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今日立冬 | 做完這幾件小事,你的冬天一定溫暖又美好!

秋天的味道尚未消散,

而冬天卻已踩著厚厚的落葉悄悄到來。

轉眼之間,今天就是立冬了。

我國古時民間習慣以立冬為冬季的開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立,建始也」,

又說:「冬,終也,萬物收藏也。」

農民將作物收曬完畢,收藏入庫。

蟄蟲伏藏,萬物的氣息慢下來,緩緩入夢。

立冬來了!

咱們先不想今晚是吃餃子還是火鍋,

小編想先跟你聊聊,

生活在長春這座城市裡,

那些關於初冬時節的美好。

▼▼▼

- 最冷的季節,有最溫暖的記憶 -● ● ●

1、11月的長春,路過桂林路時,買上一袋剛炒出來的糖炒栗子,一邊掰殼兒,一邊在熱鬧的街口逛逛。

2、11月在長春,要約上三五好友,來上一頓火鍋,看著咕嚕咕嚕冒著的熱氣,談談快要過去的一年。

3、11月在長春,借著有陽光的一天,去南湖公園拍幾張滿意的照片。

4、11月的長春,越來越冷了,一定要帶上朋友或者家人,挑一處景美人少的地方,愉快地泡個溫泉,全身都暖和了。

5、11月在長春,和喜歡的人去看一次日出吧。不管在哪兒,寒冷中的美,隻適合跟溫暖的人一起看。

6、11月的長春,晚上下班回家的路上,在路邊老司機的手上買一個熱乎乎的烤蕃薯。

7、11月的長春,如果碰到大雪,一定要跟自己喜歡的人告白,這樣的偶像劇情節,總感覺在冬天才更適合發生。

8、下雪的冬天,不要老是宅在被窩裡,外面的世界其實很美,這個冬天美好的事物也很多。

……

更多冬日溫暖瞬間與記憶,

期待你來留言補充!

立冬過後,日照時間縮短,氣溫不斷降低。

快來看看我們如何應對吧!

▼▼▼

起居有常,斂陽為要

「冬時天地氣閉,血氣伏藏,人不可作勞汗出,發泄陽氣」 是說在寒冷的冬季,不要擾動陽氣而破壞人體陰陽轉換的生理機能。因此,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證充足的睡眠,早臥晚起,以利於陽氣潛藏、陰精蓄積。中醫認為「寒為陰邪,常傷陽氣」,人體陽氣好比天上的太陽,賜予自然界光明和溫暖。《素問·生氣通天論》曰:「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光明,是故陽因而上,衛外者也。」說明陽氣貫穿生命始終,主宰命運,有陽則生、無陽則死。而衣著過少過薄、室溫過低易感冒而耗陽氣,反之,衣著過厚、室溫過高則腠理開泄,陽氣不得潛藏,寒邪易於侵入。因此立冬起居要溫熱有度,起居有常,做到「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

自古有「冬陽貴如金」之說,冬日沐陽可謂簡單易行的保健良方,日光使皮膚組織受到溫熱良性刺激,促使表皮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速,活躍細胞新陳代謝,改善皮膚組織營養狀況。《老老恆言》有:「背日光而坐,列子謂之「負日之暄」,中醫素有「采日精」的說法,顧名思義,就是採集陽光以生髮清陽之氣,驅散體內濁氣,暢通氣血經脈。經常曬太陽不僅能調節周身狀態,還能愉悅心情,所以在冬陽下進行戶外活動,既可沐浴採集日之精華,又能運轉周身之氣血。

- 立冬習俗 -● ● ●

餃子丨我國北方,人們則吃餃子。因為餃子是來源於「交子之時」的說法。大年三十是舊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

入補丨時序進入冬令,民間有「入冬日補冬」的食俗。古人認為天轉寒冷,要補充身體營養。食人蔘、鹿茸、狗肉、羊肉及雞鴨燉八珍等。

小陽春 | 立冬至小雪,北方正是孟冬之月,但在南方,卻會呈現出春三月的溫暖氣象,俗稱「小陽春」,一些植物會二度開花。

- 立冬養生 -● ● ●

古人說,冬天養生,

最要避寒藏暖,就要早臥晚起。

同時適當進補,輔以運動和精神調養。

在飲食上要「溫補」,少辛增酸,預防疾病。

進食「六黑」丨多吃一些黑豆、黑芝麻、黑米、黑木耳、髮菜、海參等黑色的食物,這些黑色食物富含蛋白質、脂肪、氨基酸、維生素以及人體所必需的鈣、鐵、鋅、硒等礦物質,對人體健康非常有益。

「養藏」陽氣丨立冬後的起居調養切記「養藏」陽氣。一要早睡晚起。人們要適當早睡,早晨不宜起得太早,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利於陽氣潛藏。

加強鍛煉丨立冬時鍛煉不可少,適量的運動可增強身體抵抗力來抵擋疾病的侵襲。冬衣著要根據氣象情況而定,以保暖防感冒為主。運動後要及時穿上衣服,以免著涼。

養心靜氣丨在冬季,人體的代謝處於相對緩慢的時期,因此,冬季養生要注重於"藏",即人在冬季要保持精神安寧。

立冬過後,

2018年的最後一個季節,

冬天,終於和我們Say Hi了!

感謝一路陪伴,

能與你一起過冬,

好好相待,真是幸運。

歡迎掃碼關注新文化報官方微信

↓↓↓

內容推廣 活動執行 平台代運營 文案包裝

商務合作:0431-85374398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