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周新書丨懷疑不是正義的敵人,盲目確信才可能導致非正義

撰文 | 盧浩菊

編輯 | 黃月

《被塗汙的鳥》

[美]耶日·科辛斯基 著 莫雅平 譯

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9-3

在一次友人聚會中,作家耶日·科辛斯基曾坦言:“如果你問我,我知道如何強姦嗎?我會回答,是的——因為,坦白說,在戰爭期間我自己就被強暴了好幾次。” 科辛斯基生於波蘭,經歷了二戰的納粹大屠殺,暴力、恐怖、死亡成為了他無法磨滅的記憶與生命烙印。在僥幸死裡逃學生之後,他將如何面對自己和六百萬幸存者的過去、如何理解種族屠殺與驅逐歷史中的施暴者與受害者作為小說書寫的內驅力。他在長篇小說《被塗汙的鳥》的序言中說到,寫作的目的是“考察暴行這種新語言以及由此而生的痛苦與絕望的反話語”。

暴力的表達與再現是科辛斯基叩問歷史的方式之一:虐待、毒打、強姦、閹割、殺戮、種族滅絕、宗教迫害,各種各樣的恐怖暴行在《被塗汙的鳥》中隨處可見。小說標題“被塗汙的鳥”源於作者童年所目睹的一種農民習俗:人們逮住鳥兒,將它們的羽毛塗成彩色,然後放歸,色彩鮮豔的鳥返回鳥群中尋求庇護,卻被其他鳥視為有威脅的異類,最終遭受攻擊致死。小說主人公是一位二戰中被迫與父母離散的男孩,他面臨著與鳥兒類似的困境:流浪於東歐破敗的村莊之間,由於黑頭髮與黑眼睛而被白人視為不祥的詛咒者,遭受虐待與迫害。肉體與精神暴力嵌入其血脈,他漸漸無法接受愛和關懷,甚至開始享受暴行。與一般的創傷和苦難書寫不同,小說《被塗汙的鳥》因從無知單純的“兒童”視角出發而蒙上了一層冷峻的色彩,以及一種令人顫栗的詩意性。

諷刺的是,科辛斯基的這本書卻招致了暴力的重返:1965年小說出版,在當時極為緊張的冷戰格局中,《被塗汙的鳥》被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媒體指認為煽動性作品,充斥著對本國農民的醜化與嘲諷,極端民族主義團體對他及家人肆意騷擾、辱罵甚至毆打。這本書在波蘭被禁23年,直到1989年才允許出版。1991年,科辛斯基自殺身亡。《被塗汙的鳥》中譯本首次出版是在1992年,此次世紀文景再版選用的也是莫雅平譯本。

《看不見的美國》

[美] 珍妮·拉斯卡斯 著 何雨伽 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 2019-3

城市便捷的公交系統、電力系統需要燃料,是誰在采掘煤礦、石油呢?超市裡的食物觸手可及,是誰在采摘、清潔並輸送呢?我們隨手扔出去的垃圾,又是誰讓它們轉移、處理並消失?這樣的發問越來越稀缺。便捷、整潔的現代生活倚賴於龐大的後台運作體系,只不過後者成為看不見的“地下世界”,觸手可得、隨手丟棄成為“理所應當”的現代日常,而維持後台運轉的人們成為隱匿者,沒有他們,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會戛然而止。

美國《GQ》雜誌記者珍妮·拉絲卡斯在煤礦數月的生活經歷,讓她第一次逼近了礦工的生存處境,條件之惡劣讓她無法停止爆粗口。這令她驚懼、震撼與不解的場景卻是礦工的日常,從這裡開始,珍妮開啟了她的探索之路。這本非虛構作品《看不見的美國》記錄了勞作中的礦工、采摘工人、長途卡車司機、空中交管員、垃圾回收者、體育館拉拉隊員等13個群體的故事,通過生動詳實的記錄,珍妮為我們揭示了便捷的現代生活背後被人們遺忘的真實世界,正是這些勞動者構成了“看不見的美國”。

這本書的譯者何雨伽翻譯過多部非虛構紀實作品,這是她繼《再會,老北京》《東北遊記》《魚翅與花椒》之後翻譯的第四本書。《看不見的美國》在某種程度上延續了她的選書風格,如同第四屆單向街·書店文學獎的提名詞所言,這位譯者將 “個人對生活的高度熱情與更普遍的社會關懷結合起來”。這本書書寫的,是一個後工業社會圖景中被消失的勞動者,在消費景觀中被遺忘的工人身份,它屬於看不見的美國。

《秋水堂論》

田曉菲 著

理想國·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9-3

從國內到國外,《金瓶梅》與《紅樓夢》誰文學成就更高的爭論始終不斷。北大出版社去年出版的《金瓶梅版本圖鑒》一書提到,海外讀者對《金瓶梅》的喜愛遠超中國人最推崇的古典小說《紅樓夢》。在海外學者眼中,《金瓶梅》是“中國第一部偉大的現實主義小說”,一直以來都是翻譯、改編和研究的熱門。哈佛大學東亞系中國文學教授田曉菲對《金瓶梅》的評價也頗高,在《秋水堂論》一書中,她在前言中直截了當道“《金瓶梅》實在比《紅樓夢》更好”。她認為《金瓶梅》對社會各階層的描繪更全面更深刻,“更嚴厲也更慈悲”——如果說《紅樓夢》還僅僅止步於不更世事的少男少女世界,是一曲“溫婉而感傷”的羅曼斯,那麽《金瓶梅》則不加遮掩地展示了一個盤算經濟、醜態乖張的惡社會,是不折不扣的渾濁“人間世”。

借由田曉菲的解讀,以及她對書中人物的共情與悲憫,我們可以透過《金瓶梅》利欲色欲、狂淫卑劣的表象,看到一幅幅現實悲楚的人物群像。一方面,田曉菲的解讀褪下了西化、專業化的研究色彩,而以逐回評論的方式娓娓道來,情感真摯,可讀性強;另一方面,她從女性主體的角度發出了對於《金瓶梅》的讚美之聲,彌補了長期以來女性讀者聲音的缺失,使這部以女性為中心的書獲得了一個女性視角的解讀與評判。最後,此次《秋水堂論》再版,首次收入了20幅清代《金瓶梅》精美插圖,作品封面由“中國最美的書”評委陸智昌設計。

《公正何以難行:阻礙正義的心理之源》

[美] 亞當·本福垃多 著 劉靜坤 譯

麥讀MyRead 2019-3

在一起強姦案的審判中,被害人三次辨認照片,均指認約翰·懷特是凶手,懷特被判終身監禁,服刑28年後才通過DNA鑒定脫罪。事實上,真凶是照片中的另一位,被害人錯認了無辜者。這樣的案例並非偶然。時至今日,美國每25名罪犯中就有1人蒙冤受屈被關進牢房。人類記憶的弱點使得公正比想象中更為艱難。如果說哈佛公開課“公正:該如何是好”從倫理哲學的角度剖析了公正的倫理困境與悖謬,那麽《公正何以難行》一書的作者、美國德雷塞爾大學法學教授亞當·本福拉多則提醒我們,縱使我們擁有了比以往任何歷史時期都更為完備的刑事司法系統,如果我們不考慮人類在認知、記憶和決策的弱點與特點,看似嚴密穩固的系統其實處處潛藏著誤判的可能,不公正因素扎根於每一個司法環節以及參與其中的每一個人。

被害者不同的身份標簽可能使得辦案機關對待他的方式、訴訟程序的運行軌跡都完全不同;無辜者在冷酷的司法體系內遭受的認知、精神、體驗的衝擊可能令他做出認罪供訴;犯罪嫌疑者的人生經歷、相貌、年齡、性別可能影響其是否犯罪的結果認定;即使是作為監視者的陪審團,其意識形態、種族身份、文化因素都可能帶來群體性偏見;縱使法官身披法袍,也無法免除個人心理因素對判決的影響。亞當·本福拉多從實際案例出發,引入心理學、認知神經學的研究成果,審視了司法程序與系統內部的諸多不公正的事實,從而顛覆了傳統認定的法律基本假設:目擊證人記憶、陪審團評議、警察程序、刑事懲罰。

從心理學角度入手反思法律體系,剝離對程序正義的盲目確信,這本書試圖帶領我們正視每個人自身的局限性,然而,懷疑並非對於公正的干擾與否定,恰如書中所言,“懷疑並不是正義的敵人,盲目確信才可能導致非正義”。

《天堂之旅:六道風味品中國》

[德]馬可斯· 赫尼格 著 王麗萍 譯

啟真· 浙江大學出版社 2019-3

吃螃蟹是面對“鐵甲長戈”的挑戰與“紅脂快快香”的誘惑毅然作戰到底的選擇,是一場利齒對堅甲的博弈;四川辣椒如同酒精入喉,痛感加身卻有“天然鴉片”的快感;台灣豆腐是千姿百態的百變小精靈,臭辣酸甜,煎煮炸燉皆可入口……這是一位在中國生活了將近三十年的德國人的美食探險感受。中國女婿馬可斯·赫尼格在這本《天堂之旅:六道風味品中國》中記錄了他所感知的中國圖景,美食是他理解中國的路徑之一,也是他對這個客居國度的情感寄托。

在中國人的視角內部,美食往往與家庭溫情、倫理關係密不可分,而在馬可眼裡,美食是他社會調研的路徑與工具。美食作家王愷在序言中將馬可對中國菜的態度概括為“理性而世故的觀察,愛和疏離各自有方”。從萬壽寺的小籠包聯想到中國人通過飯桌建立友誼維系關係的特殊方式,從德興面館毫厘不爽的唱票價聯想到巷弄小吃店裡的食物平等,從普通工人的烹煎炸炒看到百姓灶頭上的滋味人間。美食如同一張地圖,帶這位外國人進入了豐富而平常的巷弄,也探知了一個更為煙火真切的生活日常。

《漁具圖譜》

盛文強 著

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2019-4

上海的簡稱“滬”,實際上是起源於東晉的一種定製漁具,蘇州河沿岸居民“在海灘上置竹,以繩相編,根部插進泥灘中,浩蕩的竹牆向吳淞江兩岸張開兩翼,迎接著隨潮而至的魚蝦”,這就是“滬”的用法。“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說法是因早先的漁網大多由麻纖維織成,易破碎腐爛,所以需要時常晾曬修補。“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在漫天飛雪中獨釣的漁人,不會像你想象的那樣輕易露出手掌。

隨著清末民初漁輪的引入、漁船公司的興起以及漁業產業化的浪潮,這些捕魚小知識如今大多已銷聲匿跡。事實上,漁業可謂人類最為古老的獲取生存資源的方式之一,在產業化之前,人類漫長的捕魚歷史也孕育了豐富多樣的捕魚方式以及工具。

在海洋文化研究者盛文強的新書《漁具圖譜》中,我們得以一窺古典時代的捕魚風貌。他歷時十年之久,從古籍插畫、文人繪畫、民間藝術等各類圖像系統中搜集各式漁具圖,分作漁舟、網罟、釣具、掩罩、籠壺、陷阱、耙刺、動物八類,書中收錄了120幅精美圖繪,並配以簡潔明了的說明文字。這是一份人類學與民俗學的圖像志,借助這些圖像中的漁具,我們得以在想象中重返趣味盎然的捕魚時代。

《異端:進擊的哲學現場》

[美] 史蒂文·納德勒 [美] 本·納德勒 著 趙海峰 譯

新經典文化|南海出版公司 2019-3

笛卡爾的“身心二元論”、約翰·洛克的“經驗主義認識論”、斯賓諾莎的“實體論”、萊布尼茲的“單子論”,這些在西方哲學歷史上無法繞過的哲學家與哲學命題往往令人望而卻步。其複雜的論述、彼此糾纏又難以快速理解的哲學闡釋,在我們攤開大部頭哲學史的那一刻,好奇心和求知欲大概已被嚇退了半截。但在《異端:進擊的哲學現場》一書中,美國哲學家史蒂文·納德勒以漫畫的形式,為我們再現了啟蒙時代以哲學真知對抗教會皇室的歷史現場,那些看似枯燥的哲學命題在進擊的現場、在趣味十足的漫畫故事中煥發了鮮活的生命力。

洛克、霍布斯、伽利略等等不再只是一個個遙遠而神聖的名字,通過漫畫對他們彼此之間互動的呈現,我們眼前出現了一個個性格鮮明的形象。當真知面臨教皇脅迫之時,每個人有著不同的表現,我們可以看到無辜的哥白尼、執著的伽利略以及貪生怕死的笛卡爾。漫畫的分鏡頭也製造出了空間蒙太奇的效果,我們由此能夠感知到,這些看似觀點截然不同的哲學家,事實上同處於一個異端思想崛起的時代,同處於中世紀的上帝秩序崩塌、新秩序重新建立的時代,只不過他們在以不同的路徑和觀念回應著時代的召喚。

《數學簡史:確定性的消失》

[美] 莫裡斯· 克萊因 著 李宏魁 譯

湖岸·中信出版集團 2019-3

數學在生活中的運用幾乎無處不在,從建屋造船、鋪橋修路、器械生產,到宇宙飛船發射甚至遠望黑洞。數學似乎一直以絕對秩序和嚴密精確的特性睥睨眾生,而事實上,這種論調早在19世紀初就已經遭遇威脅——數學並非全部真理,推理漏洞、概念片面理解、論證不嚴謹這樣的不完美如鬼魅般如影隨形,是每一位現代數學家不得不面對的事實。數學如何從至高無上的真理墮落為暫時的現實?我們該如何面對失落了“真理”的數學?這是美國數學哲學家莫裡斯·克萊因經典論著《數學簡史》關注的核心議題。正如本書副標題“確定性的消失”所暗示的,書中呈現的是一個數學危機的時代、一個理性崇拜已然成為歷史的時代。

那些古典時代被認定毋庸置疑的公理——諸如三角形內角之和為180度、2+2=4、5乘以7等於35——在19世紀初期開始動搖。數學家發現了幾種不同的幾何學同時吻合空間經驗,但它們都不是真理。19世紀下半葉,數學家試圖重構數學的邏輯,然而他們尚未來得及炫耀,就發現了重建中的數學的悖論。希臘時代以及中世紀所確立的數學作為上帝的位置及其確定無誤的推理體系,被一個不確定甚至可疑的未來取代了,甚至有數學家坦言,數學本身就是一個諸如音樂、語言那樣富有創造性的遊戲。

儘管數學悖論在某種程度上代表著人類認知的局限性,但克萊因並未因此陷入絕對的悲觀,他承認數學回應現實的有效性,對那些躲進高校象牙塔的數學家提出了批評——他們為了所謂“不發表就完蛋”的學術體制,去研究那些完全沒有意義的“純數學”問題。克萊因認為,恰恰是在這個數學去神學化、去真理化的時代,我們更應該讓數學回到經驗、回到現實的應用中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