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秋分時節,養脾胃,多吃三物,常飲三水,做好三件事,少生病!

「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


周日,9月23日,將迎來了秋分節氣。


此後,正是入秋,氣溫將會一夜涼一夜。


秋分時分,蟹肥菊黃,丹桂飄香,似乎是個美食佳享的時節。


但是,此時,病菌繁衍活躍,飲食不當,容易引起胃痛、胃脹、嘔吐等症,此時,一定要注意養護脾胃健康。

秋分時節,養脾胃


中醫認為,秋分養生,宜養脾胃。

食物進入胃,胃將精華,先輸送到脾,其氣向上就滋養了肺,胃為"水谷之海"。


秋分過後,漸入深秋,涼燥主氣,胃腸道,對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


如果,防護不當,就容易引發胃腸道疾病,而出現反酸、腹脹、腹瀉、腹痛等症,或使原來的胃病加重。


自古有,「內傷脾胃,百病由生」一說,所以,秋分時節,要注意養脾胃。



養脾胃,多吃三物,補脾養胃

1、南瓜


秋分時節,南瓜成熟,此時,吃點南瓜,可以補脾胃,益健康。


南瓜,性溫,味甘入脾,可健脾,加強胃腸蠕動,助消化,保護胃壁,使胃部免受刺激,可很好的滋養腸胃。


南瓜,適合脾虛人群食用,老少皆宜,普通人食之也可溫養脾胃。

將南瓜熬成粥,不僅能溫補養胃,營養也會更加均衡,味道也會更好。



2、山藥


秋分後,氣象漸冷,脾胃虛弱的人,常出現食少腹脹、大便稀溏、肢體倦怠等,此時,不妨吃點山藥,可起到調理的作用


山藥,有利於脾胃,養護脾胃,促消化,是一味平補脾胃的「葯食兩用」之品。


山藥含有皂甙、黏液質,有潤滑,滋潤的作用,可益志安神、延年益壽。


所以,秋分時節,吃點山藥,可很好的養護脾胃健康。



3、蕃薯


《本草綱目》記載:蕃薯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之效,還能補中、暖胃、安五臟等。


所以,秋分時節,吃點蕃薯,有助於健脾胃。


另外,蕃薯中,還含有大量膳食纖維,能潤腸通便,有助於改善秋燥引起的便秘。

蕃薯,可烤,可做粥,蕃薯煮粥,健脾和胃,利於身體健康。


養脾胃,常飲三水,健脾暖胃


1、溫開水


35℃~40℃的溫水,是胃腸道感覺最舒服的溫度。

所以,秋分後,常飲溫開水,有助於脾胃健康。


尤其是,早起後,喝一杯溫水,可起到了溫胃養胃的作用。



2、熱茶水


茶療,溫和持久,是調理脾胃,最便捷的方式之一。

可用「葯食兩用」植物,蒲公英和刺玫花,搭配成蒲公英刺玫茶,泡水代茶飲,有助於養胃、止痛。


清代《外科證治全生集》中這樣寫道:「蒲公英瓦上炙枯黑存性,研末火酒送服治胃脘痛。」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蒲公英,對胃潰瘍及胃粘膜損傷有保護作用,蒲公英對於各型胃脘痛者,能夠清熱潤胃,消炎止痛,藥性輕靈,清熱而不傷胃,養陰而不戀邪,且無壅滯之弊。

搭配上溫和的刺玫花,能夠中和蒲公英的寒性,並且,刺玫花還能理氣活血、疏肝解鬱,主治肝胃氣痛、食少嘔惡等症。


二者搭配在一起,不僅可以清胃熱,還能消胃炎,暖胃止痛,一舉多得。



3、湯水

用健脾養胃的食材,煲湯飲,對於脾胃來講,也是不錯的選擇。


可以用山藥、栗子、紅棗、生薑,枸杞,雞腿,煲山藥栗子雞湯,飲用。


不僅味道鮮美,還有益氣生津、健脾養胃、強筋壯骨之功,老少皆宜。



養脾胃,做好三件事,更健康

1、常揉腹,強脾胃


食後半小時,雙手自上而下,從胃部頂端,推至小腹,反覆輕推腹部。


可促進胃腸蠕動,和腹腔內血液循環,有益於增強胃腸功能。

播放GIF

2、神志安,調脾胃

思為脾志,過思則傷脾。


因此,秋分養脾胃,精神調養,最主要的就是培養樂觀情緒,保持神志安寧,避肅殺之氣,收斂神氣,適應秋天平容之氣。



3、常鍛煉,多運動


適當的進行戶外有氧運動,如,打太極拳、騎自行車、慢跑、做廣播體操等,以提高自己的抗病能力,有助於脾胃健康。




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謝謝!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