彈性差,致使鞋的緩衝能力差,不利健康。

有些女性的腰部曲度過於彎曲,如果再穿高跟鞋,就會增加腰部的曲度,給腰部肌肉造成負擔,從而導致腰肌勞損。

  • 建議:如果一定要穿高跟鞋,建議鞋跟不超過6厘米,以防拉傷腰部肌肉。穿著時間也不宜過長,更不要連續幾天都穿高跟鞋。

一個小動作預防腰肌勞損

預防腰肌勞損最好的方法就是加強腰背部肌肉的鍛煉。日常生活中可以做些簡單的腰部保健操,如「燕子飛」的動作:人呈俯臥位,雙手背向放好,頭盡量向上翹,然後放鬆。

做這個動作時,不能屈膝,每天早晚各做一次,每次10分鐘左右,時間、強度要因人而異。

腰肌勞損用對5種葯

腰肌勞損以長期反覆發作的腰痛為主要臨床表現。這種病症的發病人群廣泛,發病因素較多,目前主要採用中西藥內服外敷治療

考慮到每個患者的病情不同,用藥不一。火箭軍總醫院骨科主任張樹明和醫師張巍為大家詳解腰肌勞損的5種用藥。

非甾體類抗炎葯

雙氯芬酸鈉片

該藥物通過抑製攝護腺素的合成而產生鎮痛、抗炎、解熱作用,適用於各種軟組織、風濕性疼痛,如肩痛、腱鞘炎、滑囊炎、肌痛及運動後損傷性疼痛等。

  • 輕度及長期治療病人,每日服用一片即75毫克。


  • 夜間及清晨癥狀較重的患者,應在傍晚時服用75毫克。

播放GIF

肌松葯

鹽酸乙呱立松

該葯是一種中樞性骨骼肌松馳劑,可以用於改善腰背肌痙攣狀態

服用該藥物時,成人一次1片(50毫克),一日3次,宜在飯後20分鐘口服。

鎮痛葯

氨酚羥考酮片

該葯是由對乙醯氨基酚和鹽酸羥考酮片組成的復方製劑,一般成人常規劑量為每6小時服用1片,可根據疼痛程度和給葯後反應來調整劑量。

對於重度疼痛的患者或對阿片類鎮痛葯產生耐受性的患者,可在醫生的指導下超過推薦劑量給葯。

外用膏劑

非甾體類抗炎葯的乳膠劑、膏劑等

局部外用藥可以有效緩解關節輕中度疼痛,且不良反應輕微。病程較短、癥狀較輕者建議首先選擇局部外用藥治療。局部藥物治療可使用各種非甾體類抗炎藥物的乳膠劑、膏劑、貼劑和搽劑(辣椒鹼等)。

  • 外用藥膏的代表藥物:雙氯芬酸二乙胺乳膠劑、青鵬軟膏等。


  • 用法:一般是按照疼痛處面積大小,使用適量膏劑,輕輕揉搓,使之滲透皮膚,一日3~4次

患者可嘗試使用藥物前後進行熱敷,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藥物透皮吸收。

局部封閉治療

復方倍他美松

復方倍他美松注射液是一種可溶性倍他米松酯與微溶性倍他米松酯的復方製劑,可在治療對糖皮質激素奏效的疾病中發揮強力抗炎作用。

該葯的用法是:將2%利多卡因注射液5毫升與復方倍他美松注射液1~2毫升混勻,於疼痛點附近注射,局部按摩5~10分鐘。▲

等等,戳個贊再走~

播放GIF

「 」生命時報公眾號矩陣

播放GIF

我們不傳小道消息和謠言

我們不取吸引眼球的聳人標題

我們不做只為轉發量而存在的媒體

人民日報主管 環球時報主辦

微信ID:LT0385

合作垂詢

010-65363786

010-65363791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