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金龍汽車補貼退稅共拿34億利潤隻5億 市場佔有率驟降

  新浪財經訊 一度深陷新能源汽車“騙補”醜聞的金龍汽車,在4月最後一個交易日晚間披露2017年度報告,完成營業收入117.36億元,同比下降18.75%,歸母淨利潤4.79億元,而2016年由於“騙補”事件為虧損7.19億元,同比實現扭虧為盈。

  儘管實現扭虧,公司實際經營狀況似乎並不盡如人意。金龍汽車在年報中坦承,2017年營收遠低於去年制定的年度收入增長5%的經營計劃;三項期間費用率為13.16%,同比增長1.2個百分點,銷售受阻的同時成本控制也未能達到預定目標。糟糕的經營業績也使得公司董事會近期進行了大換血,自2018年以來,14名董監高中,包括董事長、總裁、副總裁等在內的5人相繼離任。

  到底多嚴重的經營情況使得公司最高管理層如此動蕩?被追回補貼又遭重罰的金龍汽車經過整改並恢復中央財政補助資格後,業務恢復的如何?我們在公司騙補風波後的首份年報中探尋答案。

  金龍汽車投資指標速覽:

類別

指標

數值

基礎指標

營業收入

117.36

扣非淨利潤

3

盈利能力

毛利率

18.74%

淨利率

5.1%

加權淨資產收益率(ROE

13.74%

成長能力

營業收入增長率

-18.75%

扣非淨利潤增長率

141.8%(扭虧)

償債能力

資產負債率

78.9%

現金流負債比例

-0.04

  (注釋:類別指標為新浪財經依據日常投資者所關注的財務標準而分類設定)

  28億補貼產生4.8億利潤 拿完補貼拿退稅

  作為國內最大的新能源整車生產商之一,金龍汽車同樣無法擺脫對補貼的依賴。但與其他大多數行業“政府補助”不同,新能源汽車補貼可以算做“日常經營收入”,不計入非經常性損益,因此非經項目中找到的補貼金額1.1億並非準確數字。那補貼到底是多少呢?

  繼續查閱年報後,新浪財經發現,2017年在117億銷售收入中,包括純電式和插電式在內的新能源汽車銷售收入是75.7億,相應的補貼金額加總後為28.3億,而傳統燃油車基本是沒有補貼的。因此可以得出結論,2017年金龍汽車所獲補貼大約就是28.3億,超過當年淨利潤的6倍。

  由於補貼計入營收的緣故,毛利率、扣非淨利率以及經營現金流等主要財務指標同比也得到了改善,其中,年報中提到“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增加主要是蘇州金龍收到2015年補貼款16.04億元“,而拿到補貼的蘇州金龍就是2016年騙補被罰、吊銷補貼資質的主體。

  金龍汽車從政府拿到的不僅是補貼。

  Choice數據顯示,與行業內宇通客車、中通客車和安凱客車等同類企業相比,2017年,金龍汽車上繳的稅費並非最多,但收到的稅費返還卻是四家當中最多的,約達6億,除此之外,也是幾家裡面僅有的稅費返還和上繳稅費“倒掛”的企業。

  看來,金龍汽車雖然從政府那裡騙過補,但政府似乎“不計前嫌”依舊關照有加。

  騙補後遺症顯現 行業老二地位恐失

  2016年騙補事件給金龍汽車帶來的不僅是短期財務上的損失,公司在產業鏈中似乎也漸漸被上下遊擠壓,喪失了原有的地位。

  2017年金龍汽車在銷售額總體下降近20%的情況下,應收账款同比卻仍然出現了上升,這還是收到了16億補貼款、已經衝銷了部分應收款後的情況,應收账款的背離不僅本身潛藏未來減值的風險,更顯示出公司在產業鏈上、特別是對上遊企業的話語權日漸衰弱。

  上遊話語權漸弱,下遊客戶也在丟。

  年報顯示,作為僅次於宇通的客車領域老二,金龍2017年銷量58402輛,市佔率為11.54%,同比減少了2.63pp,其中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大型客車作為金龍汽車的優勢領域,在行業整體增長5.6%的情況下,金龍的市佔率出現了8.55%的異常下滑,進一步被龍頭宇通客車拉開了差距,市場份額在國內各大客車生產商中縮水最多。

  減員未增效 前景令人堪憂

  新浪財經在年報中還注意到,2015年金龍汽車的員工數量為17474人,2016年減至15967人,到了2017年則進一步降至14373人,而同期宇通等其他競爭對手員工數量總體都在增加,判斷並非是由自動化率提升帶來的影響而是主動減員。

  然而減員並沒有增效,從實際經營情況和業績來看,這幾年金龍汽車的表現差強人意,市場也用腳投票,股價已跌回14年牛市啟動前的位置。

  傳統燃油車市場受“國五”標準切換的影響,已在2016年底提前透支;高鐵覆蓋面持續擴大,不斷擠壓公路客運的生存太空;各地城市軌道交通的興建和通車對城市公車輛形成替代;而旅遊車輛和校車等市場缺乏成長性並且市場太空過小根本不足以支撐業績。

  看來,在騙補風波過後,金龍面對的將是更為棘手的難題。(公司觀察 文/丁昊)

責任編輯:張恆星 SF142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